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 趣味语文 > 趣味知识

钱文忠《百家讲坛》解说《百家姓》文字稿(7-14)

http://www.19mini.cn   2015-01-21 来源:网络整理 作者:钱文忠 浏览:次  字号:T T T
摘要:导读:本文系复旦大学历史学系教授、中国文化书院导师、华东师范大学东方文化研究中心研究员、北京电影学院客座教授、季羡林研究所副所长钱文忠在中央电视台《百家讲坛》解读《百家姓》的文字稿。以下为7-14集。

第十集、陶姜戚

在《百家姓》中,有的姓得姓和他的封地有关,有的姓得姓和他的官位有关,也有的姓得姓和他的职业有关,比如陶姓,他就是一个以职业为姓的姓氏。他出自唐尧,尧帝在担任部落领袖之前,是做陶器的,所以他后的子孙就以他的行业来命名,那么陶姓之后的姜姓又得姓于谁呢?

陶姓当中名人辈出,最有名的当陶渊明莫属。但陶姓的祠堂挂的一副对联却和陶渊明的曾祖父陶侃很有渊源。

姜姓是一个古老的姓,它古老到有一百多个姓其实是起源于姜姓,这些姓包括人们常见的大姓,这是怎么回事呢?《百家讲坛》系列节目《钱文忠解读百家姓》为您解读《陶姜戚》。

陶,姓的来源不算复杂。

第一,出自唐尧,以职业为姓,这个在古籍《元和姓篡》和《姓苑》里边都有记载,尧帝担任部落领袖之前,尧帝是做陶器的,所以他的子孙就以他的行业来命名,这是一支。

第二,出自唐尧,以封地为姓,还有一支,是因为尧帝最早的封地在陶,就是现在的山东定陶县的西南,后来又封到了唐,就是今天河北的唐县,所以叫唐尧。但是他最早是封在陶的,虽然他一些子孙不做陶器,但是就以封地作为姓也姓陶。

第三,出自虞舜,虞舜有一个裔孙叫虞思,当过一个官儿叫陶正,也就是管做陶器的,他的子孙以官为姓。

第四,以职业为姓,商朝有七个部族,其中有一个族是做陶器的,这一支也是以陶为姓。

第五,改姓,这个历代都有。比如,宋朝的时候有个人叫陶谷,他本名叫唐谷,为了当时的避讳改姓的。

第六,其他民族取汉姓,满族的陶佳氏、托和罗氏,达斡尔族的吐钦氏,锡伯族的托库尔氏,取汉姓就取成了陶。现在的白族、傣族、京族、苗族、彝族、黎族、布朗族、蒙古族、回族都有陶姓。

先秦的时候,陶姓主要分布在河南、山东。汉晋的时候,陶姓已经发展到长江中下游。唐宋的时候,西北地区和中国西部的陶姓,突然开始兴起。宋朝的时候,陶姓的分布就开始清楚了,在西部是以陕晋,山西、陕西为一个聚居地,中部以湘贵,湖南、广西为一个聚居地,东部以皖、赣、浙、苏为一个聚居地。

从宋朝到今天非常明显,他的人口是起伏趋势,到今天安徽的陶姓最多,陶姓13%到15%的人口在安徽,近600年间,陶姓流动的人口程度和宋、元、明期间有很大不同。现在出现是东部和南部向华中地区倒流,北方的陶姓少了。

陶姓最初是以山东定陶,为主要的发祥地,周以前陶姓在史书上不显。春秋时候,出现了第一位名载史册的陶姓人物,这在各个姓氏里边及其特殊,陶氏第一次见于史书一名女性,叫陶婴,在六七年前无人不知,无人不晓,特别是女性,陶婴是春秋时候鲁国陶门之女,少年的时候守寡,抚养遗孤纺织为生,这个人非常贤惠,鲁的人都知道有这么一个女孩,很多人向她求婚,陶婴知道后,就做了一首歌《黄鹄之歌》,表明自己的志向,鲁人闻之就没有人再敢动这个念头,后来这个事情被写进了《列女传》,叫《鲁寡陶婴》,所以陶婴成为妇女贞洁的典型。

陶姓当中最有名的是陶渊明,我想讲讲他的曾祖父,大家去看陶姓祠堂里,经常有一副对联,寸阴珍惜日,一刻爱春宵。这个典故就是陶渊明的曾祖父陶侃,陶侃是259年生人,334年去世,是江西鄱阳人,后来到庐江寻阳,今天九江这一带当官,他是东晋时期的名将,大司马。他的特点是非常勤奋,不喜欢饮酒,不喜欢赌博,这在晋朝很少见,那个时候名士风流,喝醉了是很风流的事情。

