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 学生频道 > 考试评价

2018年语文《考试说明》

http://www.19mini.cn   2018-01-14 来源:网络整理 作者:飞雪 浏览:次  字号:T T T
摘要:2018年 语文《考试说明》
I考试形式与试卷结构
一、考试形式
考试采用闭卷、笔试形式。试卷满分150分,考试时间150分钟。
二、题型
试卷包括单项选择题、多项选择题、填空题、古文断句题、古文翻译题、简答题、论述题

例4下列各句中,没有语病的一句是

A作为古希腊哲学家,他在本体论问题的论述中充满着辩证法,因此被誉为“古代世界的黑格尔”。

B由此可见,当时的设计者们不仅希望该过程中艺术活动是富有创造性的,而且技术恬动也是富有创造性的。

C本书首次将各民族文学广泛载人中国文学通史,但就其章节设置、阐释深度等方面依然有很大的改进空间。

D古代神话虽然玄幻瑰奇,但仍然来源于生括现实,曲折地反映了先民们征服自然、追求美好生活的愿望。

【说明】试题考查考生辨析和修改病句的能力。正确选项是D项。A项、B项和c项都存在错误,但病句类型有所不同。A项的错误是主谓搭配不当。句子的主语是“他”,谓语是“充满着辩证法”,显然不恰当。正确的说法应该是“他关于本体论问题的论述中充满着辩证法”。B项的错误是语序不当。“不仅……而且”作为一对关联词语,所关联的成分应该在同一个平面上,本题中“不仅”和“而且”关联的对象是“艺术活动是富有创造性的”和“技术活动也是富有创造性的”,因此要把“不仅”放在“艺术括动”前面。C项的错误是成分残缺。“就其章节设置、阐释深度等方面”是个介词短语,后面缺少了动词性成分“来说”或者“来看”。直接补上,则该句变成正确的句子。

例5阅读下面论述类文本,完成试题。

悲剧产生于社会的矛盾、两种社会力量的冲突。冲突双方分别代表着真与假、善与恶、新与旧等对立的两极,却总是以代表真、善、新等美好的一方的失败、死亡、毁灭为结局,他们是悲剧的主人公。

因为他们的力量还比较弱小,还无法与强大的旧势力或邪恶力量抗衡-正义的要求不能实现,于是形成了悲剧。古希腊学者亚里士多德指出,悲剧描写了比现实中更美好同时又是“与我们相似的”人物,通过他们的毁灭“引起怜悯和恐惧来使感情得到陶冶”,即产生净化的作用。

然而,悲剧不仅表现冲突与毁灭,而且表现抗争与拼搏,这是悲剧具有审美价值的最根本的原因。鲁迅说过:“悲剧将人生的有价值的东西毁灭给人看。”这种毁灭是抗争、拼搏以后的毁灭,抗争与拼搏体现了人的一种精神。古希腊神话中普罗米修斯为了人类从无上盗取火种,触怒了主神宙斯,被锁在高加索山崖上,每日遭神鹰啄食肝脏,但普罗米修斯毫不屈服,最后坠入深渊。罗丹的大理石雕塑《马身人首》中,人臂绝望地扑向一个它所抓不到的目标,而马足则陷于尘土不能自拔,表现出人性与兽性的冲突,象征着灵与肉的斗争,具有强烈的悲剧性。可以说,没有抗争就没有悲剧,冲突、抗争与毁灭是构成悲剧的三个主要因素。

悲剧的审美价值的载体只能是文学艺术。因为人生有价值的东西、美好事物的毁灭是令人伤悲的,因此现实中的悲剧不能作为直接的审美对象来欣赏,否则人就是泯灭了人性的人了,现实中的悲剧只能激起人的同情、义愤,迫使人采取严肃的伦理态度和实践行动。民主革命时期,在演出歌剧《白毛女》的过程中,曾多次出现扮演地主黄世仁的演员被打甚至险遭枪击的事件,这是人们以实际的道德评价代替了审美活动。现实的悲剧只在客观上具有悲剧的审美性质,它们必须以文学艺术的形式表现出来,才能成为欣赏的对象,美学上所谓的“以悲为美”才能实现。

