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 资源下载 > 电子书

苏教版高中语文必修1-5古诗文全析全练电子书

资源类型:电子书籍 授权方式:免费资源 界面语言:简体中文 资源大小:577 KB 文件类型:.rar 运行环境:WinRAR 资源作者:佚名 资源等级:推荐级别 发布时间:2011-01-05 下载次数:
苏教版高中语文必修1-5古诗文全析全练电子书
资源介绍
电子书籍《苏教版高中语文必修1-5古诗文全析全练电子书》预览
苏教版高中语文必修1-5古诗文全析全练电子书(部分)【作者简介】
  苏轼字子瞻,号东坡居士,宋仁宗嘉祐进士,唐宋八大家之一。他的词改变了五代以来婉约柔靡的风格,开创了豪放一派的词风。他的文章如波澜迭出,变化无穷。不论什么样的题材,在他的笔下都表达得新鲜贴切而又明白晓畅,具有很强的感染力。如前、后《赤壁赋》用古文的笔调写赋,叙事、写景、抒情、说理浑然一体,想象丰富,具有哲理,并有浓厚的浪漫主义色彩。苏轼的词对题材,意境,风格,语言,技巧都进行了大胆开拓与创新,与南宋的辛弃疾并称为“苏辛”词派,开了一代豪放词风。
【课文点译】【课文全译】
  壬戌年秋,七月十六日,苏氏与友人在赤壁下泛舟游玩。清风阵阵拂来,水面波澜不起。举起酒杯向同伴敬酒,吟诵(赞美)明月的诗句,吟唱婉转优美的乐曲。不多时,明月从东山后升起,盘桓在斗宿与牛宿之间。白茫茫的雾气横贯江面,清泠泠的水光连着天际。听任小船飘流到各处,凌于苍茫的万顷江面之上。乘着轻风(在江面上)无所不至,并不知到哪里才会停栖,感觉身轻得似要离开尘世飘飞而去,有如道家羽化成仙。
于是喝酒喝得高兴起来,用手叩击着船舷,应声高歌。歌中唱道:“桂木船棹呵香兰船桨,迎击空明的粼波,逆着流水的泛光。我的心怀悠远,望伊人在天涯那方。”同伴吹起洞箫,按着节奏为歌声伴和,洞箫呜呜作声,有如怨怼有如倾慕,既象啜泣也象低诉,余音在江上回荡,丝丝缕缕缭绕不绝。能使深谷中的蛟龙为之起舞,能使孤舟上的孀妇为之饮泣。
  苏氏的神色也愁惨起来,整好衣襟坐端正,向同伴问道:“箫声为什么这样哀怨呢?”同伴回答:“‘月明星稀,乌鹊南飞’,这不是曹公孟德的诗么?(这里)向东可以望到夏口,向西可以望到武昌,山河接壤连绵不绝,(目力所及)一片郁郁苍苍。这不正是曹孟德被周瑜所围困的地方么?当初他攻陷荆州,夺得江陵,沿长江顺流东下,麾下的战船延绵千里,旌旗将天空全都蔽住,在江边持酒而饮,横转矛槊吟诗作赋,委实是当世的一位英雄人物,而今天又在哪里呢?何况我与你在江边的水渚上打鱼砍柴,与鱼虾作伴,与麋鹿为友,(在江上)驾着这一叶小舟,举起杯盏相互敬酒,如同蜉蝣置身于广阔的天地中,象沧海中的一粒粟米那样渺小。(唉,)哀叹我们的一生只是短暂的片刻,(不由)羡幕长江的没有穷尽。(想要)与仙人携手遨游各地,与明月相拥而永存世间。知道这些终究不能实现,只得将憾恨化为箫音,托寄在悲凉的秋风中罢了。”
