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 教师频道 > 论文杂感

程予东:写作要追求高阶的“真实”

http://www.19mini.cn   2015-08-04 来源:新浪博客·走在风外 作者:程予东 浏览:次  字号:T T T
摘要:课程标准写作方面要求学生写真话。可实际上我们看到了很多假话。谁是学生作文谎话的推手呢?愚以为,语文老师难辞其咎。

课程标准写作方面要求学生写真话。可实际上我们看到了很多假话。

 

谁是学生作文谎话的推手呢?愚以为,语文老师难辞其咎。2011年第4期《中学语文教学》中俞发亮老师写的文章《真实、真情乃作文之生命》也向我们披露了一个老师左右学生作文方向的事实。对于文中揭示的一种作文阅卷评分结果印象非常深刻。文章提到了一位2002年参加某省高考阅卷老师的文章《你知道评卷老师“心灵”的选择吗?》。该文章披露了作文评卷中甚为严重的“立意得分误判”问题。例如一名考生的作文题目是《爷爷,我没有辜负您的期望》叙述“我”在到省城参加英语竞赛之前得到了爷爷病危的消息,是去参赛还是去探望爷爷?“我”最终选择了参赛,并拿回了一等奖。回来后爷爷已经去世,“尽管我没有与爷爷说上最后一句话,但我的一等奖一定会给九泉之下的爷爷以最好的告慰。”此文得57分。另一学生的题目是《我无怨无悔》,叙述“我”舍弃了竞赛,选择陪伴癌症晚期的奶奶度过人生最后的时光。“我”的那名同学竞赛获奖而保送上了重点大学,而“我”却失去了那样的机会,今天还在考场上拼搏。但“我”无怨无悔。此文得37分。

 

两篇文章的作者在立意上本没有高下之分,却在得分上颇为悬殊。造成这样结果的根本原因在于评卷者受“功名之上”传统观念的影响,在这样的观念左右下,那篇有着高尚人道观念的文章就成了牺牲的对象。这样的评分标准到底要引领学生养成怎样的人文素养该是不言而喻了。在这样的价值取向引导下,我想最后大多学生会迎合评判观念,因为那样的选择方向对自己有利。这样的后果是什么呢?学生在重要的考试中会趋利避害,隐藏自己内心的真情,转而述说符合评判标准的语言,也就是老师期待看到的语言。长久以往,我们的学生会把现实的物质利益作为自己的首选,情感会趋于淡漠,漠视温暖的人情人道。功名之上,为利而图,那时人心将出现怎样的荒凉。

 

无独有偶,和初三的几个学生聊作文的时候,问:拿到一个题目觉得最大困惑是什么?答曰:缺货。他们所说的缺货就是少材料。还得写,而且还想得高分,怎么办呢?其中一个女孩坦言,老师指引我们写熟悉的圈子,例如家庭学校等,还反复强调要选择打动人心的材料,启发我们打动人心的莫过于悲剧。我就编造妈妈腿有残疾,写她沉重的母爱,每每都得了高分,其实我妈身体健康得很。另一个孩子则说,他扮演一个离异家庭的孩子,妈妈离开他和别人组成的家庭,他非常渴望母爱,常常沉浸在对母亲的思念中。这文章悲悲切切,一下子感动了老师。记得某语文老师在批阅作文时,恰巧读到孩子的文章,自己在孩子笔下成为空难的牺牲品,这让她悲凉胆边丛生。

 

理想是成为一名环卫工人,招老师哂笑;想成为一只狗,招致老师的讥讽……

 

于是,谎言横生。韩寒说过,谎话是从作文开始的。这不动声色的评论中,是不是有着明确的隐语?

 

读这样的作文时间一长,又怨艾学生“假”,要学生作文写“真”的东西。

 

学生作文真的东西出来了。可那是怎么样的“真”呢?一学生写爸爸妈妈离婚了,她恨自己的妈妈,连带恨妈妈和继父生的孩子。另一学生写某地发生了7级地震,看到电视中的画面甚是悲惨,接着就说,真高兴不是发生在我们这里。还有学生写听说住校的妹妹寝室人员发生了争执,甚至动了拳脚,有人还受了伤。后来自己忙里忙慌赶到妹妹身边,发现妹妹完好无损,受伤的是别人,这下他的心里轻松了。

 

我想问问你,当你读到这样的文字之后,你能说学生没有讲真话吗?不,他们讲了真心的话。可是这样的话,读完之后,你会认同她对母亲的恨吗?你会和另外两个学生一样的高兴和轻松吗?我不能,不但不能,而且感到脊背冷风嗖嗖。禁不住想,这样的真话背后的那颗心是怎样的冷漠和荒凉啊。他们除了传递狭隘的自我,还能留给人们什么呢?如果我们的读物里泛滥着这样的真话,那么人们心底的裂谷带是不是得以扩张了,人是不是更加走向自我了,这些都是负能量啊,经常提及的文以载道,这载的什么道呢?

 

面对老师的喋喋质问,学生不干了,他们也忿然向你诘责:你不是让我们说真话吗?说了真话又来指责我们,那好,以后还是讲漂亮的假话,正确的废话好了。对待“真”的认识他们走向了误区。这时,我们要引领学生认识“真”的内涵。

 

“真”有不同层级。世间有初阶的真实,更有高阶的真实;有原始的真实,更有美好的真实。初阶的真实不顾及他人对自己的评价,以张扬自我,表现自我为核心,于此,他可以着装怪异,言谈无忌,任由情绪泛滥。看起来率真、无畏,但是却无法赢得别人感官的认同,内心的愉悦,人格的尊重。这样的真恰如弗洛伊德说的本我即人的动物性(兽性)和自我(人的本性)的混合。而高阶的真实,美好的真实,一定会考虑到自己的行为表现对社会的影响,他愿意为了达到更为理想的社会效果而对自己的行为有所节制。他的着装得体有格,言谈有尺度,代表着文明和教养,有着情感沉淀。这又恰如弗洛伊德说的自我(人的本性)和超我(人的神性、理想性)的融合。

 

社会价值告诉我们:没有动物性的人虚假,只有人性的人庸俗,缺乏神性的人黯淡。真实的写作就是在三者间的移动、平衡。唯我独我虽真实,但庸俗黯淡,编造的高蹈偏于神性又不够真实。我们要传递给学生的是带着丰富的人性行走,仰望神性的指引。

 

落实在作文指导方面,要告诉学生的是作文里的真不应简单地理解为内心的真实,文章里的真,指的是艺术的真实性,指作品体现广泛的事实真相,正确地反映了生活的本质,以及作者对所反映的生活正确的感受和认识,是真实的内心情感体验。它是表达的观点、认识、情感、意愿、心志的真实,是性情的真实。

 

课程标准写作方面要求学生写真话,写作要感情真挚,力求表达自己对自然、社会、人生的独特感受和真切体验。我们要引领学生分辨它的旨意,感情真挚就是感情真诚,要能写出感情真挚的文章,作者必需有强烈的完善自我、省察自我的内心需求,有发现美的能力,追求更高阶的真实,美好的真实。只有这样,我们倾听到的才是学生的“真话”,而不是学生臆想的教师期待听到的“真话”,或是表演给我们看的“假话”。

(责任编辑:欧阳青岚)

点赞
评分
0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