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 教师频道 > 教案选粹

高考文言文复习教案

http://www.19mini.cn   2011-11-26 来源:迷你语文网 作者:佚名 浏览:次  字号:T T T
摘要:复习目标: 1、掌握常见的实词含义及推断实词词义的基本方法。 2、掌握常用的18个虚词并在对比中辨别它的用法。 3、理解文言句式和词类活用现象,并能理解和翻译文中句子的方法。 4、把

(二)阅读下面一段文言文,完成7?12题

李日知,郑州荥阳人。举进士。天授中,累迁司刑丞。时用法严急,日知独宽平无冤滥。尝免一死囚,少顷胡元礼请断杀之,与日知往返至于数四,元礼怒曰:“元礼不离刑曹,此囚终无生理。”答曰:“日知不离刑曹,此囚终无死法。”因以两状列上,日知果直。

神龙初,为给事中。日知事母至孝,时母老,尝疾病,日知取急调侍,数日而鬓发变白。寻加朝散大夫。其母未受命妇邑号而卒,将葬发引,吏人赍告身而至,日知于路上即时殒绝,久之乃苏。左右皆哀恸,莫能仰视。巡察使、卫州司马路敬潜将闻其孝悌之迹,使求其状,日知辞让不报。服阕,累迁黄门侍郎。

时乐安公主池馆新成,中宗亲往临幸,从官皆预宴赋诗,日知独存规诫,其末章曰:“所愿暂思居者逸,莫使时称作者劳。”论者多之。

景云元年,同中书门下平章事,转御史大夫,知政事如故。明年,进拜侍中。先天元年,转刑部尚书,罢知政事。频乞骸骨,请致仕,许之。初,日知将有陈请,而不与妻谋,归家而使左右饰装,将出居别业。妻惊曰:“家产屡空,子弟名宦未立,何为遽辞职也?”日知曰:“书生至此,已过本分,人情无厌,若恣其心,是无止足之日。”及归田园,不事产业,但葺构池亭,多引后进,与之谈宴。开元三年卒。

7、对下列加点的词语的解释,与现代汉语意思相同的一项是

A.此囚终无生理B.左右皆哀恸,莫能仰视。

C.明年,进拜侍中。D.及归田园,不事产业。

8、对下列词语的解释,错误的一项是

A.其母未受命妇邑号而卒,将葬发引发引:车启动

B.服阕,累迁黄门侍郎服阕:服丧完毕

C.归家而使左右饰装,将出居别业别业:谋求其他的职业

D.书生至此,已过本分本分:应尽的责任和义务

9、下列各组句子中,加点的词的意义的用法相同的一项是

A.多引后进,与之谈宴引次江北

B.家产屡空,子弟名宦未立,何为遽辞职也人为刀俎,我为鱼肉,何辞为

C.日知于路上即时殒绝,久之及苏顷之,烟火张天

D.若恣其心,是无止足之日若辈得无苦贫乎

10、下列几句话,全都表现李日知淡泊名利,追求田园生活的一组是

①日知独存规诫②频乞骸骨,请致仕③归家而使左右饰装,将出居别业

④不事产业⑤但葺构池亭⑥多引后进,与之谈宴

A.①②⑤B.②③⑥C.②④⑤D.②④⑥

11、下列对原文有关内容的概括和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A.李日知因免一死囚,与少卿胡元礼发生矛盾冲突,表现了他实事求是、秉公执法的品质。

B.李日知为人耿直,不追求显贵,只追求恬静的田园生活。

C.李日知在位不谋私,不为子弟谋官职,为官清正廉洁。

D.李日知归田园后,仍关心青年,多引后进,善于为朝廷选拔人才,富有远见卓识。

12、把材料中画横线的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

①巡察使、卫州司马路敬潜将闻其孝悌之迹。

②书生至此,已过本分,人情无厌,若恣其心,是无止足之日。

附:参考答案

1.A[A项中加点词意为中意、倾向于。]

2.D[A项意为露出来给人看。B项中“人事”指人情方面的事情,与今义不同。C项在文中为“拘禁、关押”之意,前三项用法及意义皆与现代汉语不同。D项古今词义基本相同。]

