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 教师频道 > 教学参考

谈《两小儿辩日》的学习

http://www.19mini.cn   2009-03-07 来源:人教网 作者:佚名 浏览:次  字号:T T T
摘要:《两小儿辩日》讲述了这样的事件:孔子在向东游说途中,听到两个小孩在斗嘴,便去探问缘故。原来一个小孩认为清早太阳离人近,因为它大;可另一个小孩认为中午离人近,因为它很热。

《两小儿辩日》讲述了这样的事件:“孔子在向东游说途中,听到两个小孩在斗嘴,便去探问缘故。原来一个小孩认为清早太阳离人近,因为它大;可另一个小孩认为中午离人近,因为它很热。孔子却回答不了。故被两个小孩子耻笑了去。”

然而,我们学习这篇课文决不能停留在这个层面,似乎还应作更深入下去的解读。看作者意图。文本脚注说该文“选自《列子·汤问》(《诸子集成》本,中华书局1954年版)。《列子》八卷,旧说是周朝列御寇作的。不可靠,可能是后人假托的。”读了这条注解,我们知道作者可能是列子,也有可能是后人。但无论如何说该文的创作倾向是贬低孔子的。且先说一说春秋战国时期的百家争鸣现象。孔子可以宣扬儒家学说的高明,列子也就可以借助压低孔子来抬高自己。再来看,如果该文为“后人假托列子”所作,其实真正的目的也还是为了贬抑孔圣人。这些只能说明作者是儒家学派的对立派或反对派。因为儒家的拥护者和同情者是不会这样来编排孔子的。否则,在情理上说不通。如此看来,作者思想意识与孔子不对路,感情褒贬很明显。

看编者意图。编者将该文编在“探险”单元中,很让人玩味。顾名思义,“探险”就是向大自然去探索奥秘,去攀登科学高峰……而将《两小儿辩日》设置在“探险”单元中,我们可以揣测编辑者的目的可能是让学生知道“不要迷信权威,要敢于向权威挑战,要像文中的小孩子一样敢于发问、敢于创新,惟其如此,时代才能前进,社会才能发展”等等意思。因为文本中“贬孔扬‘童’”的意向十分明确。编写者对文本这样浅层次的意思定然一目了然。可他们还选编该文进教材,大抵是认为与文中小孩年龄相差不大的初中生在性格成长期应该培养大胆的打破沙锅问到底的“探险”精神。

反弹琵琶学文本。在我看来,学习本文,我们固然应该理解文本字表意义及汲取“探险”精神这种营养,但似乎更应该培养我们合二为一看事物的能力,并培养我们的辨证思维。诚然,在干事业过程中,在学习过程中,我们要有“探险”──不怕困难并勇于斗争的精神。这是从宏观战略上来说。但是,不能因为权威有那么一两个疵点,便加以全盘否定。比如说文中的孔子没回答出“太阳什么时候离我们近和远”的问题,就因此而看扁、看轻孔子,那样是不对的。因为孔子《论语》的伟大思想依然不朽,依然精光四射,依然值得我们今人借鉴。我们理应还该尊重孔子这位圣人。就如文中结尾语句“两小儿笑曰:‘孰为汝多知乎?’”文本的意义是孔子答不出问题被两个小孩嘲笑了去。两个小孩是在说“谁说你多智慧呢”。这是一种理解。我们也可以作另外的理解。正如有位哲人所说的:“大千世界,知识无穷。假如一个人只有一小圈的知识,那么他接触到的只有一小圈无知;假如一个人有一大圈的知识,那么他也就会接触到一大圈的无知。”我们说,孔子的成就主要在思想领域、文学领域等。而在天文学领域无知并不是他的过错。文中孔子没不懂装懂地乱答一气,实在是大坦诚,大聪明。他身体力行了“知之为知之,不知为不知”这句话。像这样看来,嘲笑孔子的两个小孩才是不知道天高地厚、真正无知的人。

总起来看,学习该文,我们首先要理解事件内容,这是学习本文的根本。作者思想倾向及编写者意图要我们“不要迷信权威”或许是对的,要我们“有创新精神”更是正确。然而,我们还应该反向思维地来学习。即就像孔子那样的聪明人,也有他不懂的问题,我们这些智力平常的人就更应该谦虚谨慎地去学习,才会有提高。这样既正面学习文章,又反弹琵琶地去学习文本,实在能让我们防止仅凭一篇文章就一味地去看扁“一贯”的名人。这对我们能够形成辨证思维,极有好处;当然,也在真正意义上能够神速地提高我们的语文学习水平。

编辑短评:该文对于编者意图的探究可说是正确的。但对“作者意图”的揣测则纯属臆断,《列子》今人大多认为是魏晋时期人所著,虽有一个相对系统的思想体系,但相对于先秦诸子思想来说,则是一部诸家思想杂纂之说,并不存在贬抑孔子提高自己的目的。综合《列子·汤问》全篇语义,可知此则寓言意在指出,天下之大,即使孔子这样的圣人,也有不知道的事情。因此,判断事物切不可固执己见,徒凭经验。由此看第三点,则属于脱离文本,有意拓展,以此教学,则是曲解文意。(雨果)

(责任编辑:欧阳青岚)

点赞
评分
0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