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 教师频道 > 论文杂感

教育随笔:学生告诉我她想跳楼

http://www.19mini.cn   2015-05-27 来源:走在风外 作者:程予东 浏览:次  字号:T T T
摘要:一个叫宇的女孩面对退步的月考成绩压抑不住内心的伤悲,哽咽有声。成绩起起落落不是很正常吗?何至于此呢?“到底怎么回事儿?”“我考这么差的成绩,妈妈觉得我很没有用,我真是丢人呢。初二期末成绩不理想,我跳楼的心都有了,活着什么意思啊!”

upfile20139310469567.jpg

网络图片

一个叫宇的女孩面对退步的月考成绩压抑不住内心的伤悲,哽咽有声。成绩起起落落不是很正常吗?何至于此呢?“到底怎么回事儿?”“我考这么差的成绩,妈妈觉得我很没有用,我真是丢人呢。初二期末成绩不理想,我跳楼的心都有了,活着什么意思啊!”

她悲悲切切,我战战兢兢。“哪里有这么严重?”“你不知道啊老师,我身边的亲人亲戚只看你成绩好坏,成绩好你就一好百好,成绩差你就活得没有尊严。阿姨家的小孩读书不错,当着我妈妈的面语含不屑,说不要像我一样,考那么差的学校。我一定要考好给他们看看。可是,我很努力了,成绩却上不去。每到考试我都紧张得睡不着,吃安眠药都没有用……”

面对她蓄满泪水的眼神,抽搐的嘴唇,我的心有种痉挛般的疼痛。她身后的一个女孩来交作文的,怎么眼睛也红肿着,她是成绩优秀的孩子啊。难不成宇心中的痛楚和她心中的痛楚汇聚到了一起,她们有着类似的经历?同声相应,同气相求?除了这个答案接近真相还有什么可能呢?

到底是谁给孩子带来雨骤风狂般的心灵疼痛?

是分数吗?是的。分分分,多少人眼中的命根儿。它给家庭带来了多少风雨如晦的日子,给父母孩子老师心头敷上多少冷霜。可是不管你怎么努力,总有好和差的区别。94.5分和95分只相差半分,你能说94.5的学生是差生吗?不能吧。可是现实的残酷在于高一级的学校几乎都是凭借分数来选拔学生的。在限定的人数范围内,在高分咬牙紧跟的情形下,95分录取,94.5分就会淘汰。奋斗数载,谁不被这样的选拔收拾?谁能够承受这样残酷的收拾?

或许有人认为读一般的学校也无妨啊,人生的路是马拉松,未来的路长着呢。道理看起来不错,可是你对我们周遭的学校稍微关注一下就明白,这些学校的发展是不均衡的,而且这种不均衡非常严重。好的学校往往集中着更多优秀的老师。不然:某地高考扯出的口号“进清华,与主席总理称兄道弟;入北大,同大家巨匠论道谈经”为何那么有鼓动性。谁不愿意让自己的孩子到这么优秀的学府学习,谁不愿意到这里接触到好的老师!曾经看到过这样一段话:一个人想要有进步、想要快速成长,必须要有一个好老师,这一点非常重要。想想明代那个叫宋濂的文学家,到了加冠年纪,益慕圣贤之道,又患无硕师、名人与游,尝趋百里外,从乡之先达执经叩问。宋濂为了寻找好的老师,哪管路迢迢。我们为了到好学校、遇到好的老师哪管千辛万苦。苦的谁呢?更多的是孩子啊。原因太清楚不过了,是孩子参加考试。我教过的两个女孩因为中考成绩不怎么理想,读了普通高中,这和她们的理想差别太大,她们的眼泪都哭干了。可是眼泪也不能改变残酷现状啊。

我发现越是成绩好的学生内心越紧张,大考前紧张尤甚,他们唯恐有所闪失,闪失不起啊。据我了解,不少好学生请过心理医生,包括前几名的。中档学生也不例外,一个名字一个位置,前后名次分数是一样的,有的仅仅一两分之差,他们被这一点点差距纠缠着,没有片刻的放松。考试不只是看你知识层面,还看你心理素质。心有期待的学生紧张是难免的,可是有的孩子紧张太过了,发挥失常。为什么太过呢?和家长的影响不无关系,那个叫宇的女孩总是背负着沉重的心理压力,她的家人和亲戚没有谁来为她减压舒缓情绪。神经长久紧绷着,已经成为恶性循环,夜很深也睡不着,考试前加重,吃药也不见效。想到王金战老师,女儿大考前担心她紧张睡不好,给孩子这样说,好好睡一觉,到时间我叫你。女儿就放心去睡了,有这样的家长做精神后盾,排空忧虑睡眠质量当然高了,但是王金战的妻子会怎么说呢?不要紧张,赶紧去睡。你说不紧张看起来是安慰孩子,殊不知这话里就有再次暗示紧张的意识。家长的做法多么有影响力啊。一个心里放松的孩子和一个长期在紧张中不得舒缓的孩子,健康如何一眼就可分明。

那个叫宇的女孩母亲和亲戚传递的紧张情绪常常兜着她的身心,她自己也不会释放压力,不但不会释放,还给自己施压。天已经很晚,星星都困乏了,她还不敢有睡的想法,认为早睡更对不起自己,她给自己买了很多资料,逼着自己去做,不做就觉得自己荒废时间了。死扛能把成绩扛上去吗?难矣。不但难上,还有下滑趋势,长久的紧张焦虑摧毁着她的睡眠,损害了她的智力,导致她的注意力不能集中起来。周围一点点声音都把她牵去了,她无法专注,她掌控不了自己的心性。这样下去的危害是显而易见的,她已经对人生有了悲观的意识,觉得人生乏味无聊,生不如快刀斩乱麻,这样危险的想法仅仅是个例吗?我们不要看到太多,多少花季少年不堪学习重荷,不堪包剿而来的施压,最后选择一跃而去。

