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 教师频道 > 教学参考

《背影》背后的深情——朱自清流泪的深层原因

http://www.19mini.cn   2011-11-29 来源:新浪博客 作者:不管桃飘与李飞 浏览:次  字号:T T T
摘要:余光中先生在《论朱自清的散文》中说:《背影》一文久有散文佳作之誉,其实不无瑕疵,其一便是失之伤感。短短千把字的小品里,作者便流了四次眼泪,也未免太多了一点。时至今日,一

我写《背影》,就因为文中所引的父亲的来信那句话。当时读了父亲的信,真的泪如泉涌。我父亲待我的许多好处,特别是《背影》里所叙的那一回,想起来跟在眼前一般无二。我这篇文章只是写实,似乎说不到意境上去。

(叶圣陶、朱自清、唐弢:《关于现代散文写作——答编者问八题》《文艺知识》第一集之三,1947年7月1日出版)

父亲的来信那句话是——“我身体平安,惟膀子疼痛厉害,举箸提笔,诸多不便,大约大去之期不远矣”。这里,所谓“大去”其实就是一个“死”呀!作为人子,看到父亲的这个来信,谁又能不为所动呢?既然父亲离“大去之期不远矣”,前尘往事,一切都得到了原谅。再说,情随事迁,朱自清写《背影》的时候,事情已经过去八年了,当时的情感拉开了时间和空间的距离,在回忆中也获得了程度上性质上的改变。这时儿子对父亲的感情有了变化,当时的懊悔变成了如今的忏悔。

在北方定居后,生活是安定了,可是精神上却更加痛苦。尽管由于姨娘的作祟,尽管父亲的做法过分了些,自己虽然也曾一再的忍受着,但总不能就这样的僵持下去。最后终于决定自己认错,请父亲原谅,既不向老人争曲直,也不希望有回音,只是尽其在我的发出信去。就是这样的一份感情,心绪得到了平静,对父亲产生了强烈的怀念,而写下了这一篇《背影》。

(周锦《朱自清作品评述》智燕出版社)

表面上,《背影》表达了儿子对父亲的忏悔;实质上,这种忏悔是父子长期失和造成的,而这种失和状态给儿子造成了巨大的精神创伤,这种父子反目使他痛苦和焦虑。“父为子纲”、“子不言父之过”等传统文化的重负使朱自清在反叛父权专制时产生道德上的焦虑和心理上的忧悒。父亲来信触发了这种焦虑,勾起了他心中的沉痛,强烈的骨肉亲情占据了他的胸怀,父亲那句“大约大去之期不远矣”,使他受到震撼,难道真的要应了“树欲静而风不止,子欲养而亲不待”的古语了吗?不,他要尽早与父亲冰释前嫌,他要借文章给老父以安慰,同时也释解自己心中之块垒。

于是,《背影》的字里行间充满了老父的慈爱和儿子的忏悔,……作者借写作《背影》释解了内心的焦虑,也使父子冲突得以缓和。

朱自清写作的目的达到了。

(赵焕亭《<背影>:朱自清内心矛盾和焦虑的审美置换》,《平顶山学院学报》2005.4)

此文也可以看作朱自清向他父亲伸出橄榄枝——希望父亲看到文章,以修旧好。实际上,朱父看到此文,也便与儿子和好。

一九二八年,我家已搬至扬州东关街仁丰里一所简陋的屋子。秋日的一天,我接到了开明书店寄赠的《背影》散文集,我手捧书本,不敢怠慢,一口气奔上二楼父亲卧室,让他老人家先睹为快。父亲已行动不便,挪到窗前,依靠在小椅上,戴上了老花眼镜,一字一句诵读着儿子的文章《背影》,只见他的手不住地颤抖,昏黄的眼睛,好像猛然放射出光彩。

父亲在看到《背影》的几年后,便去世了,他是带着满足的微笑去世的。

(朱国华《朱自清与<背影>》,《人民政协报》1998.10.25)

海外现代文学研究名家李欧梵的意见是颇有启发性的。他曾在一次讲学中说过:

五四是个反传统的年代,是个“打死父亲”的年代,五四文学的父亲形象都是负面的;而《背影》不同,在中国现代文学作品里,它第一次重点刻画了一位正面的父亲形象。在“满街走着坏爸爸”的情况下,这一个“好爸爸”一下子激起了无数读者的共鸣。

(倪文尖《〈背影〉何以成为经典》,《语文学习》2002年第2期)

朱自清的禀性忠厚而且善良,尽管家庭缺少温暖,尽管父亲对家庭并不是一个很负责的人,他都不放在心上。最难得的,他的《背影》不是写在亲情的照拂与家人的和乐中,而写成于漂泊的异乡,近似无家可归的状况下。

(周锦《朱自清作品评述》智燕出版社)

