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 新闻资讯 > 社会关注

从悲壮走向豪迈的中国奇迹

http://www.19mini.cn   2011-05-12 来源:四川日报 作者:梅松武 浏览:次  字号:T T T
摘要:● 从悲壮走向豪迈,最危急的时刻是抢险救人。以人为本,生命至上;万众一心,众志成城。从废墟中救出83988人的生命,我们创造了人类抗震救灾史上救人最多和伤员死亡率最低的奇迹 ●

从“再生性跨越”看科学重建,我们看到了灾区产业布局结构性优化。依托受灾地区资源优势和产业基础,坚持把恢复重建与工业化、城镇化、新农村建设结合起来,灾区新建起一大批支撑发展的重大产业项目。截至2010年9月,2440个规模以上受损企业98.3%恢复生产,10704个生产力布局与产业调整项目完工98.2%。二重、阿坝铝厂等一大批重点骨干企业借势推动技术升级、产能扩张,再创生产经营新高。灾区新批准设立了5个省级开发区,与18个对口支援省市合作规划建设了24个特色产业园区,已落实产业合作项目438个。同时,灾区建成了一批特色优势农产品生产基地,旅游业快速恢复振兴,地震遗址旅游、乡村旅游在灾区蓬勃兴起。重建中注重优化经济结构,淘汰了一批落后产能。2010年,39个重灾县主要经济指标均高于全省平均水平。

从“再生性跨越”看科学重建,我们看到了城乡面貌历史性突破。坚持按自然规律办事,确保了灾后重建布局的合理性、安全性,突出了村镇布局的地域特色和民族特色。重建项目选址中坚持“三个避让”,即避让断裂带,避让地质灾害隐患点,避让泄洪通道。城乡住房重建充分考虑安全、经济、实用、省地,重大项目建设充分考虑防灾避险,城镇重要公用设施提高了抗震等级,规划建设了避难所。重建中还坚持“三打破三提高”,即打破“夹皮沟”,提高村庄布局水平;打破“军营式”,提高村落规划水平;打破“火柴盒”,提高民居设计水平,体现山水田园风光,突出地域民族特色。目前,灾区城乡规划整体布局得到全面优化,在很大程度上实现了集中居住、节约用地。

深受群众好评的是,重建资金和工程质量实行“阳光监督”和“全程跟踪”,重建中没有出现大的违纪问题和质量安全事故,恢复重建重点工程建成了优质工程、精品工程。2010年8月,四川再次遭受百年不遇的特大山洪泥石流灾害,以映秀镇为代表的重建成果经受住了严峻考验。

化危为机,转型升级,跨越发展!在未来五年十年甚至更长时间,四川灾区的“再生性跨越”还会显示出发展振兴的更大爆发力,展现在我们面前的必将是一个全面小康的更加美好的新家园。

这是科学重建的“四川实践”,这是“再生性跨越”的“四川模式”!

从中国视野看,“再生性跨越”是一种灾后重建的区域发展新模式,它要解决的核心问题是如何化巨灾为机遇,实现“原地起立”基础上的“发展起跳”。用科学发展观指导灾后重建的“四川实践”表明,“着眼发展抓重建,抓好重建促发展”,灾后重建是化巨灾为跨越的特殊类型的区域发展。正因为如此,“再生性跨越”的“四川模式”,也为其他地区的灾后重建提供了可以借鉴的成功经验,它必将与改革开放以来形成的具有中国特色的“深圳模式”、“浦东模式”、“苏南模式”等区域经济发展模式并存而载入史册!

这是自主创新的重建经验,这是中国特色的重建模式!

从国际视野看,面对国际金融危机的巨大冲击,在社会主义市场经济条件下,在10多万平方公里的地震灾区,搞如此大规模、高难度、快节奏的恢复重建,世界上没有先例,没有现成的经验可循。正因为如此,“再生性跨越”的“四川模式”,本身就是人类抗震救灾史上的伟大创举!