他后来调到了广州,一旦闲了,就把一百块砖,从房间搬到外面,再从外面搬回来,反正他不让自己有空闲时间。别人见了就奇怪,他说我正在努力要收复中原失地,过分的悠闲和安逸,可能会让我懒下来,将来就不能担当大事,所以我要让自己辛劳。他很聪明,平时非常端谨,非常严肃,做的时候都很端正,军府当中很多事情,他都自己去检查,做事情非常有秩序,所以他的门口没有等待的人。他特别强调人不要游手好闲,要珍惜时间,要有备无患。

有一天他在路上走,看到一个人手上拿一朵稻穗,一路唱歌一路晃,陶侃一看,说,你过来,种地的吗?那人不种地,陶侃说,不种地拿稻穗干吗?那人说,我路过一片稻田,随手掐了一颗。陶侃一听,就是一顿臭揍。

当时在广州造船,在船厂里剩下很多边角料,都是些碎木屑和竹子小短头,大家都想扔了,陶侃说别扔,都是收起来,结果有一年下大雪,北方大家都有准备,南方一般不下雪,下雪都走不了路,陶侃就让人把木屑拿出来,撒在地上,结果度过了一场难关。有一年桓温伐蜀造船,需要好多竹钉子,正好陶侃那有好多竹头,全部做成钉子。陶姓排行102位,人口200万,占全国人口0.16%。

姜,姓是非常古老的姓,起源非常清楚,非常有意思。

第一,神农之后,在《说文解字》里边讲,神农居姜水,因以为氏。住的地方有一条河叫姜水,那么他就以这个为氏了。还有一种传说,因为炎帝生于姜水边上,姜水在今天陕西的岐山。

第二,桓氏改姓,姓桓的改成了姓姜的。人不太多,但是蛮昌盛的。

第三,其他民族改姓,古代民族,羌族改姓姜的最多,羌字和姜字有点像,一批羌族改成姓姜的,所以现在姜姓里边有羌族血统是不奇怪的。满族八旗有个非常著名的姓氏,叫姜佳氏,汉姓就姓姜。今天我们发现满族、侗族、瑶族、彝族、蒙古族、土家族、保安族、白族、朝鲜族、俄罗斯族都有姓姜的。

经过考证姜姓最荣耀的,起码有102个姓是从姜姓出来的,有的姓除了姜姓以外,还有别的起源,但是主要是姜姓起源。吕姓、许姓、谢姓、齐姓、高姓、国姓、雷姓、易姓、纪姓等都是姜姓分出来的。有些很好的姓,现在不多了,充姓、斜姓、檀姓、淳于姓、东郭姓、高堂姓、子雅姓、雍门姓、申屠姓、公牛姓等。如果从炎帝开始算,他分出去的分支姓有247个,所以姜姓是个很古老的姓。

姜姓的发源地在陕西淮河流域的岐水,河南南阳和山东淄博一带,在春秋时期,西戎也有姜姓,后来逐渐发展成羌族了,他的分布基本都在北方和西北这一片。后来在西汉的时候,慢慢的就往山东、河南迁,在西汉以前已经成为关东的大族,关东是指河南灵宝县函谷关以东的地区,古代的名字不一样,山东山西以太行山划分,今天太行以东不仅仅是山东了。

关东的人口很多,到后来为了充实关中的人口,又把一些人搬过去,也就是姜姓原来在西北,后来到了东边,但是后来又搬回去了到了西汉,就形成非常重要的郡望天水,姜姓最重要早期的聚居地在天水,也就是今天的甘肃。天水是个很重要的地区,中国很多姓氏在天水。到了汉代晚期以后,姜姓已经开始出现在江苏和四川,到了唐代,天水依然是姜姓的主要的繁衍和生存地区,慢慢开始搬迁。到了宋代,我们已经在广东琼山发现了姜姓,明清时代,全国各地姜姓都开始多起来了。

根据姜姓的族谱记载,明朝洪武年间,有一个姜世良的人,搬到福建漳州龙溪县红豆村居住,并且在此发迹,就是这一个姓姜的,后来演变成广东陆丰很多人都是他的后代。后来姜世良的第十一世孙,在乾隆年间移居台湾,以前台湾的姜氏子孙基本都是姜世良的后代。