  苏氏道:“你可也知道这水与月?流逝的就象这水,其实并没有真正逝去;时圆时缺的就象这月,终究又何尝盈亏。可见,从事物变易的一面看来,天地间没有一瞬间不发生变化;而从事物不变的一面看来,万物与自己的生命同样无穷无尽,又有什么可羡慕的呢?何况天地之间,凡物各有自己的归属,若不是自己应该拥有的,即使一分一毫也不能求取。只有江上的清风,以及山间的明月,送到耳边便听到声音,进入眼帘便绘出形色,取得这些不会有人禁止,感受这些也不会有竭尽的忧虑。这是造物者(恩赐)的无穷无尽的大宝藏,你我尽可以一起享用。”
  于是同伴喜笑颜开,更换杯盏重新饮酒。菜肴果品都被吃个精光,只剩下桌上的杯碟一片凌乱。(苏子与同伴)在船里互相枕着睡去,不知不觉天边已经露出鱼肚白。【名家点评】
主客对答是赋体中传统的表现手法,主与客都是作者一人的化身。在这篇赋里,客的观点和感情是苏轼的日常的感受和苦恼,而主人苏子所抒发的则是他超脱地俯察人与宇宙之后的哲学的领悟。前者沉郁,后者达观;前者充满人事沧桑与吾生有涯的感慨,后者则表现了诗人与大自然合而为一的心灵净化的境界。
但这种意蕴都不是藉抽象的灰色的言语表述,而是诉之于月下江游的眼前景物和由景物所引起的感触,因此才有强烈的感染力和渗透力。一方是由月夜江上想起曹操的诗句,由诗句联想起曹操兵下江南、横槊赋诗的英雄气概,进而产生了“千古风流人物”不免“浪淘尽”,空留山川遗迹的感慨,转而抱恨于人生须臾,江山无穷,登仙乏术的无可奈何;一方则顺手以眼前的江水与山月作比,以水的逝去而又长流、月的盈亏而又永生的现象,阐发变与不变、瞬间与永恒的关系,归结到人生应投入大化,方能超脱无谓的苦恼。这两方面的感情,包括人生苦闷和物我参透,当然都是苏轼在贬谪生活中的烦恼以及要求摆脱烦恼的旷达态度的表露。(《古文鉴赏辞典》,上海辞书出版社,何满子)【重点梳理】
一、文言实词
1.通假字
(1)浩浩乎如冯虚御风(通“凭”,乘)
(2)山川相缪(通“缭”,环绕)
(3)举酒属客(通“嘱”,劝人饮酒)
(4)举匏樽以相属(通“嘱”,劝人饮酒)
2. 古今异义
(1)徘徊于斗牛之间
  古义:斗宿和牛宿,都是星宿名  今义:一种竞技方式
(2)白露横江
  古义:白茫茫的水汽  今义:二十四节气之一
(3)凌万顷之茫然
  古义:旷远的样子  今义:完全不知道的样子
3.一词多义 
(1)东  顺流而东(动词,向东进军)
    东望武昌(介宾短语,向东)
(2)望  七月既望(名词,农历每月十五)
    望美人兮天一方(动词,眺望,远看)  
(3)下  方其破荆州,下江陵(动词,攻占)
    苏子与客泛舟游于赤壁之下(名词,下面)
(4)如  纵一苇之所如(动词,往)
    如诉如泣(副词,像)
4.词类活用
(1) 名词用作动词。 况吾与子渔樵于江渚之上(打鱼砍柴)/ 下江陵(攻占)/ 顺流而东(向东进军)
(2) 动词的使动用法。 舞幽壑之潜蛟(使……起舞)/ 泣孤舟之嫠妇(使……哭泣)
(3)名词的意动用法。 侣鱼虾而友糜鹿(以……为侣,以……为友)
(4)名词用作状语。 月明星稀,乌鹊南飞(向南)/ 西望夏口,东望武昌(向西,向东)
(5)形容词用作动词。 正襟危坐(整理)/ 渺沧海之一粟(渺小得像……) /不知东方之既白(显出白色)
二、文言虚词
1.而  
(1) 连词,表转折。 浩浩乎如冯虚御风,而不知其所止/逝者如斯,而未尝往也/盈虚者如彼,而卒莫消长也
(2) 连词,表修饰。 倚歌而和之/自其不变者而观之
(3) 连词,表承接。 正襟危坐而问客
