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 新闻资讯 > 社会关注

从悲壮走向豪迈的中国奇迹

http://www.19mini.cn   2011-05-12 来源:四川日报 作者:梅松武 浏览:次  字号:T T T
摘要:● 从悲壮走向豪迈,最危急的时刻是抢险救人。以人为本,生命至上;万众一心,众志成城。从废墟中救出83988人的生命,我们创造了人类抗震救灾史上救人最多和伤员死亡率最低的奇迹 ●

没有最稳妥的群众安置,就没有最有效的恢复重建;没有最受灾区群众欢迎的政策,就没有最稳妥的群众安置。政策和策略,是安置群众的“定心丸”,是“百日攻坚”取得决定性胜利的根本保证。

避难性安置是不得已而为之的应急措施。当第一时间把成千上万灾区群众转移到安全地方的时候,我们的体育馆、街道边、机关、厂矿,凡是能住人的地方都搭起了临时小棚子、小帐篷。这样的避难性安置不能长久,不利于疫病防治和次生灾害防治。更重要的是,来自灾区群众的心理调查表明,地震后的废墟仍然是灾区群众倾心牵挂之地,百分之八九十的灾区群众都希望回到原来居住的地方艰苦创业。四川省委、省政府从全国大局着眼,从灾区实际出发,及时提出“就地、就近、分散安置”的方针,明晰了救灾中安置群众的思路、重心,对安民和稳定起到了极为重要的作用。

与“就地、就近、分散安置”受灾群众紧密结合,各级政府出台了一系列为灾区群众排忧解难的政策措施,保证了灾区群众的基本生活。灾后三个月,四川认真落实受灾群众每人每天1斤粮和10元钱的补助政策,共发放临时性生活补助金83.8亿元。同时,紧急抢修受损供水设施1300多处,新建应急集中供水工程2129处,到5月底便全部解决了575万灾区农村群众临时应急供水问题。

特别引人注目的是对“三孤”人员进行的特殊救助安置。妥善安置了因灾新增孤儿、孤老、孤残人员1449人,其中孤老635人,孤儿630人,孤残184人;社会福利院集中安置167人,分散安置1182人。对地震中死亡子女的家庭提供再生育服务,灾区拟再生育家庭5422户,已出生婴儿2864名。此外,切实解决灾区群众就业,恢复学校上课。充分依托专家和志愿者,在灾区实施了我国灾难救援史上第一次大规模的心理救助活动,有效化解了灾难带来的心理障碍,稳定了灾区人心。

从避难性安置到过渡性安置,四川人民忘不了那一场解决临时过渡住房的攻坚战。

在四川灾区,安置群众急需350万顶帐篷和150万套板房,当时民政部库存救灾帐篷只有17万顶。即使开动全国的生产能力生产帐篷和板房,也至少要用6至7个月才能把受灾群众安置好。四川省委、省政府果断决定,为农村受灾居民每户发放2000元过渡房建设补助,鼓励灾区群众自己动手解决过渡住房,结果220万户群众自搭自建过渡住房,使需要6到7个月才能完成的安置任务提前到3个月。与此同时,采取维修加固安置、活动板房安置、帐篷安置、外出打工或投亲靠友安置等多种方式,震后不到3个月,灾区住房倒塌损毁家庭基本实现过渡性安置。

从避难性安置到过渡性安置,四川人民忘不了那一场抢通保通的攻坚战。

地震造成极重灾区国道、省道中断,大量干线公路、农村公路受损,254个乡镇成为“孤岛”。汶川、北川、青川、茂县等重灾区音信全无。在各方面支持下,四川紧急投入3万余人、7500多台机械抢通“生命线”。震后3天,经马尔康、理县到汶川的第一条“生命通道”全线抢通。震后10天,109个通信中断乡镇全部恢复。震后一个月,受灾地区所有乡镇全部恢复或临时性恢复供电。

