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 学生频道 > 写作领航

纪念抗日战争暨世界反法西斯战争胜利70周年写作资料

http://www.19mini.cn   2015-09-05 来源:迷你语文网整理 作者:佚名 浏览:次  字号:T T T
摘要: 纪念抗日战争暨世界反法西斯战争胜利70周年写作资料:本资料内容丰富,包含抗日各阶段抗战英雄、主要事件、战役。

冀中反扫荡

冀中平原,地处河北省中部,河流纵横,物产丰富,交通发达,具有特殊的战略地位。在中国共产党的领导下,冀中人民与八路军并肩作战,不怕艰难困苦,不怕流血牺牲,坚持开展抗日游击战争,为冀中抗日根据地的创建与发展,为坚持华北抗战做出了巨大的牺牲和贡献。

太平洋战争爆发后,日军为了把中国变成其进行大东亚战争的“兵站基地”,更加残酷地对我抗日根据地进行空前残酷的“扫荡”。尤其对河北省中部被称为“八路军衣粮库”的冀中平原更加垂涎,恨不得一日吞下。

1942年5月,时任日华北方面军总司令的冈村宁次亲自率领五万多日本侵略军向冀中平原发动疯狂进攻。仅1942年,敌人对冀中进行了75次大“扫荡”,规模大,手段极为残忍。日军在8000个村庄里设置着1700个据点,出动700辆汽车不断来往巡逻,形成所谓“铁环阵”的严密封锁圈,并采用所谓“纵横合击”,“张网捕鱼”等毒辣手段,企图一举消灭我冀中根据地的抗日力量。敌人“扫荡”到哪里,就在哪里实行残暴的“三光”政策(即杀光、抢光、烧光),造成了“无村不带孝,到处闻哭声”的惨状。

面对空前的大“扫荡”,冀中军民表现了英勇顽强的战斗精神。在广大人民群众的配合下,我八路军、游击队和民兵神出鬼没地打击敌人。在敌人实行“烬灭作战”,散布鼠疫,施放毒气等极端恶劣的环境下,我军民创造了许多惊天动地的事迹。如宋庄之战,我军两个连与敌军2500多人激战十多小时,打死敌坂本旅团长以下1100人之多,而后我军胜利突围,伤亡仅73人。冀中军民用游击战、地雷战、地道战打击敌人。冀中军民又广泛开展了交通战,军民们开展挖道沟运动,道沟四通八达,能通大车,便于掩护我军的行动,也便于狙击敌人,又使敌人的骑兵、汽车、装甲车和一切快速部队都难于前进。

冀中军民在冀中区党组织的领导下,克服重重困难,狠狠打击敌人。经过两个多月激烈、艰苦的斗争,消灭日寇八千多人,终于粉碎了敌人的“扫荡”。

狼牙山五壮士

1941年9月,日本帝国主义集中7万人对晋察冀根据地进行大规模“扫荡”。敌后根据地的军民在中国共产党领导下,开展了反“扫荡”、反“蚕食”的斗争,歼灭了大量的日伪军,使敌后战场成为抗日的重要战场。这次反“扫荡”斗争中,涌现出无数可歌可泣的英雄事迹,著名的“狼牙山五壮士”就是其中之一。

狼牙山,地处河北省易县西南部,距离县城约45公里,海拔1105米。因其山势险峻酷似狼牙,峰顶直刺云天,故称狼牙山。9月25日晨,日军约3500人气势汹汹地开始向狼牙山进攻。因主力调出掩护军区领导机关,这里只留第l军分区第l团第7连担任防御。第1团团长给7连的任务是坚守到中午12点,然后撤出战斗,向主力靠拢。7连隐蔽在山腰,待敌人接近后便开火了。

日军以为是八路军主力,拼命猛攻。几次交手之后,7连伤亡不小,连长也负了重伤,指导员带领伤员首先转移,把继续坚守的任务交给了6班。这时,6班也只剩下5人,他们分别是班长马宝玉、副班长葛振林、战士胡德林、胡福才、宋学义。全班沉着应战,机动灵活,凭借有利地形,又打退敌人几次进攻。他们冒着敌人猛烈的炮火,忍着饥渴,从清晨战斗到傍晚。子弹打光了,就用石头砸,最后五壮士攀上狼牙山峰顶,砸毁枪支,纵身跳下悬崖。马玉宝、胡福才、胡德林壮烈牺牲,葛振林、宋学义负伤脱险。为了表彰五壮士的英雄事迹,当地人民在狼牙山上建立了纪念碑。