(4) 连词,表并列。 侣鱼虾而友麋鹿
2.之
(1) 助词,的。 月出于东山之上/哀吾生之须臾
(2) 助词,宾语前置的标志。 凌万顷之茫然
(3) 助词,主谓之间取消句子独立性。 苟非吾之所有/吾与子之所共适
(4) 代词,它、它们。 盖将自其变者而观之/耳得之而为声/取之无禁,用之不竭
3. 于
(1) 介词,在。 苏子与客泛舟游于赤壁之下/徘徊于斗牛之间/渔樵于江渚之上/托遗响于悲风/于是饮酒乐甚
(2) 介词,从。 月出于东山之上
(3) 介词,被。 此非孟德之困于周郎者乎
4.乎
(1) 语气词,表示疑问。 此非盂德之困于周郎者乎/而又何羡乎
(2) 介词,在。 相与枕藉乎舟中
(3) 形容词词尾。 郁乎苍苍/浩浩乎如冯虚御风/飘飘乎如遗世独立
 三、文言句式
l.判断句  
  是造物者之无尽藏也(语气词“也”,表判断)  
2.疑问句  
  (1)何为其然也(“何”与“也”表疑问语气)  
  (2)而今安在哉(语气词“哉”,表疑问语气) 
  (3)客亦知夫水与月乎(语气词“乎”,表疑问语气) 
  (4)此非曹孟德之诗乎(“乎”表反问语气) 
  (5)此非孟德之困于周郎者乎(“乎”表反问语气)  
  (6)而又何羡乎(语气词“乎”,表反问语气) 
3.省略句  
  (1)(其声)如怨如慕,(其声)如泣如诉(省略主语“其声”) 
  (2)(其声)舞幽壑之潜蛟,(其声)泣孤舟之嫠妇(省略 “其声”)  
  (3)(苏子与客)相与枕藉乎舟中(省略主语“苏子与客”) 
4.倒装句 
  (1)苏子与客泛舟游于赤壁之下(于赤壁之下泛舟游,介宾结构后置)  
  (2)月出于东山之上,徘徊于斗牛之间(于东山之上出,于斗牛之间徘徊,介宾短语后置)
  (3)凌万顷之茫然(茫然万顷,定语后置)  
  (4)渺渺兮予怀(予怀渺渺,主语后置)  
  (5)此非孟德之困于周郎者乎(于周郎困,介宾短语后置) 
  (6)况吾与子渔樵于江渚之上(于江渚之上渔樵,介宾结构后置) 
【课堂演练】
1.对下列句子中加点的词语的解释,不正确的一项是
A.举酒属客         通“嘱”,劝人饮酒
B.白露横江         白茫茫的水汽
C.舞幽壑之潜蛟       使……起舞
D.不知东方之既白      白色
2.下列各组句子中,加点的词的意义和用法不相同的一组是
A.浩浩乎如冯虚御风,而不知其所止
  自其不变者而观之
B.月出于东山之上
  哀吾生之须臾
C.徘徊于斗牛之间
  托遗响于悲风
D.此非孟德之困于周郎者乎
  而又何羡乎
3.把下列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
(1)纵一苇之所如,凌万顷之茫然。(2)此非孟德之困于周郎者乎?(3)哀吾生之须臾,羡长江之无穷。(4)盖将自其变者而观之,则天地曾不能以一瞬;自其不变者而观之,则物与我皆无尽也。【课外拓展】
阅读下面的文言文,完成4—7题。
《放鹤亭记》      苏轼
  熙宁十年秋,彭城大水,云龙山人张君之草堂,水及其半扉。明年春,水落,迁于故居之东,东山之麓。升高而望,得异境焉,作亭于其上。彭城之山,冈岭四合,隐然如大环,独缺其西一面,而山人之亭,适当其缺。春夏之交,草木际天,秋冬雪月,千里一色。风雨晦明之间,俯仰百变。山人有二鹤,甚驯而善飞。旦则望西山之缺而放焉,纵其所如,或立于陂田,或翔于云表,暮则傃东山而归,故名之曰“放鹤亭。”