3.C[两组虚词所处位置相同,可以根据语意进行分析。两个“于”字:句①意思为“曾经让他向客人进奉酒食”,“于”相当于介词“向”;句②意思为“裴秀后来向文帝说”,“于”也相当于介词“向”,两个“于”用法相同。两个“其”字:句③“勿有所问”表示的是期望的语气,“其”是语气副词;句④的意思为“他所裁定的事物,没有违反礼法的”,“其”相当于人称代词“他”,两个“其”用法不同。由此可以断定为C。]

4.B[若用排除法,可先排除句有①句的AC两项,此句是写裴秀母亲的,与裴秀本人无关,与他被信任、倚重更无关系。BD两项的区别在于④⑤两句。④句写魏主不追究他的过失,表明了对他的信任与保护,符合题旨要求。⑤句写一般政务,且是为“朝廷”采纳,非魏主。]

5.D[D项叙述不当。裴秀所作《禹贡地域图》是对前人著作的补充、注释;另外,他创制的礼仪制度等“大多”为朝廷采用,而非“全都”。从此题可看出,对信息的把握要全面,特别要注意有关细节,防止以偏带全及绝对化、夸大化的理解。]

6.(参考)①生得一副非凡的仪表,确实不是做他人之臣的相貌。②他所裁定的问题,没有违礼的。

7.B[哀恸:十分悲哀地大哭。A.生理,活着的理由。C.明年,第二年。D.产业,农业劳动。]

8.C[别业:另外的房屋或居住的地方。]

9.C[助词,用在时间副词后面,凑足音节,无义。A.引:招致、招来;退却,动词。B.辞:辞掉、推掉;辞谢、辞别、告辞,动词。D.若:如果、假如,连词;你、你们,代词。]10.C11.D

补充“偏义复词出处”

古汉语中的复音词,早在《诗经》、《论语》、《战国策》等先秦古籍中,便已出现,秦汉以后就更多一些,有的一直流传到现在,因此,它也有自己不可忽视的地位。

复音词有双音复词,如“牺牲”、“方园”、“社稷”、“虽然”、“然而”等;也有多音复词,如,“藉第令毋斩”《陈涉世家》,“藉第令”三字都有“假使”的意思,为三字复词。“疾痛惨怛,未尝不呼父母也”《屈原列传》,“疾痛惨怛”与前句“劳苦倦极”相对,一为困倦,一为病痛之意,因而应视为四字复词。

复音词的结构大体有:

①由同义(近义)、反义词素构成,形成并列复音词,如“怠慢、面目、乾坤”等;

②由具有修饰、补充、动宾等关系的词素构成,因而有主有从,构成主从复音词,如“中国、下榻、首级”等;

③虽为复音词,但只表示一个单纯的意义,因此构成单纯复音词,诸如“参差、窈窕、耿耿”等。

复音词中,有两种特殊的情况:

第一、同义复词,即连用两个或两个以上的同义词构成的复音词。

被历代语言学者称之为“重言”、“复语”、“连言”或“词语复用”。

例如:“初闻涕泪满衣裳。”《闻官军收河南河北》涕泪,二词一义单指眼泪。又如“平伐其功曰以为非我莫能为也,”《屈原列传》,“曰以为”三字一词,就是“说”的意思。

第二,偏义复词,如前所述。

由上可见,偏义复词在古汉语词汇结构中所处的位置。

三、实例搜索

一是从古典作品(首先是中学语文课本)中收集偏义复词实例;

二是寻找现代汉语中偏义复词的遗迹。

大搜索的结果,令人鼓舞,大家一口气就找出了20余个偏义复词。摘选如下:

《孔泛雀东南飞》:我有亲父兄/逼迫兼兄弟/便可白公姥/昼夜勤作息/我有亲父母

《鸿门宴》:孰与君少长

《<指南录>后序》:死生,昼夜事也

《论积贮疏》:世之有饥穰,天之行也,禹、汤被之矣

《谭嗣同》:冀缓急或可救助

《芙蕖》:是芙蕖也者,无一时一刻不适耳目之观

《石种山记》:徐而察之,则山下皆石穴罅,不知其浅深

《出师表》:陟罚臧否,不宜异同/此诚危急存亡之秋也

(责任编辑:欧阳青岚)

点赞
评分
0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