姜姓名人最早最有名的是姜子牙,我就不说了,我给大家介绍两个不熟悉的。梯道有个典故叫姜公大被,姜公蜂了一个很大的被子,他有兄弟三个,从小友爱,到了结婚以后也不跟自己老婆睡,哥仨得睡在一起,梯道到极致,缝了一条巨大的被子,哥仨睡在一起,所以叫姜公大被。这三兄弟有一次碰到了盗贼,盗贼要杀他们,抢东西,结果这哥仨争先得要死,盗贼都晕掉了,拿走东西,盗贼就走了,哪碰到过这种人啊。走了以后,这兄弟三个的衣服都扒光了,别人问他们是谁抢的,他们都不说,其实盗贼他们有点认识,后来强盗特别感激,把抢的东西全部送回去,到他们那磕头谢罪。

孟姜女把长城哭倒了,有些朋友认为他姓孟,其实她姓姜,按照古代待嫁女子,和男子的排行伯、仲、叔、季,有一种说法女子正房生的大闺女叫伯,偏房生的大闺女叫孟姜,孟姜女就姓姜的人家,偏房生的大闺女。姜姓排行第60位,人口460万,占全国人口0.37%。

戚,姓的源流比较简单。

第一,出自姬姓,春秋时期卫武公,有个儿子叫公子惠孙,这一支的后代大概出了点事,在卫国呆不住,失宠了,就跑到了晋国和齐国,一直等到卫殇公的时候才回来,就被封在戚,在今天河南濮阳戚城,今天还有遗址,当年这里是晋国、郑国、吴国、楚国各国的交通要道和咽喉,所以非常之繁华,那一带的子孙就以地名为姓。

第二,出自子姓,宋国姓子,商的后代,那一支有人姓戚。

第三,少数民族姓氏,满族有姓戚的,景颇族的泡戚氏,他的汉姓是戚,那么白族、蒙古族、回族、苗族、土家族都有戚姓。

戚姓发源于今天河南濮阳,卫国灭亡以后,就逐渐迁到江苏、山东之间,这块地方也是中国文化,特别是姓氏文化的重要地区。山东南部的郯城,江苏北部的徐州这一带,徐州到五几年才划归江苏的,原来就是山东的,徐州的风俗到今天就是山东风俗。戚姓后来就发展到这里,又从这里迁到安徽、浙江、江苏南部,隋唐的时候,已经在全国比较多了,唐末再次南迁,出现在湖北、湖南、四川、江西,两宋的时候,戚姓非常集中,在浙江金华和江苏常州。元代以后,又从这里往云南和广西迁。明朝初年大槐树移民,又有一批戚姓南迁,明末戚姓到台湾,清朝的时候,山东戚姓开始迁往东北。

戚姓的宗祠里边有这样一副对联,抗倭声明远,防海功德高。戚姓的骄傲戚继光,在明朝倭寇非常猖獗的时候,出现的抗倭英雄。出生在1528年,1587年去世,是山东牟平人,他一直在山东备倭,倭寇对中国的损失极大,倭寇从沿海地区深入内地很厉害,戚继光当时就有一首诗,非常了不起,一句是封侯非我意,但愿海波平。

后来到了嘉靖三十四年1555年,浙江那边的倭寇太厉害了,就把戚继光从山东调过来。他看到当时明朝的卫所军,就好比咱们现在的军分区、警备区,根本不能打仗,中国古代职业军人是世袭的,就有点像后来的清朝的绿营兵、八旗兵,已经打不了。所以戚继光从义乌招了农民、矿工三千人,组成戚家军,这个军队抗倭成果,但他真正的影响是对曾国藩。

曾国藩后来从非常老实的农民当中招兵,阵法很多都是学戚继光的,这对中国历史影响很大,不是简单的打败倭寇就了事了。他就开始训练这些人,他注意到倭寇的主要厉害在倭刀,倭刀在魏晋南北朝时期就有名,他就创建了鸳鸯阵,就是大家搞成一团,有点像古罗马的乌龟阵,使用长短兵器结合,最有名的叫廊筅,是中国历史上最经济的武器,把竹子砍下来,把叶子去掉,把枝杈削尖,在尿里泡,完了后在火上烤,坚硬如铁,又硬又尖,等于我们的士兵举着廊筅,一根廊筅几米长,倭寇腿又短,还没靠近就被刺的血淋淋的,这是制敌的一个很重要的武器。

在抗倭战斗当中戚继光屡建奇功,戚家军天下闻名,所以明朝的倭寇肃清,戚继光是有大功劳的。而且戚继光还写下了好多兵书著作,一直影响到后来中国的这些将领。戚姓排行第227位,人口36万,占全国人口0.028%。

