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 教师频道 > 教学参考

《增强学生社会责任感的公民教育模式研究》方案

http://www.19mini.cn   2013-11-08 来源:迷你语文网 作者:肖殿忠 浏览:次  字号:T T T
摘要:责任是道德的核心。中国历来重视对年轻一代的责任教育。从孔子的“当仁不让”到李大钊的“铁肩担道义”,都显示着对国事民疾的崇高责任感。早在1972年,联合国教科文组织在《学会生存》这一报告中,就确定教育发展的方向之一,是使每个人承担起道德责任在内的一切责任。新世纪伊始,我们提出旨在教人“学会责任”的责任教育,是历史的必然,时代的需求。

一、课题的提出

(一)历史背景

责任是道德的核心。中国历来重视对年轻一代的责任教育。从孔子的“当仁不让”到李大钊的“铁肩担道义”,都显示着对国事民疾的崇高责任感。早在1972年,联合国教科文组织在《学会生存》这一报告中,就确定教育发展的方向之一,是使每个人承担起道德责任在内的一切责任。新世纪伊始,我们提出旨在教人“学会责任”的责任教育,是历史的必然,时代的需求。

新一轮课改将“责任教育”作为教育改革的一个重要内容。《基础教育课程改革纲要(试行)》在谈到新课程的培养目标时指出“……要使学生逐步形成正确的世界观、价值观、人生观;具有社会责任感,努力为人民服务。……”其中的“责任感”,就是通过各种教育形式,让学生学会对自己负责、对他人负责、对社会负责,以形成学生的责任意识和责任品格,为学生今后的发展打下基础,使学生的主观思想和实践行动符合社会要求和时代规范,具体有责任感、义务感、公民感、道德感、法制感、社会公德、科学的态度。

现实社会中的责任丧失使我们的责任教育刻不容缓,即使不能完全否认我们在道德上取得的效果,但也必须指出:社会公德失落,职业道德下滑、家庭道德混乱、生态观念淡漠却是不争的事实。虽然社会保证每个成员的选择权利,但同时要求人们为自己的行为负责,以维护社会的安定、保护人际和谐,保护生存环境,完善人的德性。

现在的小学生大部分都是独生子女,由于生活条件优越,生活中伙伴少,自我意识较强,自私、没有责任感。面对这一现状,急需要求学校对他们进行责任教育,增强社会责任感。

(二)课题提出的意义

战略意义:责任感是社会前进的精神动力。责任感培养对于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构建和谐社会和完成中华民族复兴的历史使命都具有重要而深远的意义。全面提升学生以社会责任感为核心的思想道德素质、以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为核心的科学文化素质和以身心和谐发展为核心的健康素质,是中国参与国际竞争、应对未来挑战的客观需要,是培养创新型人才和提高劳动者素质的必然选择,是建设创新型国家和人力资源强国的迫切要求。

理论意义:努力构建责任感的理论体系。目前已有的研究分为理论探索类、教育对策、实证调研、实践指导四类,但是,责任感的理论构建仍任重道远。我国最具权威性的大型综合性辞典《辞海》,对责任感这一反映人类最基本特性的词语亦无收录。目前无论相关工具书还是我国学界的其他论著对责任感这一词语的定义或解释均未反映其本质,没有说明“责任感”的内涵与外延。也无准确、权威性的定义,这必然造成责任感教育的缺失。同时也赋予了本课题的理论使命。

现实意义:强化以社会责任感为核心的公民教育。育人为本、德育为先,是为学生一生奠基的根本。以社会责任感为核心的公民道德素质又是思想道德素养的重要要素。它主要包括:在核心价值观统领下的社会责任感、正确的公民意识、团队合作能力等。在现实中,少数学生社会责任感缺失的倾向日益凸显,引起社会各界的广泛关注。加强学生社会责任感的培养,已成为我国基础教育中的一项重要而紧迫的课题。

实践意义:提出责任感教育实践模式。在责任感教育实践探索的基础上,系统进行责任感教育实践模式研究,将社会责任感纳入公民教育视野,将其放在在小、中、大学整体层面构建,努力形成和谐德育框架内的增强学生社会责任感的公民教育实践模式,在全程、全面、全员上着眼,在目标、内容、途径方法、评价上着力,在实验校、实验区中落实。