郡守苏轼,时从宾佐僚吏,往见山人,饮酒于斯亭而乐之,挹山人而告之曰:“子知隐居之乐乎?虽南面之君,未可与易也。《易》曰:‘鸣鹤在阴,其子和之。’《诗》曰:‘鹤鸣于九皋,声闻于天。’盖其为物清闲放,超然于尘埃之外,故《易》、《诗》人以比贤人君子,隐德之士。狎而玩之,宜若有益而无损者;然卫懿公好鹤则亡其国。周公作《酒诰》,卫武公作《抑戒》,以为荒惑败乱,无若酒者;而刘伶、阮籍之徒,以此全其真而名后世。嗟夫!南面之君,虽清远闲放如鹤者,犹不得好;好之则亡其国。而山林遁世之士,虽荒惑败乱如酒者,犹不能为害,而况于鹤乎?由此观之,其为乐未可以同日而语也。
山人而笑曰:“有是哉?”乃作放鹤招鹤之歌曰:“鹤飞去兮,西山之缺。高翔而下览兮,择所适。翻然敛翼,宛将集兮,忽何所见,矫然而复击。独终日于涧谷之间兮,啄苍苔而履白石。鹤归来兮,东山之阴。其下有人兮,黄冠草履,葛衣而鼓琴。躬耕而食兮,其馀以汝饱。归来归来兮,西山不可以久留。”
4.对下列句子中加点的词的解释,不正确的一项是 
  A.升高而望,得异境焉    升:登上
  B.鸣鹤在阴,其子和之    和:和睦
  C.隐德之士,狎而玩之    狎:亲近
  D.鹤归来兮,东山之阴    阴:北边
5.下列各组句子中,加点的词的意义和用法相同的一组是
  A.故《易》、《诗》人以比贤人君子  
    挟飞仙以遨游
  B.纵其所如,或立于陂田
    何为其然也
  C.宜若有益而无损者
    盈虚者如彼,而卒莫消长也
  D.鹤鸣于九皋,声闻于天
    托遗响于悲风
6.下列各句对文章的阐述,不正确的一项是 
  A.文章开头记叙了建亭的时间、地点和缘由,描写了放鹤亭四季景色。
  B.第二自然段通过对山人放鹤、收鹤的叙述,说明了放鹤亭得名的原因。
  C.第三自然段通过与山人的对话,明确表达了作者对“隐居之乐”的理解。
  D.作者最后引用山人所作放鹤、招鹤之歌作结,意境悠远,余韵绵长。
7.把文言文阅读材料中画横线的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
(1)饮酒于斯亭而乐之。
  译文:                                  
(2)以此全其真而名后世。
  译文:                                  
(3)独终日于涧谷之间兮,啄苍苔而履白石。
  译文:………………
下载地址
下载说明
☉ 推荐使用『迅雷』下载本站资源,使用 WinRAR v3.10 以上版本解压本站资源,解压密码:www.19mini.cn或19mini.cn。
☉ 如果这个资源总是不能下载的请联系我们报告错误留言咨询
☉ 下载本站资源,如果服务器暂不能下载请过一段时间重试。
☉ 本站提供的资源仅供学习研究之用,勿用于商业用途!
☉ 本站内凡来源标注为『迷你语文』的资源皆为本站原创,严禁再次发布!
点赞
评分
0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