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 学生频道 > 文言文解析

中考文言文复习梳理:唐雎不辱使命

http://www.19mini.cn   2012-03-31 来源:迷你语文网 作者:飞雪 浏览:次  字号:T T T
摘要:人教版九上中考文言文知识梳理:唐雎不辱使命一、文学常识:1.《战国策》:《战国策》是战国时期游说之士的策谋和言论的汇编。《战国策》当初有《国策》、《国事》、《事语》、《短长》、《长书》、《修书》等名称和本子

9、阅读第一自然段,说说安陵君既然识破了秦王的诡计,为什么还要说“大王加惠,以大易小,甚善”的话呢?

答: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10、朗读读第二自然段。

①说说秦王的话语分为几层意思,他为什么要这样说?

答:秦王的答话可分为两层意思。一层意思是:他装出一副施恩加惠的脸孔,指责安陵君,另一层意思是以“灭韩亡魏”来炫耀自己的军事实力,这样说的目的是企图迫使唐雎屈从他的意志,达到不战而胜的目的。

②唐雎在回答秦王时用了一个反问句有何作用?

答:有意激怒秦王,进一步揭穿其骗局,表达维护国土的严正立场。

11、阅读第三自然段,思考:

①秦王说的“天子之怒”的具体内容是什么?秦王为什么要说“天子之怒”呢?

伏尸百万、流血千里,即进行残酷的战争。秦王说“天子之怒”的目的是以武力威胁,想施以恐吓而让唐雎臣服。

②唐雎举专诸、聂政、要离等三个人物的目的是什么?

用他们干出的震惊天地的事件来表明自己跟他们这些有胆有识的勇士一样,表示自己要效法他们,不畏强暴,敢于献身,跟秦王拼命,并为以后的行动作了铺垫。

12、阅读全文,思考:

①外交辞令往往委婉含蓄,隐藏着“潜台词”,听话者应仔细揣摩,才能灵活应付。请揣摩下列各句,说说其“潜台词”是什么。

(1)公亦尝闻天子之怒乎?你最好将你们的土地奉送给我,不然的话我将发怒,那后果将不堪设想。

(2)与臣而将四矣。我将效法他们三人,与你同归于尽。

13、根据阅读和理解,在下面横线上分别填写一个恰当的词。

安陵君和唐雎拒绝秦王的语气各不相同:安陵君看出秦王的野心,委婉  地拒绝了他;唐雎面对秦王的指责,却是断然  地拒绝了他。

14、秦王说“灭韩亡魏”有何目的?

答:炫耀自己的军事实力,恐吓唐雎,达到不战而胜的目的。

15、唐雎靠什么维护了国家的尊严?

答:主要靠勇敢、靠威武不屈的拼命精神。

16、简要说说秦王是如何恩威并用,软硬兼施的?

答:秦王一面装出一副施恩加惠的脸孔,指责安陵君,一面以“灭韩亡魏”,来炫耀自己的军事实力,企图迫使唐雎屈从他的意志。

17、你认为唐雎的“怀怒未发,休 降于天”正确吗?

不正确,具有迷信观念 亦或答正确,说出人个困苦的遭遇

18、阅读全文,试结合相关语句分析秦王和唐雎各是什么样的人?

秦王:贪得无厌、奸诈狡猾,外强中干的封建统治者。

唐雎:从容镇定,不畏强暴,具有凛然正气的外交家的形象。

19、文中唐雎的回答与安陵君一致,但谁更需要勇气?为什么?

答:唐雎,因为答复的内容虽有重复,但却有三点不同,其一,地点不同,是在虎狼之秦的朝廷上;其二,背景不同,是在秦王碰了钉子生气之后;其三,人物不同,区区小国的使臣面对的却是汹汹然不可一世的秦王。

20、文章既然主要表现唐雎的形象,为什么还要写秦王与安陵君的言行?

答:写秦王的言行主要起反衬作用,侧面表现唐雎的不畏强暴,正气凛然的形象,同时也表现了秦王前倨后恭、外强中干。写安陵君的言行主要从正面衬托唐雎的不畏强暴,正气凛然的形象。这样使人物形象更加丰满,故事情节更加丰富。

21、“若士必怒…今日是也”表现了唐雎的什么精神?

善于抓住斗争时机,视死如归,不畏强暴、敢于斗争的精神,表现出他要跟秦王拼命的内心活动。

22、文中写秦王神态变化的词语有________________,从这些神态的变化你觉得秦王是个怎样的人?

答:欺软怕硬、内心虚弱、卑躬屈膝,色厉内荏、前倨后恭

23、全文用对  比和衬  托来刻画人物,描写上既有正面描写又有侧  面烘托,如文中秦王的形象刻画得很鲜明,其作用是将唐雎不畏强暴的形象反衬得更加高大完美。

24、文中唐雎的“挺剑而起”是因为秦王的什么言行?

答:言行:“秦王怫然怒”;秦王曰:“天子之怒,伏尸百万,流血千里”或秦王发怒(蛮横霸道)并威胁。

25、文中描写秦王从怫然怒到“色挠”的脸色变化有何作用?请谈谈你的理解。

(责任编辑:欧阳青岚)

点赞
评分
0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