当前位置: 首页 > 教师频道 > 课堂实录

张岚:《归去来兮辞并序》课堂教学实录

http://www.19mini.cn   2016-08-30 来源:网络整理 作者:张岚 浏览:次  字号:T T T
摘要:2010 年福建省首届新课程中学语文青年教师课堂教学大赛决赛(高中组)一等奖:《归去来兮辞并序》课堂教学实录执教:福建师范大学附中 张岚 【教学目标】1.掌握重要实词、虚词、古今异义词、词类活用、特殊句式等文言知识

3.总结

第5 / 6页

的确,我们从文章中读出了诗人辞别官场、归隐田园的愉快轻松,读出了家人团聚、琴书相伴的宁静淡泊;读出了返璞归真、颐养天年的自足自安;读出了特立独行、逍遥于世的自由自在。但不可否认的是,我们在感受陶渊明欢乐的同时,也体悟到了作者流露出的时不我与的惆怅、惋惜,年华已逝的忧愁、无奈。所幸的是,作者在经历了理想与现实的矛盾苦恼之后,悟出了顺应自然、乐天安命的人生真谛。

(投影)

归隐之乐 乐天安命 乐中隐忧

在短短百来字中,诗人选取颇具代表性的生活场景和画面,用朴实自然的语言打动人心,所以后世大家纷纷对此文作出评价:

(投影显示)

‚两晋无文章,惟陶渊明《归去来兮辞》一篇而已。‛——宋•欧阳修

‚沛然如肺腑中流出,殊不见有斧凿痕‛——宋•李格非

‚两晋文章,此其杰然者。‛——明•归有光

陶渊明已经成为中国士大夫摆脱挫折升华人生价值的一座精神堡垒,他的言行也成为后世众多士大夫们自觉或不自觉学习的对象。像“安能摧眉折腰事权贵,使我不得开心颜”的李白,像感悟人生乐观旷达的苏轼,都或多或少受到他思想的影响,而这篇《归去来兮辞》也成为了一篇千古名作。

四、作业布置

1.熟读成诵。

2.整理本课实词、虚词和特殊句式。

3.对还来不及分析的句子(前面已经提过)同学们任选三句,做出分析品评,字数150字左右,下节课交流。

二、《归去来兮辞 并序》执教感言

作为一堂语文教学公开课,如何体现课堂的简单高效是我思考的重点。于是我便根据本单元提示中的要求“古代抒情散文”“把握作品所抒发的真挚情感”把教学目标锁定在两个方面:掌握重要字词和体味作者的思想感情,做到教学目标具体、明确。

为解决课时与内容的矛盾,我利用预习作业布置,集中学生意见,确定探讨方向,避免学生们泛泛而谈,以追问方式深入文本,引导大家完成了从“初读”到“再读”“深化”的学习过程。同时,将繁琐的文言字词理解融入文本分析之中,既节约了时间,又达成了教学目标,体现一定的文体特点,做到简化教学程序,突出重难点。

最后,在文本解读中,以知人论世的方法加以引导,及时补充相关知识、诗句以及评论,扩大本课外延,以新知促进旧知深入理解,增加课堂容量;课堂也只是预设了几个“主问题”,尽量避免预设性太强,力求给学生留下生成的可能与空间,在学生回答的过程中,不断追问,催生精彩。但是在实际课堂教学过程中,提问还是太细太多,以至耽误了一定教学时间;而且有时前后两个观点的分析衔接显得较为生硬、空泛,导致了学生暂时的沉默。由此可见,作为一名语文教师,一定要广泛阅读,扩大知识面,以便对文本的解读能更加全面深入,切实了解学情,这样才能更灵活的引导学生,更自如地驾驭课堂。

(责任编辑:欧阳青岚)

点赞
评分
0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