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 教师频道 > 论文杂感

语文教学如何上出“语文味”

http://www.19mini.cn   2011-05-14 来源:网络整理 作者:佚名 浏览:次  字号:T T T
摘要:究竟什么是语文味?课堂教学中如何教出语文味?一直是一个争议很颇有研究价值的课题。在此,抛出来与大家共同探讨。 已受到我国语文教育学术界和实践界的广泛关注,语文味一词已在互

究竟什么是“语文味”?课堂教学中如何教出“语文味”?一直是一个争议很颇有研究价值的课题。在此,抛出来与大家共同探讨。

已受到我国语文教育学术界和实践界的广泛关注,“语文味”一词已在互联网上广泛流行开来(如用“goole”搜索“语文味”,可搜索到30余万个相关链接,用搜狐引擎搜索“语文味”则可见300多万个相关链接)。上海《现代教学》《小学语文教师》两杂志也曾先后讨论过“语文味”。

一、“语文味”的始作俑者

“语文味”的始作俑者是湖北省武汉市(原新洲县)人程少堂,语文味教学流派创立者和核心人物,改革开放后我国语文教学界“新生代”名师代表,粤教版新课标高中语文教材分册主编,华南师范大学、南京师范大学特聘硕士生导师,深圳市教育科学研究院中学语文教研员。

2001年上半年,程少堂正式提出“语文味儿”这一理念。如今,“语文味”一词已成为诸多同行论著中引用的新名词。

二、什么是“语文味”

中国古典美学家将“味”这一概念创造性地转化成中国古典美学的基本范畴和逻辑起点,它的基本涵义是“意味”或“趣味”。它是一个既具体又抽象的概念。说它具体,是因为一讲到“味”时,要讲的对象一定是达到了一个比较高的程度,一般层次的东西是够不上用“味”来谈论的。说它抽象,是因为一讲到“味”,便进入了一种模糊或只可意会不可言传但比较高的境界。由此可见,“味”在中国传统美学中是一个高层次的概念,是一个不容易说清楚的概念,而且一旦说清楚,往往就是“不够味儿”或“味道不足”,所谓“大羹无味”。受此启发,我认识到,语文教学是一门艺术,它的审美个性和最高境界也应该是“有味”,那就是“语文味”,以“语文味”为逻辑起点构建的语文美学体系才是符合汉语文课程和教学特点的语文美学体系。

(一)什么是“味”?

《新华字典》解释“味”的意项有——

舌头尝东西所得到的感觉:味觉。味道(亦指兴趣)。滋味。

鼻子闻东西所得到的感觉:气味。香味儿。

情趣:趣味。兴味。意味。津津有味。

体会,研究:体味。耐人寻味。

量词,指中草药的一种:五味药。

(二)什么是“语文”?

关于“语文”,有不同的理解,经典的理解是“三老”(叶圣陶、吕叔湘、张志公)观点。叶老认为:“什么叫语文?平常说口语叫口头语言,写到纸面上叫书面语言。语就是口头语言,文就是书面语言,把口头语言和书面语言连在一起说,就叫语文。”吕老对此也作过明确的解释:“这里所说的‘语言’是‘口语’的意思,这里所说的‘文字’是‘书面语’的意思,这样看来,语文教学就是‘口语’和‘书面语’的教学。”

所以说,“语文”是一个“语言和语言学习的生成、掌握、运用”的教学活动和过程,它的任务和目标,是引导学生“了解语言的生成规律”,进而“掌握、运用”语言,并具有学习语言的能力,养成习惯。据此,“语文教学”就是指以语文教材与课外读物等文字材料中规范的言语,对学生进行听说读写的语言教学。语言教学是整个语文教学的基础和核心,任何形式的语文教学都必须以语言实践为主体,为归宿。

(责任编辑:欧阳青岚)

点赞
评分
0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