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 教师频道 > 教案选粹

《沁园春·雪》教学设计

http://www.19mini.cn   2009-03-14 来源: 作者: 浏览:次  字号:T T T
摘要:教学目标: 1、了解《沁园春雪》的的写作的发表背景;感受词的意境美,提高欣赏能力。 2、了解上阙的字面意思,深刻含义的艺术特色。领会作者的伟大胸襟,坚定的信心。 教学重点: 1、准确精练

教学目标:
1、了解《沁园春雪》的的写作的发表背景;感受词的意境美,提高欣赏能力。
2、了解上阙的字面意思,深刻含义的艺术特色。领会作者的伟大胸襟,坚定的信心。
教学重点:
1、准确精练的语言:描写长城内外、大河上下静态和动态,现实和想象雪景的词语;评价历史上英雄人物的不足;寓含批判感情的词语、某些副词的运用。
2、写景抒情、议论相结合的写法。上半阙写景寄托了诗人对祖国河山的的无比热爱和赞美之情下半阙评价历史人物,表达了作者对历史上英雄人物肯定中的批判的感情;
并抒发了对当代无产阶级和革命人民无比信赖和热爱的激情。
3、对壮丽河山的热爱,以及当今英雄空前的伟大抱负和无比坚定的信心。
教学难点:1、学习无产阶级革命英雄的崇高精神和伟大气魄;
2、学习写景、议论、抒情三者有机结合的表达方式。
教学课时:二课时
教学过程:第一课时
教学步骤:
一.导入新课:
导入设计一:四大文明的古国之一的中国:有着960万平方公里的土地,幅员辽阔;有举世闻名的万里长城;有汹涌澎湃的长江黄河;有“甲天下”之称的桂林山水;有动物王国之称的云南;有肥沃辽阔的四大平原……这一切,无不如磁铁般的吸引着每个炎黄子孙的衷肠,无不使多少巾帼英雄为之倾倒;也无不使历代的封建统治者在这块黄土地上争名夺利;也曾引来了如豺狼虎豹的帝国主义者……那么,究竟是什么人才是这片黄土地的建设者呢?毛泽东同志是中华人民共和国的缔造者和领导者,他的卓越的军事才能和指挥才能被世人所公认,他的文学才华也同样被世人所称道,尤其是他的诗词更是表现出了很高的文学修养。(揭示课文并板书标题)
导入设计二:由人民大会堂巨幅国画名句谈起。毛泽东是中国人民的伟大领袖,也是一位伟大的诗人。着名诗人臧克家说过:"毛泽东诗词是伟大的篇章。"今天我们就一起领略一下毛泽东诗词的风采。在学之前我们先欣赏一下毛泽东的另一首词,《沁园春?长沙》。多媒体展示,放录音。《沁园春?长沙》毛泽东
独立寒秋,湘江北去,橘子洲头,看万山红遍,丛林尽染,漫江碧透,百舸争流,鹰击长空,鱼翔浅底,万类霜天竞自由,怅寥廓,问苍茫大地,谁主沉浮。
携来百侣曾游,忆往昔峥嵘岁月稠。恰同学少年,风华正茂,书生意气,挥斥方遒。指点江山,激扬文字,粪土当年万户侯。曾记否,到中流击水,浪遏飞舟?
结合预习提示,介绍写作写作背景:1925年2月,毛泽东同志从上海回到韶山,从事革命活动。军阀赵恒惕要逮捕毛泽东同志。在韶山人民的掩护下,毛泽东同志秘密离开韶山,到达长沙,并独自去橘子洲头。事后作《沁园春?长沙》。这时毛泽东同志正在苦苦寻求一条救国之路,发出“怅寥廓,问苍茫大地,谁主沉浮”的呼喊。
1936年2月,遵义会议后,抗日战争爆发前,此时否定原来的错误路线,确立了毛泽东的领导地位,毛泽东同志找到了救国救民的路。在陕北的清涧县,毛泽东同志登上海拔千米、白雪覆盖的塬上视察地形,观赏风光。北方冬天的雪,纷纷扬扬地飘落,它覆盖着原野、山村、村庄、道路。漫天皆白,玉龙飞舞,引得古往今来无数文人墨客诗兴大发。毛泽东同志既是一位伟大的革命家,同时也是一位杰出的诗人,面对苍茫大地,胸中豪情激荡,写下了咏雪的名篇《沁园春?雪》。(板书课题)