从悲壮走向豪迈,最深刻的创新是对口援建。一方有难,八方支援;东西联动,内外互动。对口援建的“中国模式”是人类抗震救灾史上的伟大创举

再生性跨越的“四川经验”和“四川模式”,与对口援建的“中国经验”和“中国模式”融为一体,为汶川特大地震灾后重建提供了取之不竭的力量源泉,集中体现了中华民族百折不挠、和谐共进、大爱无疆的精神,充分展示了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无比强大的生命力和集中力量办大事的制度优势。

对口援建是一种独具中国特色的资源协调和区域互助模式,是对“一方有难、八方支援”的中国传统赈灾模式的有序化调整和制度化规范,是在政府全面统筹、企业和社会广泛参与基础上形成的灾后重建多元长效机制。在改革开放30年的时代背景下,在 “全国一盘棋”的发展格局中,对口援建是灾后重建的坚强后盾,是人类抗震救灾史上的伟大创举。

“5·12”汶川特大地震发生后,我们看到一种“井喷式”的救援热潮。国家各部门迅速行动,各兄弟省市和社会各界纷纷伸出援手,有组织地或自发地为灾区提供各种援助。截至2008年底,31个省区市、新疆生产建设兵团和18个中央部门单位直接捐赠款物多达640多亿元。全国广大党员自发缴纳“特殊党费”97亿多元,相当于新中国成立以来全国党员缴纳党费的总和。当时,响彻中华大地的最强音是:“我们都是汶川人!”“我们都是四川人!”“我们都是中国人!”

面对如此大规模的八方支援,面对灾后重建的“持久战”,如何把社会各界力量对灾区的关心帮助引入法制化轨道,如何充分发挥社会主义制度下集中力量办大事的政治优势?党中央、国务院及时作出了由发达地区“一省一市帮一重灾县(市)”的重大决策,形成了集中力量办大事的制度规范。这就是引起国内外舆论广泛关注的以对口援建为特征的中国式救灾模式。

2008年6月13日,党中央、国务院在京召开省区市和中央部门主要负责同志会议,决定实施《汶川地震灾后恢复重建对口支援方案》,组织山东、广东、浙江、江苏、北京、上海、河北、辽宁、河南、福建、山西、湖南、吉林、安徽、江西、湖北、重庆、黑龙江等国内18个省市,对口支援四川18个重灾县(市)。紧接着,四川迎来众多兄弟省市的党政代表团。一种东西联动、共建共享的对口支援长效机制浮出水面。各支援省市每年对口支援实物工作量按不低于本省市上年地方财政收入的1%安排,18个对口援建省市积极参与灾区重建,急灾区所急,全力为灾区排忧解难。各援建省市先后派出2800多名干部、20多万施工力量参加重建工作。

与此同时,四川的“配套工程”迅速启动:除6个重灾市州和巴中市、甘孜州外,其余13个市州分别牵手13个重灾县(区)的一个重灾乡镇,开展对口支援。

由此,抗震救灾中社会帮扶的涓涓细流汇聚成奔涌而出的江河大川,进入制度化、规范化、长效化的轨道,转化为灾后重建的强大动力。

立足创新看对口援建,正是“一省一市帮一重灾县(市)”这一重大决策,把东部发达地区18个省市与我省18个重灾县(市)紧紧连在一起,这在中国抗灾史上是第一次,也是世界救灾史上的首创。对口支援的最大特点是集中力量办大事,根本方法是统筹兼顾,充分展示了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制度的伟大力量。这一制度创新,使对口支援的力度大大提高。援建省市全面深度介入到灾区的恢复重建中,创造出 “援建省市统一进行援建”、“援建省市各地区包片援建”、“援建省市参与园区建设”、“援建省市直接主导园区建设”等多种形式。

令灾区人民特别感动的是,国际金融危机重创之下,各援建省市异口同声:对口支援决心不变、目标不改、力度不减!目前,对口援建省市确定对口援建项目3880个,已完成投资760多亿元,竣工项目99%。

(责任编辑:欧阳青岚)

点赞
评分
0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