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 学生频道 > 文言文解析

2013年中考语文文言文复习归纳(四)

http://www.19mini.cn   2013-03-15 来源:迷你语文网整理 作者:佚名 浏览:次  字号:T T T
摘要:2013年中考文言文复习系列资料:2013年中考语文文言文复习详细归纳(四)

三.课中探究

1.“方七百里,高万仞”,这两句写什么?其用意何在?“本在冀州之南”中的“本”,去掉行不行?为何要有此字?

“方七百里,高万仞”,这两句写太行、王屋两座山异常高大。写此二句,用意在于说明要挖掉这两座山简直是太难了,这件事非平常人所敢想、所敢为。这两句为后面写愚公作了铺垫。

“本”字,说明了这两座山原先的位置所在,这就为山被移走打下伏笔。若无“本”字,这句就失去此意,无此作用。

作者先写这一段是要为故事制造一个“悬念”:这么高大的两座山已经不在原先的地方,这是怎么回事呢?是什么原因,是什么力量使这两座山变动了位置呢?有此悬念,增加了故事的吸引力,激起读者探求答案,乐读文章的兴趣。这个悬念在“本”字上特别有体现。

2.愚公的子孙对移山的态度怎样?那个“始龀”的“遗男”对移山又是怎样的?

“杂然相许”、“杂曰:‘投诸渤海之尾……’”两句。“杂然”、“许”写出他们纷纷赞同、坚决支持的态度。“杂曰”句则进一步写他们不仅赞同,而且提出解决问题的方案,解除了愚公的妻子的“疑”,使移山之役得以顺利开始。

“跳往助之”一句;“跳”、“助”,说明这个孩子是乐于相助、积极参加的。

3.这篇寓言说明一个什么道理?

本文通过愚公移山的成功,反映了我国古代劳动人民改造自然的伟大气魄和坚强毅力,也说明了要克服困难就必须下定决心、坚持不懈奋斗的道理。(愚公移山的成功反映了古代劳动人民改造自然的伟大的气魄和坚强毅力,也说明了只有下定决心,坚持不懈地奋斗, 才能克服困难,取得胜利。)

4. 我们这个时代还需要愚公精神吗? 为什么?

愚公精神的实质是排除千难万险不达目的决不休止。我们这个时代仍然需要这种精神。如果人人都只求眼前利益,哪里会有“神舟”五号的发射成功,非典、禽流感的防治?哪里会有我国近十年的辉煌成就?哪里会有时代的发展、人类的进步?让我们从愚公手里接过精神火把,点燃智慧,照亮前行的路。去追寻明天的太阳!

1、愚公的妻子和智叟对移山的态度有何不同?愚公的妻子是出于对丈夫的关心而"献疑"的,她不反对移山,所以提出移山过程中必须解决的问题:且焉置土石。智叟更多的是讥笑,阻止移山,也体现了他似智实愚

2、文章中两个人物的名字,以"愚公""智叟"对举,有何深意?从表面看,愚公"愚不可及",但事实上,"大智若愚",他有远大的抱负,移山是为了造 福后代,他认识到了人与自然的关系,依发展的眼光看问题,认识到人的力量是"无穷匮"的。而智叟不智,他用静止的眼光看问题,断定人在自然面前无能为力,实为似智实愚,鼠目寸光。

3、《愚公移山》选文中"杂然相许"与"其妻献疑"意思是否矛盾?为什么?不矛盾,"杂然相许"表明寓公提议受到众人的拥护,"其妻献疑"是出于对寓公的关心,并不反对寓公移山。

4.这则寓言的结尾写天帝“感其诚”,命大力神背走二山,以此作结,好与否?这个结尾是宣传封建迷信呢,还是具有神话色彩呢?

好处:①赞颂了愚公心意之诚,意志之坚,突出了故事的主题。愚公开山平险心意之诚、意志之坚,使山神“惧”了,天帝也受之感动。②增添了故事的瑰丽色彩,如此作结,既富于想象,又离托深情。③反映了古代人民的美好愿望,借神力惩服自然,以实现愚公之志,这是人们的共同心愿。

1.认识一个字:荷

荷,① hé。荷花,莲。宋·杨万里《晓出净慈寺送林子方》诗“接天莲叶无穷碧,映日~花别样红。”②hè。扛,担。《列子·汤问》:“遂率子孙~担者三夫。” 【注意】“荷、担、负、任。”这四个字都是表示携带东西的方式。“负”是背,“任”是抱,“担”的挑,“荷”是扛。这四个字都可以用来泛指携带东西。

2.掌握一个词:陇断

陇断,lǒng duàn 。同“垄断”。原指站在市集的高地上操纵贸易。《孟子·公孙丑》:“必求~~而登之,以左右望而罔市利。”本文指大山阻隔。垄,山丘。断,隔断。《列子·汤问》:“自此,冀之南,汉之阴,无~~焉。”现在泛指把持和独占。如“~~市场”、“~~集团”。

3.品味一句话:“遂率子孙荷担者三夫,叩石垦壤,箕畚运于渤海之尾。”

“三夫”表明移山的人少,“叩石垦壤”表明移山的艰难,“箕畚”表明了工具的简陋,“渤海之尾”表明路途的遥远,这一切表明了任务的艰巨,突出了愚公不畏艰难的决心。

4.揣摩一个点:对比

对比是一种写法,将两个人物对比着写,能更好地表现人物形象,突出文章的中心。除了人与人之间的对比,还有物与物、物与人在不同场景下的比较。无论是哪一种形式的对比,都是为文章的中心服务的。在写作中,同学们也要注意运用这种写法。

5.背诵一联诗:落红不是无情物,化作春泥更护花。

出自龚自珍的《已亥杂诗》。这两句是名句。从字面看花离开了枝体,使春光减色;但它不是无情之物,它落在泥土里成了绿肥,还可以哺育花。这是托物言志之作。作者以花自喻,意谓自己虽然处境艰难,但忠贞报国之心始终不变;自己不是无情之人,是可以“化作春泥”护花的。自信其高尚志节更能感召年青一代。这种“牺牲小我,成就大我”的伟大情操,令人肃然起敬。

(责任编辑:欧阳青岚)

点赞
评分
0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