1945年8月,抗战胜利后,为了国家的前途的人民的利益,毛泽东同志亲赴重庆与国民党谈判。其间,民主人士、诗人柳亚子先生请他写诗,毛泽东同志就把这首《沁园春.雪》抄给他,随后《新民晚报》公开发表,引起了极大的轰动。迅速在人民当中广为传颂,极大地鼓舞了全国人民的革命斗志和胜利的信心。
二、题解:介绍词的知识:词,词又叫诗的别体,又称长短句。一首词的字数、句数、段数、韵律、平仄,都有固定的格式,这就是词谱,词人依照词谱填词,词谱的名称叫词牌。比如《沁园春》、《虞美人》、《水调歌头》等。一首词称为一阕;词若有上下两段,就称为上下阕。今天学习的课文“沁园春”是词牌名;雪,是这首词的题目。
三、整体感知:学生看书、听读,正音。(放录音,学生将音记在书上)
1、放录音,学生听读,注意语气、语调、重音、停顿。
学生想象本词所描绘的景象,初步体会词所表达的感情。
指出朗读注意的地方:①读出激越豪壮的情调②读出重音、停顿、速度、节奏。
2、明确重点字词的读音和意义、重读的字词以及应该停顿的地方。
如:分()外妖娆()逊()成吉思汗()数()风流人物今朝()
解释下列词语:惟余莽莽竞折腰红装素裹风骚风流人物—
3、齐读一遍。学生自读,两人互指缺点。
4、齐读,进一步体会本词所表达的思想感情。要求读的时候尽量处理好音量、语速、和语气的变化
5、读课文,整体感知课文内容这首词分上下两阕,各写什么?
上片:描写北国雪景;下片:纵论历代英雄这首词分上下两阕。上阕写景,实景有飞雪、冰封、长城、黄河、群山、高原;虚景有雪晴后的红装素裹,大气包举,气象雄伟。下阕议论、抒情,评论古代英雄的不足,赞美当代革命英雄,充满对革命前途的必胜信念。
既然祖国的江河山水如此的美丽娇艳。那么,词中是如何来描绘这幅美丽如画的江河山水呢?又是哪些“英雄竞折腰”呢?
四、学习上阕:
1、提问:这首词的题目是《雪》,哪些句子是描写雪景的?
明确:词的上阕。“北国风光,千里冰封,万里雪飘。望长城内外,惟余莽莽;大河上下,顿失滔滔。山舞银蛇,原驰蜡象,欲与天公试比高。须晴日,看红装素裹,分外妖娆。”
2、指名学生朗读,提问,上阕分几层意思?理出写景顺序。
解题思路:分三层。前三句概写,极目万里,动静结合;中间七句具体写,后三句写想象中的景色,红白交映,艳丽多姿。
3、讨论:前三句从哪个角度写雪景?这些词句创造了一个怎样的意境?抒发了词人怎样的情怀?所写景物有何特点?
明确:总写北国雪景,把读者带入一个冰天雪地,广袤无垠的银色世界里。创造了一个广阔博大的意境,体现了诗人雪中赏雪的豪迈情怀。“千里”“万里”是互文,千万里冰封,千万里雪飘,写也视野的辽阔。
“封”写地面,凝然安静;“飘”写天空,雪姿轻盈。由下而上,一静一动,意境开阔,气魄宏伟,格调非凡。
5、讨论:作者对雪景的描述,由哪个词领起?它统领了哪些句子?
明确:“望”字。它统领了以下句子“长城内外,惟余莽莽;大河上下,顿失滔滔。山舞银蛇,原驰蜡象,欲与天公试比高。”
6、作者望见了哪些景观?(作者为何选取这些景观?)
明确:“长城”、“黄河”、山脉、高原等景观,尤其是“长城”、“黄河”是中华民族精神的象征,最能反映北国风貌,而且与“千里”“万里”相照应,续写地域的辽阔。这些景观大势磅礴,显示了诗人博大的胸怀、雄伟的气魄,是实写。

(责任编辑:欧阳青岚)

点赞
评分
0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