朱自清是怀着羞愧、伤悲、感恩等复杂的情感写作《背影》的,作者写《背影》其实用情极深、用力极猛。短短一篇《背影》里有悠长的朱自清的生活史、情感史、思想史。《背影》背后的故事更让我们看到了人性中真实的一面。作者的忏悔是很沉重的,沉重到每思及此,就流下眼泪。有的人不理解《背影》所表达的情感,是因为不了解《背影》真正的写作目的。

听了很多节讲《背影》的课,我发现很多老师教《背影》,有一个共同点,都把焦点聚焦在“父爱”这个主题上,只是将《背影》解读到父慈子孝的层面。让学生体认父爱,这自然是不错的,但未免失之浅薄。《背影》的确表现了父亲爱护儿子的深挚情感和儿子对父亲关怀的感激之情,但是,学习《背影》一文,仅仅是体会父爱,适合吗?到位了吗?正如王荣生教授所说:“我们学习散文,是把重点放在散文所描写的对象上呢,还是把重点放在通过对象的描述所抒发的作者的情感上呢?换句话讲,是看父亲的形象呢,还是看体察父亲的那个人的心情呢?”(王荣生,《教的根本目的是帮助学生学》,《语文学习》2009.09)。这是一个教学内容的选择问题,也就是“教什么”的问题。教学任何一个文本,把主要精力倾注在文本所描写的对象上(写的什么),而不是对所描写对象的描述上(怎样写的),这恐怕是有问题的。

文章是立体的,我们讲给学生的,却往往是一个平面,可能还是扭曲的平面。这么多老师在教学《背影》的时候,都一股脑儿聚焦在作者描写的对象上而不顾作者通过对象的描述所抒发的情感,这与《教师教学用书》“感受理解父亲的爱子之情”、“领会本文所表现的父子之间的亲情,继承中华民族的传统美德”的定位有关。

前面提到的那些隐情《教师教学用书》掩盖的严严实实,没有一个字的介绍,也难怪老师们将“父子情深”平面化地理解为父子关系一贯其乐融融。如果教参不是将朱自清父子之间的感情一厢情愿地“提纯”、“净化”,我们老师也不会一股脑儿地把精力聚焦在描写的对象“父亲”身上,只是简单地归纳为真挚感人的父子之情。这样我们就明白了为什么一些老师,只是将《背影》解读到父慈子孝的层面,而在明明有话可说的地方,反而视而不见,没有东西讲了,就是因为没有抓住矛盾,无法往深刻的内涵突进,就只好从表面到表面,在文章所描写的对象上上瞎折腾了。因为按《教师教学用书》教学似乎不允许知道《背影》里的秘密。《教师教学用书》意欲掩盖什么?聚焦什么?指引什么?是不是怕大家知道了这些秘密,父亲的形象一旦被戳破,怎么引导学生深切感受父爱呢?

在互联网时代,《背影》里的秘密盖是盖不住的。有的老师知道了这些情况,却不敢示于学生。有老师就说,“教学《背影》千万不能把朱自清先生用心遮盖起来的东西给晾了出来。”“如果不强硬地挖出那些学生本来根本无可能知晓的背景,这篇文章足够经典。”“……因为这个担心,上课时我总是刻意避免谈及朱自清的父亲及其父子间的矛盾。”这样的观点,我不能认同。我认为,教学就应该真实地去教。这么丰富的矿藏资源就这么被浪费了,被屏蔽掉了,看上去很自然地对接到了继承中华民族的传统美德上。但对教学《背影》来说掌握详实而又丰富的背景资料,有助于深入探究文本内涵。如果不了解这些,《背影》所抒发的浓情就显得有些突如其来的过分,文本里的不少着力点也多少显得做作——正如本文开头余光中先生所怀疑的那样。客观呈现文章背后的信息,对准确理解文本中肯地评估文本,是很重要的,即使文章背后的故事,并不是那么有诗情画意,但它却是《背影》里最真实、最可贵的东西。

我认为让学生知道《背影》里的秘密,不会影响朱父的形象,这与让学生体认父爱的教育目的也并不矛盾。因为《背影》一文其实是朱自清父子之间长期冷战关系的解冻剂。现在的孩子要真正理解这篇散文,其实是很困难的。但这些材料让语文老师们都看看,却大有好处。当然,老师在备课上要深度解读,在课堂教学上要适度教学(文后附有我对《背影》的教学设计)。台湾的《国文教师手册》(相当于大陆的《教师教学用书》)在这方面做的就很好(文后附有台湾康轩版教材《国文教师手册》提供的《背影》的背景资料),相形之下,人教版初中语文《教师教学用书》的教学引导设计就显得极其低级、幼稚和可笑了。

长期以来教材的权威性,教师用书对教学行为的规范、限制与引导,使得读者逐步丧失了对“经典”的反思能力。借用米尔斯(Mills.C.W)所著《社会学想像》中的观点:我们观察世界的每一事物都依赖于我们观察世界所通过的透镜。让不让知道《背影》背后的故事只跟我们的观念有关。

(责任编辑:欧阳青岚)

点赞
评分
0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