陶氏姓源

关于陶姓的姓源,《姓纂》上是这样说的:“陶唐氏之后因氏焉。虞阏为周陶正,亦为陶。”陶唐氏就是帝尧,虞阏则为舜的后代。根据历史学家的考证,尧是帝喾的次子,也就是黄帝的玄孙。他最初封在“陶”,后来又徙到“唐”,所以才称为陶唐氏。至于“尧”,则是他的号,是他生时臣民用来对他称呼的,而不能算是他的姓氏。因此,尧的子孙后来才会有的以陶为姓,有的以唐为姓。尧的最初封地陶丘,据《说文》上的考证,就是现在的山东省定陶县;后来所徙的唐地,则是现在河北省的唐县,所以出自帝尧的这一支陶姓,最初应该就是发源于这两个地方。虞舜的后代之所以也姓陶,则是由于他的一个后代虞阏,在周朝的时候做了“陶正”的官。所谓“陶正”,就是专管治陶之事的官,后来虞阏的子孙就以官为姓,统统改姓了陶。至于舜的后代之以虞为姓,则是因为他把君位禅让给禹之后,他的儿子商均就被禹封在“虞”,子孙也依照当时的习惯以国为姓,就此姓了虞。当时虞地的位置,就是现在河南省虞城县。因此,出自虞舜的陶姓,最初的发源地,也应该可以追溯到河南的虞城县。另外,据《姓氏考略》的记载,陶姓繁衍到后来,是丹阳和浔阳两地的望族。丹阳,是在今江苏省,位置在镇江的南方,是自唐代天宝年间以来就有的县治。浔阳,则是现在的江西省九江县。在历史上,姓陶的名人相当不少,早在春秋时代,就出了一位被列入《烈女传》,以节义传论千古的陶婴。人人知名的陶渊明,他的“采菊东篱下,悠然见南山”诗,被传诵了千百年而不衰。另一篇《桃花源记》,也被历代列为学子必读之作。他的“不为五斗米折腰”的故事,更被传为千古美谈,为后世志趣高洁的读书人,奉为座右铭。郡望堂号晋置济阳郡,现在山东省定陶县。《姓苑》记载:“陶姓,陶唐氏之后”。望出丹阳、浔阳。

姜氏姓源

源于烈山氏,出自炎帝神农氏出生地姜水,属于以居邑名为姓。据史籍《姓纂》上记载说:“炎帝生于姜水,因氏焉,生太公,封齐,为田和所灭,子孙分散,后为姜姓,因天水上廛县,汉初以豪族徙关中,遂居天水。”根据史籍《水经渭水注》的解释,是“岐水东迳姜姓城,南为姜水”,也就是岐水的一部分称为姜水。至于岐水,则在今陕西省的岐山县西面,作为“三皇”之一的神农氏炎帝出生于陕西岐山西南方的姜水河畔,即以姜为姓,子孙世代相传。又据史籍《元和姓纂》中记载,炎帝神农氏,因生于姜水(今陕西岐山),而以姜为姓。神农氏的后裔姜太公,即吕尚,齐国的创建者,因辅佐周王朝得天下而被封于吕,所以才从封地为姓。战国时期,姜姓齐国被田和所灭,吕尚的后代分散到各地,有姓吕姓者,也有姓姜姓者。

姜姓与姬姓、媙姓等二十个古姓均起源于公元前两千多年前的母系氏族社会,是中国最古早的姓氏之一。与姜姓同为神农氏后裔的还有齐氏、甫申氏、吕姓、纪姓、许姓、向姓等姓氏。姜姓族人共尊炎帝为得姓始祖。

源于桓氏,出自唐朝大臣桓庭昌改姜姓,属于以帝王赐姓改姓为氏。据史籍《通志•氏族略》记载,唐朝上元时期,有桓氏者改为姜姓。如东汉经学大师桓荣的后裔桓庭昌,在唐朝高宗李治上元二年(公元675年)为大司徒,准制改为姜姓,其子孙后代世代称姜姓至今。

源于各民族变姓,属于汉化改姓为氏。据史籍《宋书•吐谷浑传》记载,宋朝时期,西南地区有羌族人改汉姓姜姓。

今侗族、瑶族、彝族、蒙古族、土家族、保安族、白族、俄罗斯族、朝鲜族等少数民族中,均有姜姓族人分布,其来源大多是在唐、宋、元、明、清时期中央政府推行的羁糜政策及改土归流运动中,流改为汉姓姜氏,世代相传至今。

源于女真族,属于汉化改姓为氏。据史籍《清朝通志•氏族略•满洲八旗姓》记载:满族姜佳氏,满语为Giyanggiya Hala,祖先原为汉族,东汉末期被辽东鲜卑乌桓部虏携后融入鲜卑族,后逐渐演化为辽东女真,世居宁古塔(今黑龙江宁安)、杏山(今辽宁锦州南部)地区,隶属正黄旗满洲。

