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 学生频道 > 考试评价

2016年高考备考:高考文言文阅读断句

http://www.19mini.cn   2016-01-01 来源:网络整理 作者:佚名 浏览:次  字号:T T T
摘要:2016年高考备考:高考文言文阅读断句高考文言文阅读断句 知识点传记类文言文断句 教学目标1.了解断句的重要性,掌握断句的基本方法,正确断句 。2.通过练习文言断句,学会总结归纳断句的方法,进一步提高阅读浅易文言文的能力

【基础】3

【答案】3犹恐予之愚且贱/闻与见焉者少不足以知天下之材也/则求夫贤而有名位∥闻与见之博者/而从之问其人之孰可举者/卒亦未见焉

【解析】3我还担心自己愚昧又地位低下,所闻与所见(之人)太少,不足以了解天下的人才,于是向贤明而又享有名声且地位、所闻所见也特别广博的人请教。从他那里询问那些人有谁真该被举荐,可也一直没有见到过。

【基础】4

【答案】4因民之所利而利之/斯不亦惠而不费乎/择可劳而劳之/又谁怨/欲仁而得仁/又焉贪/君子无众寡/无小大/无敢慢/斯不亦泰而不骄乎

【解析】4让百姓们去做对他们有利的事,这不就是对百姓有利而不掏自己的腰包嘛!选择可以让百姓劳作的时间和事情让百姓去做。这又有谁会怨恨呢?自己要追求仁德便得到了仁,又还有什么可贪的呢?君子对人,无论多少,势力大小,都不怠慢他们,这不就是庄重而不傲慢吗?

【巩固】1

【答案】1天下争于战国/贵诈力而贱仁义/先富有而后推让/故庶人之富者或累巨万/而贫者或不厌糟糠/有国强者或并群小以臣诸侯/而弱国或绝祀而灭世

【解析】1齐桓公采用管仲的计谋,统一货币(国家经营商业,掌握货币,通过商品与货币的交互收放,平衡物价,调剂供求),从山、海的事业中求取财富,来使各诸侯国到齐国朝拜,利用小小齐国成就了霸主的威名。魏国任用李克,充分利用地力,发展农业生产,成了强国。从此以后,在战国时期天下互相争夺,以诡诈武力为贵,轻视仁义道德,以富有之道为先,以推让等礼仪为后。所以百姓中间富有的积财产上亿计,而贫穷的糟糠之食尚不能满足;诸侯国强大的或至并吞各个小国而使诸侯称臣,而弱小者有的至于断绝祭祀而亡国。延续到秦,终于使海内统一。

【巩固】2

【答案】2C

【解析】2我奉旨寻求历史的详情,致力于完备周全。上溯历史搜寻过去的见闻,旁征博引遗事逸闻。我考察三国时代虽然经历的年代并不久远,但它的历史却关涉到汉晋。从开始到结束所经历的时间,相差有一百年。这期间记载注释的史料纷乱错杂,经常有许多相互抵触的地方。

【巩固】3

【答案】3勺饮不入口者三日/恸辄呕血/扶乃能起/既葬/结庐墓所/诸相以居忧无例/欲极力起公。

【解析】3为其母亲料理后事,希宪公率领亲族恪守古代丧礼制度,三天不动烟火,不吃饭,痛哭时就吐血,人扶才能起来,已经埋葬了以后,在墓地筑起守墓屋,同事拿守孝没有这样的先例想极力劝说希宪公,结伴到墓地拜见希宪公,听到希宪公痛哭,竟然说不出话来。

【巩固】4

【答案】4世之治也/行善者获福/为恶者得祸/及其乱也/行善者不获福/为恶者不得祸/变数也/智者不以变数疑常道/故循福之所自来/防祸之所由至也/遇不遇非我也/守其所志而已矣

【解析】4天下安定,行善的人能得福,作恶的人便会遭祸。等到世道乱了,行善的不能得福,作恶的不会遭祸,改变了规律。智者不因为社会改变了就怀疑正常的规律,所以循着福所来的地方,防止导致祸害的事情。是否有好的机会、际遇不在我自己,(我)只是守住自己志向所在罢了。

【拔高】1

【答案】1医扁鹊见秦武王/武王示之病/扁鹊请除之/左右曰/君之病在耳之前目之下/除之未必已也/将使耳不聪目不明/君以告扁鹊/扁鹊怒而投其石/曰/君与知之者谋之/而与不知者败之/如此知秦国之政也/则君一举而亡国矣/

【解析】1扁鹊拜见秦武王,武王把自己的病情告诉给扁鹊,请求扁鹊予以治疗。秦武王的近臣说:“大王的病在耳朵和眼睛之间,即使治疗也未必能治好。如果处理不当,还可能把耳朵搞聋,把眼睛搞瞎。”秦武王把近臣的话告诉了扁鹊。扁鹊听了,大发脾气,把针石丢在地上,气愤地说:“君王既然跟懂得医理的人商量治病,却又听不懂医理的人胡言乱语,这怎么能治好您的病呢?如果用这种法则来管理秦国的政事,那么您只要在一次重大的举动上迟疑不决,秦国很快就会灭亡啊!”

【拔高】2

【答案】2不修常人近事/少工射/入山泽/每猎大获/为后将军钟毓长史/毓与参佐射戏/舒常为坐画筹。

【解析】2魏舒身高八尺二寸,不善于和常人交往,年轻的时候擅长射箭,如山林或野外打猎,常常收获很多,后来担任将军钟毓的长史官,钟毓常常和部将参佐们玩射箭游戏,魏舒在旁边给他们计分。后来有一次参加的人不够,就让魏舒充数,结果魏舒百发百中,加上他对于射箭的言辞恰如其分,极尽射箭的精妙。

【拔高】3

【答案】3(2012浙江)而涉猎书史/姑随世俗作所谓时文者/皆穿蠹经传/移此俪彼/以为浮薄/惟恐不悦于时人/非有卓然自立之言如古人者

【解析】3我从小父亲早逝,家境贫寒,贪图薪水官职来供养母亲,没有时间跟从老师极力钻研经籍,研习圣人留传的学业。而(我)广泛粗略地阅读经书史籍,姑且盲随世俗,写所谓的时文的原因,都是穿凿经书传文,把彼此的说法并联到一起,而成为漂浮浅薄的文字,生怕不能取悦时人,没有高超出众像古人那样自成一家之言。

 

(责任编辑:欧阳青岚)

点赞
评分
0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