悲剧成为审美对象只能以文学艺术的形式出现,原因在于它需要建正悲剧事件与人的心理距离。不仅遥远的时间会使过去的现实悲剧的悲惨因素淡化,就是很近的时间间隔也可以使人不陷入现实。这里还有一个空间的间隔,悲剧艺术展现的毕竟是一个人们不熟悉或有点

陌生的空间,速就使人们不容易介入其中,而能够客观、超然地看待。当然,在欣赏中审美主体可以“审美地”加入悲剧冲突,体验悲剧客体的巨大和狂暴、悲剧主体的抗争和悲痛,从而感受到强烈的震撼和刺激,获得悲剧感和审美愉悦。

悲剧表现的不是人生的欢乐或全然的幸福,而是悲剧主体对待痛苦和死亡的方式,这是人类社会和人类活动中十分重要、严肃的一面。悲剧在表现对伟大和崇高的人的摧毁的同时,更表现出无法摧毁的人的伟大和崇高。

(摘编自王晓旭《美的奥秘》)

下列各项中,其性质不属于原文所论悲剧的一项是

A在梁山伯与祝英台的故事中,祝英台女扮男装外出求学,为追求爱情自由,面对封建势力的巨大压力,拒绝委曲求全,最后触碑殉情,化成蝴蝶。

B在甲午海战中,清军致远舰在中弹累累、舰身倾斜、弹药耗尽的情况下,开足马力,冲向日本吉野舰,最后被鱼雷击中,沉人海中,200多名官兵壮烈殉国。

C在电影《狼牙山五壮士》中,五位八路军战士为了掩护大部队撤退及当地群众安全转移,阻击了3 000多名日寇的多次进攻,弹尽粮绝之后,跳下悬崖。

D老舍笔下的祥子,纯朴善良,勤劳能干,有着骆驼般坚韧的精神,在饱受旧社会、旧制度的沉重打击之后,沦为自甘堕落的行尸走肉。

【说明】试题要求选出A、B、c、D四项中,所述内容的性质不属于原文所论悲剧的一项,答案应该是B。这里首先要判断“原文所论悲剧”是什么样的悲剧。我们可以看到,原文行文中一共涉及两种悲剧,即文学艺术上的悲剧和现实中的悲剧,但原文的主旨是论述文学艺术上的悲剧。尽管原文中“现实中的悲剧”也出现了4次,那也都是为论述文学艺术上的悲剧服务的。所以,不难判断“原文所论悲剧”就是指文学艺术上的悲剧。当然原文一开始“悲剧产生于社会的矛盾……于是形成了悲剧”云云,似乎也可以说是指现实中的悲剧。但我们看到,文章接着就说“悲剧描写了……”,可见一开始所说的“悲剧”也是指文学艺术上的悲剧。弄清了这一问题,就可以来答题了。我们不难看到,A、B、c、D四项中,A、C、D三项说的分别是民间文艺(戏曲)、电影艺术和文学小说中的悲剧故事,唯有B项才是现实生活中的悲壮情节,因此从性质上来说,B项当然不是“原文所论悲剧”。这里有没有可能不选B而选其他项,结果也符合答题要求呢7比如根据是否属于电影而选择c项。答案是否定的,因为题干“其性质不属于原文所论悲剧”一语,已经限自我们只能从悲剧的性质上来判断各个选项。