明崇祯十七年(清顺治元年,公元1644年),姜佳氏部落随清军入关,清康熙二十六年(公元1687年),其族第三世祖姜佳•哈什太、爵瑚图、胡什布三人奉命调驻奉天(今辽宁沈阳),后调丹东凤凰城南老虎洞一带驻防。其后代改取原姓氏的首字谐音汉字为姓氏,称姜姓,世代相传至今。

戚氏姓源

源于姬姓,出自春秋时期卫国大夫孙林父的封地戚邑,属于以居邑名为氏。据史籍《姓谱》、《万姓统谱》、《世本•氏姓篇》、《古今姓氏书辨证》、《通志•氏族略》等文献记载,戚氏源于姬姓孙氏,出自于春秋时期,戚氏的始祖是卫国大夫孙林父。春秋时期,卫武公姬和有个儿子叫公子惠孙(姬惠孙),姬惠孙的子孙称为孙氏。到姬惠孙的第七世孙孙林父,他在卫献公姬衎执政时期出任上卿。后来孙林父在卫国失宠,先后出奔到晋国和齐国,卫殇公姬秋执政时期归国,受封于戚邑(今河南濮阳戚城)。当时,戚邑是晋、郑、吴、楚等各诸侯国的交通要塞,濒临黄河,有险可据,平原沃野,堪称乐土。孙林父的支庶子孙恋居戚城,遂以封邑名称卫姓氏,称戚氏,世代相传至今。

源于官位,出自春秋真纳国时期军制戚卫,属于以官职称谓为氏。戚,就是斧子,非劈钻砍柴的斧子,而是专指作战用的兵器战斧,后亦称行刑之斧、仪仗之斧。戚卫,就是春秋战国时期专门执掌戚的亲军侍卫,多用于君王仪仗和护卫,以及军营中司职执行军法的刽子手。戚卫是一种非常荣耀的职位,一直沿用到清朝末期。在兵书典籍《军礼司马法》中记载:“殷执白戚。”在典籍《诗•大雅》中也说明:“干戈戚扬。戚,斧也。”在典籍《释名》中也有解说:“戚,戚也。斧以斩断,见者戚惧也。用以戚卫。”

在戚卫的后裔子孙中,又以先祖官职称谓或职业为姓氏者,称戚氏,世代相传至今。

源于满族,出自明朝时期女真诸部,属于以部落名称汉化为氏。据史籍《清朝通志•氏族略•满洲八旗姓》记载:

⑴.满族尼沙氏,亦称倪沙氏、尼察氏,源于金国时期女真盍散部,以姓为氏,满语为Nisa Hala,汉义“结实”,世居那木都鲁(今俄罗斯滨海地区)、尼沙(今辽宁开原)、乌苏里绥分(今黑龙江今绥分河上游地区)等地,是满族最古老的姓氏之一,后多冠汉姓为戚氏、倪氏等。

⑵.满族齐达哷氏,亦称戚代勒氏,满语为Cidare Hala,世居叶赫(今吉林梨树),后多冠汉姓为戚氏、齐氏。

源于其他少数民族,属于汉化改姓为氏。今蒙古族、傣族、土家族、侗族、苗族、高山族等少数民族中,均有戚氏族人分布,其来源大多是在唐、宋、元、明、清时期中央政府推行的羁糜政策及改土归流运动中,流改为汉姓戚氏,世代相传至今。

孙林父。追溯起来,戚姓应该是一个具有3000年历史的古老姓氏。在中国人口当中,当今姓“戚”的人口不多。但是,这个少数姓氏却在明朝出现了一个鼎鼎大名的抗倭大将戚继光。戚姓是发源在中国北方的一个姓氏,关于戚姓的来源,据《万姓统谱》上有这样的记载:“卫大夫孙林父食采于戚,其支庶以为氏,望出东海。”由这段记载可以看出,戚姓是源自春秋时代的卫国,以封地为姓,后来,成为山东、江苏两省交界处东海的望族。另有一说是卫大夫孙林父当初被封的采邑“戚”地并不在山东境内,而是在河南省。在《春秋》一书上有这样的记载:“公孙敖会晋侯于戚。”书中并附注说:“戚,卫邑。”这个地方是后来中国戚姓的发源地。现在河南省濮阳县还保存着古戚城的遗址。故戚氏后人奉孙林父为戚姓的得姓始祖。

(责任编辑:欧阳青岚)

点赞
评分
0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