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 教师频道 > 教学参考

《增强学生社会责任感的公民教育模式研究》方案

http://www.19mini.cn   2013-11-08 来源:迷你语文网 作者:肖殿忠 浏览:次  字号:T T T
摘要:责任是道德的核心。中国历来重视对年轻一代的责任教育。从孔子的“当仁不让”到李大钊的“铁肩担道义”,都显示着对国事民疾的崇高责任感。早在1972年,联合国教科文组织在《学会生存》这一报告中,就确定教育发展的方向之一,是使每个人承担起道德责任在内的一切责任。新世纪伊始,我们提出旨在教人“学会责任”的责任教育,是历史的必然,时代的需求。

三、责任感的定义

所谓责任感是指个人对自己、对家庭和集体、对国家和社会责任的认识、情感和信念以及与之相应的规范,承担责任和履行义务的自觉态度,它包括对自我的负责、对家庭的负责、对集体的负责、对社会的负责和对自然的负责。核心就是对自我的负责。

四、研究内容

1. 如何培养中小学生的社会责任感。

2. 学校“增强学生社会责任感的公民教育模式”研究的目标、途径和方法。

3. 构建学校“增强学生社责任感的公民教育模式”。

4. 形成学校增强学生社会责任感教育的制度机制和评价机制。

五、研究方法

1. 调查法

2. 文献研究法:

3. 实验研究法:

4. 行动研究法:

六、研究对象

义务教育阶段1——9年级学生。

七、研究步骤

1. 第一阶段:准备阶段(2013年3月)

成立课题组,收集资料、确定实验研究人员分工、开题,基础理论研究。

2. 第二阶段:实施阶段(2013年4月——2014年4月)

深入落实课题实验方案;开展系列实践研究活动;及时对课题实施情况进行评估总结,及时调整实施方案。

3. 第三阶段:总结阶段(2013年5月——2013年7月)

对实验进行总结,完成预期研究任务,撰写论文和实验报告,申请结题。

八、课题组织领导和研究分工

组长:xxx

组员:xxx等8人

研究分工:

课题主持人xxx,负责课题研究的全面工作。

数据整理:xxx等3人。

理论研究:xxx等3人。

实践研究:xxx等3人。

九、预期研究目标

1. 发表论文若干篇;

2. 形成《学校增强学生社会责任感的公民教育模式》研究报告;

3. 确立学校学生社会责任感教育模式

十、保障条件

1. 学校十分重视德育工作,始终把德育工作放在学校工作的首位常抓不懈,在贯彻教育局“五个学会”工作中,把“学会承担”作为重要内容。

2. 有长期开展教育科研的领导、教师参与研究。

3. 学校有浓郁的科研氛围,有德育研究的成果。

4. 研究过程中的资料、设备、研究手段齐备,具有研究资格和能力,学校能够提供研究政策和实践保证。

5. 有上一周期责任教育课题研究的成果做支撑。

(责任编辑:欧阳青岚)

点赞
评分
0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