最大的考验是抢通 “都汶路生命线”。213国道都江堰到汶川这段96公里的公路,沿岷江河谷有87座桥梁、10个隧道,地震中因塌方、断桥、堰塞湖淹没等原因被摧毁。有专家坐直升飞机空中查勘后认为,没有两到三年修不通这条路,建议放弃抢修,改为新建。但是,如果不打通这条路,进入汶川就要翻越夹金山,绕道350多公里。四川省委、省政府果断决定,组建由省领导挂帅的指挥部,集中力量打攻坚战,仅用3个月时间就将这条路全线抢通。其他一些“生命线”恢复工程,也采取这种集中攻坚的办法啃下了“硬骨头”,对安置群众和灾后重建起到了关键作用。

从避难性安置到过渡性安置,四川人民忘不了那一场卫生防疫的攻坚战。

大灾之后最难避免的是大疫。汶川地震灾区的卫生防疫难度非常大。数以万计的死难者遗体和4000多万头(只)动物尸体如果不能得到及时处理,将成为疫病的源头和隐患。四川省政府协同卫生部,迅速组织划定重点防疫范围,实施防疫紧急行动。全省建立起省、市(州)、县、乡、村五级联动卫生防疫机制,及时把在灾区的部分医护人员、救援人员就地转化充实到防疫队伍中,专群结合、进村入户、不留死角、彻底防疫,共计投入防疫人员1.6万多人,在震后半个月即实现了对446个乡镇、4185个村防疫的全覆盖,做到了大灾之后无大疫。

从避难性安置到过渡性安置,四川人民忘不了那一场防治次生灾害的攻坚战。

汶川地震灾区河流众多,水资源丰富,地震引发的滚石、崩塌、泥石流等次生灾害,共形成104座堰塞湖。总指挥部组织了若干工作组,及时有效地对境内全部堰塞湖和2096座受损水库进行了妥善处理,排查地质灾害隐患2万多处,避免了次生灾害造成损失。

最令人揪心的攻坚战是唐家山堰塞湖排危除险。位于北川县境内的唐家山堰塞湖属极高危险等级,一旦溃决,将对下游城镇及140多万人造成灭顶之灾。总指挥部成立了唐家山堰塞湖应急处置指挥部统一指挥,省长蒋巨峰担任指挥长,会同武警水电部队、空军、水利部,一方面紧急排危除险,一方面转移疏散群众,有序组织27万群众进行长达半个月的转移疏散,做好了140多万人的撤离准备。经过党政军民20多天的艰苦努力,终于清除了隐患,创造了世界上处置特大堰塞湖的奇迹。

安置群众的“百日攻坚”充分表明,1200万受灾群众的过渡性安置是一个艰巨而复杂的系统工程,必须坚持系统思想、系统应急,既要抓住安置群众的主要矛盾,解决生存救助的突出问题,也要围绕地震灾害链排查隐患点,防患于未然。应对汶川特大地震这样的系统化危机和不确定影响,应高度重视系统性谋划、链条化防控。正是由于“百日攻坚”中卓有成效地形成了“政府主导、全民参与”的应急防控机制,我们在应对2010年夏季发生的特大山洪泥石流灾害中再一次创造了成功避险的奇迹。

穿越灾难、化危为机、崛起危难。用理想凝聚力量,用信念铸就坚强,用真情凝结关爱,用智慧应对挑战——我们不畏艰险、百折不挠。

从悲壮走向豪迈,最重大的任务是恢复重建。科学重建,规划为先;统筹兼顾,分步实施。“三年目标任务、两年基本完成”,我们创造了人类抗震救灾史上恢复重建的奇迹

抗震救灾第三阶段是恢复重建,主要特点是“重”。灾害破坏空前严重,恢复重建规模巨大,时间很紧,任务很重——非常之举的“千日奋战”。

“千日奋战”,就是以2008年8月27日国务院原则通过《汶川地震灾后恢复重建总体规划》为标志,用3年时间完成恢复重建的主要任务,使灾区基本生活条件和经济社会发展水平总体达到或超过灾前水平,努力建设安居乐业、生态文明、安全和谐的新家园,为经济社会可持续发展奠定坚实基础,实现“家家有房住、户户有就业、人人有保障、设施有提高、经济有发展、生态有改善”六大目标。国务院批准的恢复重建规划,是地震灾后恢复重建的基本依据和基本蓝图。

(责任编辑:欧阳青岚)

点赞
评分
0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