同时,该研究还可以丰富责任感理论,为现有理论研究提供实证支持,并对系统性教育模式研究提供借鉴,具有良好的研究价值。

二、指导思想和主要原则

(一)研究目标

本课题的研究目标是:构建富有中国特色和时代特征的、符合学生身心发展特点的、系统的学生公民责任感教育实践模式系统。并重点突出该系统的科学性、针对性和实效性。

(二)指导思想

本课题研究的指导思想是:以党的十八大精神和科学发展观为指导,以马克思主义哲学、伦理学、社会学和现代教育科学理论为依据,构建“增强学生社会责任感的公民教育模式”,建立有效的运行机制,评价办法,培养适应2l世纪社会需要的负责任的公民。

(三)主要原则

本课题研究的原则是:

1、和谐统一原则。和谐统一是增强学生社会责任感的公民教育的认识方法,也是增强学生社会责任感的公民教育的实践方法。构建增强学生社会责任感的公民教育模式必须坚持和谐统一的原则。其中包括:增强学生社会责任感的公民教育之权利义务层面的和谐统一;社会责任感的公民教育责任结构上自我责任感、他人责任感、集体责任感、社会责任感的和谐统一;教育者与受教育者“双主体”相互影响、情感互动的和谐统一;德育、智育、体育、美育、劳动教育共同渗入增强学生社会责任感的公民教育的和谐统一;学校、家庭、社会相互联系、相互作用的和谐统一;增强学生社会责任感的公民教育的目标、内容、途径、方法、管理、评价的和谐统一;幼儿园、小学、初中各教育阶段纵向衔接的和谐统一等。

2、整体构建原则。在全程育人方面,要把增强学生社会责任感的公民教育贯穿学校教育的全过程,针对学生成长的每一个阶段的需要开展主题教育活动,做到循序渐进,螺旋上升,避免倒挂、脱节、简单重复。在全员育人方面,要在建立学校德育管理机制的基础上,逐步建立校长负责全校社会责任感教育工作,年级组长负责本年级社会责任感的公民教育工作,班主任负责本班社会责任感的公民教育工作,全体教职工责任到人,分工合作、齐抓共育的全员工作机制,把教书育人、管理育人、服务育人落到实处。在学校与家庭、社会相结合方面,要注重协调配合,逐步达成责任教育理念融通、责任教育目标趋同、责任教育内容方法互补、责任教育管理协调、责任教育资源共享、责任教育评价一致,使相互之间的和谐与合力成为可感受、可认识、可操作的育人方式。

3、区分层次原则。这一原则表明,责任是有条件、有限度的。只有当一个人能够如他所期望那样,具有一定能力才能负责,所以一般情况下,首先是对自己负责,然后对他人、社会负责。区分层次原则的第二层意思是,在管理模式上,小学低段以“认知+行为教育”为主,小学中高段以“认知+判断+行为教育”为主,初中阶段以“认知+判断+行为教育”为主。

4、服务实践原则。服务实践是增强学生社会责任感的公民教育模式研究的根本目的。本课题研究始终坚持为教育科研服务、为教育改革实践服务、为教育决策服务的宗旨。增强学生社会责任感的公民教育模式研究坚持服务实践原则,主要体现在以下两个方面。一是理论研究与实践操作相结合。这一原则在本课题研究与实验过程中呈现为前后相继的四个环节,即通过现状调研发现问题――研究分析原因――通过实践探索形成方法――总结经验与规律。在具体的工作实践中,这四个环节不是一次性终结,而是持续循环往复进行的。在教育科研方法上,这四个环节实质是调查研究法、实验研究法、行动研究法等方法自然融合并用。增强学生社会责任感的公民教育模式实施体系要具体化、特色化、可操作。具体化即目标内容具体化、途径方法具体化、管理评价具体化;特色化即地方特色化、层次特色化、学校特色化;可操作即全员可操作、全面可操作、全程可操作。这正是理论研究与实践操作相结合的结果。服务实践原则的第二个方面是课题研究实验与成果推广应用相结合。本课题一贯主张:课题研究的直接目的是出成果、出经验、出人才。出成果,不仅要出理论性成果,也要出应用性成果;出经验,是在理论指导下的实践经验;出人才,不仅要出理论型人才,更要出应用型人才。因此在课题研究过程中特别重视成果的推广和应用。总课题组的研究成果,不论是理论著作还是实验教材,都要广泛征求一线领导和教师的意见,都要吸收一线领导和教师参与进来,都要经过实践——研究——再实践的过程。这就为成果推广应用奠定了良好的基础。在课题研究和成果推广应用的过程中,我们要充分发挥总课题组、实验区、实验校三个积极性、主动性和创造性,经过自上而下、自下而上的交流研讨,实现推广应用的效果。

(责任编辑:欧阳青岚)

点赞
评分
0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