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 学生频道 > 文言文解析

2016年高考复习错题原因诊断与补救

http://www.19mini.cn   2016-04-05 来源:网络 作者:佚名 浏览:次  字号:T T T
摘要:文言文阅读 【典型错题】[原题呈现](2015年高考新课标I卷)文言文阅读(共19分)孙傅,字伯野,海州人,登进士第,为礼部员外郎。时蔡翛为尚书,傅为言天下事,劝其亟有所更,不然必敗。翛不能用。迁至中书舍人。宣和末高丽人入贡使者所过

3.文言文断句

文言文断句考查断句的位置是否正确,而不考查具体的标点符号。常见干扰项设置是忽视文意、名词、动词、句首发语词、句末语气词等,随意停顿。

4.识记古代文史知识

中国古代文化博大精深,其中的文史知识作为中学文言文的有机组成部分,对于学习和理解文言文有着极为重要的作用,重点考查与传记作品有关的内容。常见干扰项设置有人物称谓、古代官职、科举制度、行政区划、地理名称、纪年法等。

5.归纳内容要点、概括中心意思

该考点要求考生准确地把握文章的内容,并对文章中所述事件、所写事物、所说道理等有全面的认识和深入的理解,进而对选项内容的概括能进行综合性的分析、判断。常见干扰项设置有两类,一是时、地、人、事的错位,二是重点词句理解错误。

6.理解并翻译文中的句子

翻译题是文言文中阅读中的一道综合能力考查题。既考查文言实词、虚词、重要句式、词类活用等,又考查对语句乃至整篇文章含义的理解,难度较大。

[学法献策]

<举一反三>

一、文言实词的推断方法

1.从字的结构来推断:汉字是表意文字,词语的意义起码有一个和字的结构有关。如:可以独飨白粲。飨,右边是“食”,大概是“食用”。粲,下边是“米”,大概是米一类的东西。(古称上等的米)

2.通假推断法:古代汉语中,语音和语义有一定的关系,在本义或引申义解释不通的情况下,我们可以运用通假字音同或音近的原则,大胆逆推,找到通假关系,用本义去解释借义,从而释出符合语境的意思。如:崔家顾人刺我,请以闻。通“雇”,雇佣

3.知识迁移法(课本、成语):成语中保留了大量的文言词义,联系成语,加以印证,对判断文言词义会有很大的帮助。高考一般都采用“课外材料考课内”的方法。教材中学过的典型的实词意义要及时积累、灵活运用,迁移到课外。如:除南清河太守。联系李密《陈情表》“除臣冼马”,意思是:授予官职

4.借助语法推断:出现在主语或宾语位置的词语是名词,如果解释成动词等就是错的。如:将军身披坚执锐,讨伐暴秦,功盖寰宇! (从句子成分看,“坚”“锐”分别充当“披”和“执”的宾语,因此解释为:坚硬的盔甲和锐利的兵器);两个名词(或名词性结构)连用,通常第一个词要解释为动词。如:条其言,书于褒城驿屋壁。(条:整理 “条”和“其言”是名词和名词性结构连用,“条”解释为动词“整理”正确。)

5.利用句式结构推断:有些文言文句子结构整齐,讲求对仗,处于相对应地位的两个词语,一般词性相同,意思相近或相反。这样就可以通过对已知词语的词义、词性的分析,来推知未知词语的词义、词性。如:“党同伐异” “伐”,讨伐。反义推断“党”为“袒护”。

6.邻字帮助法(根据相邻的字来推断词义)文言文中,有的合成词是由两个同义或反义的单音节语素合成的,它们可以分成两种情况:一是偏义复词,一是同义复词。偏义复词,用义偏在其中一个语素上,另一个语素只是起陪衬作用;同义复词是同义复用。如:今主上幼冲,贼臣虎据,雄才奋用之秋也” 《三国志 》 其中“冲”按常见义比较费解,如果由它的邻居“幼”字来帮助的话,可以推断是“年幼”的意思。

7.根据语境推断(根据上下文意思推断词义):文言实词绝大部分是一词多义的,词义是不定项的,我们可以结合上下文来判定实词的含义,上下文这个语境是相对稳定的,语境可以帮助我们确定词义。语境可分为句子内部语境和外部语境,所谓内部语境指的是句子本身的语言环境,所谓外部语境就是针对整段文字、整篇文章而言的大语境,即上下文的语言环境。如:秦之遇将军可谓深矣,父母宗族皆为戮没。“深”有“深厚” 之意,但联系下文“父母宗族皆为戮没”是“秦之遇将军” 的具体表现,可见“深”为贬义,应释为“刻毒”。

8.代入检验法(借助题干所给的义项推断词义):所谓代入检验法就是将所给义项代入各自的语境中去贯通文意,解释准确而又恰当者即为正确答案。如:专以射为戏,竟死。竟理解为“竟然”表转折,显然不合文意;他专门以射箭为消遣,一直到死(都是这样)。

(责任编辑:欧阳青岚)

点赞
评分
0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