她说了出来,我才明了,她对我说,我才知悉,她能对家人说吗?说了后家人会不会更加恼羞成怒呢?无法可想。我们能改变他们的父母吗?我们能改变这种应试制度吗?孙立权老师说:应试教育最大的受害者不是学生,而是老师,因为学生三年毕业逃离应试束缚,广大老师呢?可能一辈子都要受煎熬。煎熬就煎熬吧,还是忍不住弱弱追问,对于这样的孩子,我们能改变什么呢?写了很多教育文章的胡适在教育儿子方面不也捉襟见肘尴尬如许吗?台湾文化部部长龙应台女士和儿子安德烈之间不也有很多难以弥合的交流裂隙吗?就是我这样的老师在文化课给予孩子的辅导不也十分有限吗?我时时反省为爱孩子而改变自我都走的疙疙瘩瘩?更何况我们绝大多数普通家长呢?他们不能给孩子提供多少学业上的辅导,所以他们把希望都寄托在老师这里,老师每天基本忙于知识的教学和诸多事务,像备课、上课、作业、辅导等等,而且一个老师教八九十个学生,没有多少余暇时间顾及到每一个学生啊。

你把孩子交给老师,对老师说,把他们的孩子当自己的孩子,随便打随便骂。说起来轻描淡写,你打试试,你骂试试?除非你听了他们的话被激励疯了。

老师精力有限,权限更有限,除此之外老师们教书育人差别也存在不小的距离,尤其育人上,不少老师方法比较简单常规,很多时候老师教育学生习惯以己之心度人之心,习惯用一般来对待特殊,习惯于上纲上线,习惯于因噎废食,一个典型的卫道者面孔,你以为自己道理正确学生就听得真切,否,远不是那么一回事儿。学生是个性化的,还是情绪化的,他如果不直接言明内心情绪波动,老师没有深入调查了解就做出结论只能把事情弄成一团糟。老师育人乏善可陈,导致学生内心隐秘话题避开的主要对象就是老师和家长。学生的QQ比较真实地记录着他们的心情,但是老师你能进去吗?不大可能。不能就无法与之交流沟通。学生内心的伤口,不良情绪,情感困惑,交友矛盾等等老师是难以知悉的,就是知悉你也做不咋地。此外,学校心理老师配置多吗?就我们学校来说,仅此一个。上千学生,一个心理老师,你觉得如何应对?

难不成,我们要坐以待毙,任由发展吗?学生的心理问题不及时干预,积之长久,殆矣,殆矣。老师啊,你放下一些身段,不要紧绷着一张脸,翻翻心理学,学习之外和学生聊聊天。康德说有思想的人是忧伤的。老师你们算知识分子范畴的,知识分子应该以自己的思想引领学生精神成长,你对学生的伤口心怀忧虑,就会找到和他们心灵交流的理想通道。蔡元培说:教育不为过去,不为现在,而为未来。教育关乎学生的未来,学生的未来关乎着民族的未来,你能做的就是用自己绵薄的力量影响学生,引导学生。

在孩子成长过程中,受过高等教育的家长,超过93%的家长承认家庭对孩子影响深远。现实是我们的家长受的教育十分有限,不少类于文盲。但是你去看看一篇题为《家长会上,一个满身污泥的建筑工父亲把众家长惊呆了》的文章,那位父亲的儿子成绩第一,懂事,知礼,他连签字也不会啊,他如何教育孩子呢?他安静陪伴,孩子做对题目,他抚摸儿子的头,他激励孩子读书可以过上想要的生活,爸爸一时满足不了,但是你读书就会得到,读书是快乐的啊。比有的家长动不动警告孩子不读书将来捡拾垃圾扫大街强哪里去了。

读书是一种享受,想过理想的生活,那么爱上读书吧。这是多么智慧的教育思想啊。相比较这位父亲我们的家长做什么呢?一心让孩子成龙成凤,眼里只盯着孩子的成绩,进步了,皆大欢喜,用物质来奖励孩子;退步了,如临大敌,轻者羞辱谩骂不绝于耳,重者拳脚相加,恨铁不成钢。你们哪里是在教育孩子啊,简直是把她们当成你们全部的面子和虚荣所在了。说句刻薄点的话,让孩子成龙成风,从来也不看看自己到底和龙凤有多少差距。把无尽的压力化成怒涛倾泼到孩子头上,觉得给他们提供吃喝用度之便,不让他们沾一点阳春水,就一门心思读书考试考试读书,孩子理所当然应该考出理想的成绩。你们的所作所为剥夺了他们参与生活的能力,他们不晓得一粥一饭一丝一缕来自哪里。家长们,你们要知道,孩子成才需要智商,更需要情商,尤其需要健全的人格。当她说想跳楼的时候,她就是在宣告情商的破产和人格的离析啊。没有安妥的生命,成绩的意义在哪里?明天的意义在何方?

我们到底要培养什么样的孩子?

这是一个十分棘手的大问题,千丝万缕非个人努力可得。当然我们也不是什么都不可以做。当孩子在风雨人生路上跌跌撞撞的时候,最需要来自家庭的温情抚摸。家应该是孩子转身的最后依靠,没有亲情可期的孩子,是冰冷的,没有爱的家,如同冰窖。有爱的心还不够,要有爱的能力。退而求其次,少唠叨,少棍棒,适时激励,多点安静的陪伴总是可以做到的,就从这一点点安静开始吧。

(责任编辑:欧阳青岚)

点赞
评分
0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