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 教师频道 > 教育艺术

太极图中领悟到的教育思想

http://www.19mini.cn   2011-04-12 来源:迷你语文 作者:刘冰 浏览:次  字号:T T T
摘要:本文立足我国中小学课程实施的实际,结合中小学现状,本着对新课改易于理解的思想,结合中国固有的思维方式,探讨德育方法:学校德育;成功教育;以柔克刚教育。

2.太极启示二:以柔克刚

太极启示二

黑用力打向白,白没有反抗,而是暂且采取了退,然后又从另一个方向给了黑一个回击。

实例一、在教学实际中,我们教师经常遇到这种情况,学生犯了错,可因为某种原因,他又觉得很委屈,在你处理的时候,他会表现得很不配合,情绪上有时还很激动。我们如果采用压制的简单的批评方法,不仅不能解决问题,还会受到相反的效果。这时候,如果我们采用“柔”的方法,一般能收到良好的结果。一次,一位语文老师在课堂上检查作业,发现一名学生没有按时完成,因为这之前他特别强调过,所以很生气。他让学生站起来,就开始批评他没完成作业,不听老师的话,自然就没给学生解释和说话的机会。结果,学生在课堂上就表现出了不配合,拒不接受,强烈反抗。我发现以后,立刻把这位学生找到办公室来,没说什么,只是让他先平静下来。过了一段时间,我看他恢复了常态,就开始让他说说什么情况,在反复耐心的引导下,他才慢慢说了自己情况,原来是家里出了点问题,影响了他作业的完成。他见我一直在听他说话,慢慢的就和我说到一起了,一步一步就开始接受我的观点,很快就认识了自己的错误,也不觉得自己委屈了,还觉得很对不起语文老师,向我表示要去找老师说明情况并且道歉。从这次事情上,我意识到,只要你和学生在心理上站到一起,给学生充分的说话的权利和机会,让他觉得你理解了他,他就会很快理解你接受你,教育的效果自然就不用说了。我想,这就是以“柔”可“刚”吧。

实例二、处理学生纠纷中的以柔克刚法

两个学生因为打闹翻了脸。其中一位随手拿起凳子狠击地面,又用脚猛踢桌腿,眼看冲突就要爆发。我正好从班门口经过,看到此景,厉声制止了那名学生的破坏行为。不料那名学生还处于愤怒状态,情绪很不冷静。对我的制止很是不服气。当时我想:如果继续当众以说教或教训的口吻训斥学生,非但起不到教育的作用,很可能转换学生的矛盾,学生反而会忌恨我。于是,我把两位当事人叫到办公室,先让两人站在我身旁,我不理他们,先做我的工作。过了一会儿,我问其中一位:“气消了没有?”那个学生很不好意思,轻声说:“消了”,我看教育的实际基本成熟,两个孩子冷静下来了。于是我抓住机会让他们两个人帮我提水拖地,这两个孩子原本关系不错,在劳动中他们配合得很好。干完活,我让他们坐下。之后,我给他们讲了一个历史上因情绪冲动险些酿成大祸的的名人故事(唐玄宗赦免乐师)。就这个故事我又联系到刚才他们两人的冲动行为进行了点拨,这两个学生愉快地接受了我的批评。一场冲突化为无形。

反思:处理学生纠纷,老师首先不能激动,其次,不可偏听偏信,更不可不问青红皂白就大发脾气。老师既要给自己的情绪降温又要巧妙地浇灭学生发热的头脑。这就叫以柔克刚。

实例三、我教的一个班里有个学生叫小明。他的父母常年在外打工,每年过春节才回家一趟。由于他与父母之间的亲情缺失,于是,奶奶非常溺爱他。在奶奶抚养下,他慢慢地形成了自私、暴躁、爱发脾气的性格。在今年上期,他这种表现更加明显,与同学交往的能力差,彼此关系紧张。我在工作中,首先了解这个学生家庭教育现状,与他的奶奶沟通,交流教育孩子的方法。然后,我找小明进行多次谈话,帮助他认识自己在处理同学关系上的错误行为,再与他订下一个行为改变的约定,要求他做到期一周内发脾气不能超过三次,主动和同学谈话不少于十次,请同学们监督执行。小明完成任务后,我给予奖励,再与他签订新的约定,通过我坚持不懈的努力,到期末时,小刚的性格不那么暴躁,与同学的关系也变得协调一些了。

对于以上我所采取的措施,总的来说,我认为还是行之有效的。转变这位“落后生”,我不急于求成,采取循序渐进的方法,发现“闪光点”,及时表扬与鼓励,收效较好。但反思自己的工作,由于这位学生的奶奶家庭教育观念陈旧、教育水平不高、教养方式不太适当、教育不力,在学期中小明的行为有所反复,造成小明在有一段时间里,校内表现进步,出了校门变成原来一个样。在放学路上、家里经常和同学打架、闹事。一度造成我对这位学生产生放弃的念头。主要原因是我与他奶奶沟通不够,没及时帮助这位学生的奶奶修正家庭教育观念、督促她改善家庭教育环境。

(责任编辑:欧阳青岚)

点赞
评分
0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