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 学生频道 > 文言文解析

人教版七年级语文古诗词赏析题解

http://www.19mini.cn   2013-06-05 来源:迷你语文网整理 作者:网络综合 浏览:次  字号:T T T
摘要:人教版语文·七年级 古诗词赏析题解 观沧海 曹操 东临碣石,以观沧海。水何澹澹,山岛竦峙。树木丛生,百草丰茂。秋风萧瑟, 洪波涌起。日月之行,若出其中;星汉灿烂,若出其里。幸甚至哉,歌以咏志

浣溪沙 宋·晏殊

一曲新词酒一杯,去年天气旧亭台,夕阳西下几时回?

无可奈何花落去,似曾相识燕归来。小园香径独徘徊。

1、诗人徘徊于小园香径,精心选择了                                                      等景物,描绘了一组优美的画面。

2、“无可奈何花落去,似曾相识燕归来”是千古名句,试简析这两句诗好在哪里。

答案:1、夕阳 落花 归燕 2、两句话对仗工整,音调和谐;画面生动,通过对易逝的自然春光的描写,抒发了对青春易逝的感慨,情感浓郁,寓意深刻,发人深省,因而成为千古传诵的名句。

过松源晨炊漆公店宋·杨万里

莫言下岭便无难,赚得行人空喜欢。正入万山圈子里,一山过后一山拦。

赏析:诗的前半部为议论,后半部为描摹,二者构成先果后因的内在联系,均渗透着诗人浓郁的思想感情,创造了一种深邃的意境,正是通过这种深邃的意境,寄寓着深刻的哲理:人生在世岂无难,人生就是不断地与“难”作斗争。没有“难”的生活,在现实社会中是不存在的。

本诗朴实平易,生动形象,表现力强,一个“空”字突出表现了“行人”被“赚”后的失落神态。“放”、“拦”等词语的运动,赋予“万山”人的思想、人的性格,使万山活了起来。

如梦令 宋·李清照

常记溪亭日暮,沉醉不知归路。兴尽晚回舟,误入藕花深处。争渡,争渡,惊起一滩鸥鹭。

解题:这首词是李清照青年时期的作品,追叙她一次泛舟流连忘返,酒醉后几乎迷路的情景,反映了她早期无忧无虑的生活和爽朗豪放的性格。

观书有感 宋·朱熹

半亩方塘一鉴开,天光云影共徘徊。问渠哪得清如许,为有源头活水来。

赏析:朱熹《观书有感》是一首说理诗。从字面上看好像是一首风景之作,实际上说的是读书对于一个人的重要性。这首诗包含着隽永的意味和深刻的哲理,富于启发而又历久常新,寄托着诗人对读书人的殷切希望。读书需要求异求新,诗作以源头活水比喻学习要不断读书,不断从读书中汲取新的营养才能有日新月异的进步。

诗人以景喻理,形象而又深刻,巧妙地表达了一种微妙的而又令人愉悦的读书感受。

1、上联是怎样具体描绘方塘的清澈明净的?

2、这首说理诗运用了什么表达技巧?告诉人们一个什么道理?

答案:1、将方塘喻为明镜,用天光云影在水中的倒影表现塘水的清澈明净。

2、诗人以清澈的塘水为喻,生动地描绘了读书达到的心领神会的高超境界。告诉人们只有不断汲取新的知识,才能提高道德和文化修养。

论诗 清·赵翼

李杜诗篇万口传,至今已觉不新鲜。江山代有才人出,各领风骚数百年。

1、诗人狂妄地认为:李白、杜甫的诗篇流传的时间很长,已经“不新鲜”了。你同意这种看法吗?

2、“风骚”原指《诗经》中的《 》和屈原的《 》,后来泛称文学。

答案:同意。①“万古传”表明诗人并没有真的否定李杜的成就和地位。②虽然成就大地位高,但历史在发展、文学也在发展,否则它就会老化僵死。每个时代的文学都应该有自己的成就,有自己的“李杜”,才能保持它的青春和生命

(责任编辑:欧阳青岚)

点赞
评分
0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