C分析综合:指分解剖析和归纳整合,是在识记和理解的基础上进一步提高了的能力层级。要求能够筛选材料中的信息,分解剖析、归纳整合相关现象和问题。

例6阅读下面的文言文,完成试题。

于休烈,河南人也。至性贞悫,机鉴敏悟。自幼好学,善属文。举进士,授秘书省正字。转比部员外郎,郎中。杨国忠辅政,排不附己者,出为中部郡太守。值禄山构难,肃宗践祚,休烈迁太常少卿,知礼仪事,兼修国史。肃宗自凤翔还京,励精听受,尝谓休烈曰:“君举必书,良史也。朕有过失,卿书之否?”对曰:“禹、汤罪己,其兴也勃焉。有德之君,不忘规过,臣不胜大庆。”时中原荡覆,典章殆尽,无史籍检寻。休烈奏曰:“《国史》《实录》,圣朝大典,修撰多时,今并无本。伏望下御史台推勘史馆所由,令府县招访。有人别收得《国史》《实录》,如送官司,重加购赏。”前修史官工部侍郎韦述陷贼,入东京,至是以其家藏《国史》一百一十三卷送于官。休烈寻转工部侍郎、修国史,献《五代帝王论》,帝甚嘉之。宰 相 李 揆 矜 能 忌 贤 以 体 烈 修 国 史 与 己 齐 列 嫉 之 奏 为 国 子 祭 酒 权 留 史 馆 修 撰 以 下 之 休 烈 恬 然 自 持 殊 不 介 意 代宗即位,甄别名品,宰臣元载称之,乃拜右散骑常侍,依前兼修国史,累封东海郡公,加金紫光禄大夫。在朝凡三十余年,历掌清要,家无儋石之蓄。恭俭温仁,未尝以喜愠形于颜色。而亲贤下士,推毂后进,虽位崇年高,曾无倦色。笃好坟籍,手不释卷,以至于终。大历七年卒,年八十一。是岁春,休烈妻韦氏卒。上特诏赠韦氏国夫人,葬日给卤簿鼓吹。及闻休烈卒,追悼久之,褒赠尚书左仆射,赙绢百匹、布五十端,遣谒者内常侍吴承倩就私第宣慰。儒者之荣,少有其比。

(节选自《旧唐书·于休烈传》)

下列对原文有关内容的概括和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A.休烈忠诚机敏,谨遵职业操守。他自幼好学,入仕后受到杨国忠排挤,离京到地方任职;安禄山叛乱后,他直言不讳地回答了肃宗关于史官职责的问题。

B.休烈审察形势,做好本职事务。当时历经战乱,典章史籍散佚,他提出购求当朝大典以备查检使用,最终得到前修史官韦述家藏《国史》一百余卷。

C.休烈淡泊名利,终生好学不倦。他虽遭贬职,却恬然处之,毫不在意,在朝三十余年,历任要职,并无多少积蓄;喜好典籍,终日捧读,直至去世。

D.休烈夫妇去世,尽享身后哀荣。他夫人去世,皇上特诏追赠她国夫人;他本人去世,皇上追念许久,追赠他尚书左仆射,并派专人到他家表示慰问。

【说明】试题是对阅读材料相关文意的综合考查,着重在对文意内容的概括和分析。试题将阅读材料的内容分为若干个方面,然后选择较为重要的四个方面作为切人点,用四个选项来对原文的表述进行概括和分析。B项的概括分析是,于休烈能够审察形势,做好本职事务;历经战乱之后,舆章史籍散侠,他提出购求当朝大典以备使用,最终得到韦述家藏的《国史》百余卷.e项的概括分析是,于休烈对名利十分淡泊,终生好学不知疲倦;他虽然被贬职,却能恬然处之,并不在意,在朝二十余年,历任各种要职,却没有多少积蓄;喜好典籍,终日捧读,直到去世。D项的概括分析是,于休烈夫妇去世以后,尽享哀荣;他夫人去世,皇上特地下诏追赠她国夫人;他本人去世,皇上又追念许久,追赠他尚书左仆射,同时派专人到他家去表示慰问。这三项的概括和分析均符合原文的意思,没有不妥当的地方。A项的概括分析是,于休烈忠诚机敏,遵守职业操守,他自幼好学,进入仕途后遭到杨国忠排挤,只能到地方任职。行文至此,还没有什么不妥当的地方。不过下文却又说,安禄山叛乱后,他直言不讳地回答丁肃宗关于史官职责的问题。按照原文的表述,肃宗确实问到于休烈关于史官职责的问题,但休烈闪烁其词,并未正面回答。其中“直言不讳”云云,显然不符合原文的意思。A项所述有误,根据题干要求,应该是正确选项。

(责任编辑:欧阳青岚)

点赞
评分
0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