蓄胡明志的梅兰芳

梅兰芳名澜,字畹华,原籍江苏泰州,出生于北京,著名的京剧艺术家。他曾致力于古装新戏的创造和传统剧目的加工整理,完成了京剧旦角表演艺术的重大革新,突破了传统正工青衣专重唱功、不太讲究身段表情的局限,将花旦和刀马旦的技巧融进青衣表演中,并对舞台美术、布景、化妆和音乐进行了重大的有突破性的改革,一直为后人所继承。

1931年“九?一八”事变爆发,激起了梅兰芳强烈的愤慨。当时,日本军国主义在我国东北筹建伪满洲国,多次派人利诱、邀请他前去演戏,以示“祝贺”,但每次都遭到梅兰芳严辞拒绝。1937年“七?七”事变后,到了8月,中日两军在上海也投入交战。梅先生决定蓄起唇髭以明志,直到战争结束为止决不再登台演出。

1941年12月,太平洋战争爆发,香港很快沦陷了,当时梅兰芳未及撤离。一天,日军侵港司令酒井派人将梅兰芳硬行接去。酒井惊讶地问他为何留须,梅兰芳回答说:“我是唱旦角的,年岁大了,扮相、嗓子都不如以前,应该退出舞台了。”酒井无奈,只得作罢。

1943年,大汉奸褚民谊、日本华北驻屯军报导部部长山家少佐等多次出面胁迫他重返舞台,勒令梅兰芳参加纪念演出,并威胁说,倘若违抗,便以军法从事。在这一严重形势下,梅兰芳接连注射了三次伤寒预防针,冒着四十度高烧的生命危险,佯称病重,严拒了敌人的要求,保持崇高的民族气节。一直坚持到抗战胜利,才重返舞台。

“亲王过去有,现在有,将来还会有,但贝多芬永远只有我一个。”这是贝多芬与李希诺夫斯基亲王的绝交信中的经典话语。梅兰芳在敌寇入侵时蓄起了胡须,离开了舞台,此时的他一如在狂风暴雨下弹奏命运交响曲的贝多芬,俨然是伟岸的战士。

国际主义战士白求恩

白求恩1890年出生在加拿大,成年后加入加拿大共产党,是著名的胸外科医师。

1936白求恩年参加了西班牙人民的反法西斯斗争。1937年日本发动大规模侵华战争。中国反法西斯战场对医生的需要,比西班牙更加迫切。白求思受加拿大劳动进步党和美国共产党的派遣,率领医疗队于1938年来华,到达解放区,并从延安转赴晋察冀边区工作。

1938年7月,白求恩被任命为晋察冀军区卫生顾问。毛泽东电告聂荣臻“请每月付白求恩大夫100元”的生活津贴。白求恩当即回信谢绝。然而生活上无所求的他,工作上却是高标准。在白求思的主持下,抗日根据地第一所“模范医院”诞生了。这座后方医院,设备相当简陋,但手术室和消毒病房却又非常卫生。白求恩在创办模范医院的同时,还亲自给医务人员讲授医学知识,给护理人员作动作示范。

随着战争的日趋激烈,伤员不断增多。1939年10月28日,白求恩在魔天岭附近村庄抢救伤员,他坚持为最后一名重伤员做完手术。在敌人进村前几分钟才撤出村庄。可是在这次手术中,白求恩划破了左手中指,不幸感染了败血症。11月9日病情恶化,白求恩却不同意转向后方医院,最终于1939年11月12日在河北完县黄石口村离开了人世。

新中国成立后,白求恩遗体迁葬到河北石家庄华北军区烈士陵园。此后,加拿大友人多次来华参加白求恩同志的悼念。国际主义战士白求思,永远是全世界无产者的骄傲和榜样。

走向胜利

概 述

1943年春夏以来,世界反法西斯战争出现了重大的转折,反法西斯盟军在各条战线展开了战略反攻。斯大林格勒会战成为苏德战争的转折点,5月中旬美英联军胜利结束北非战事,9月上旬,意大利投降。随后,同盟国先后召开了开罗会议、德黑兰会议,就开辟第二战场和盟国联合对日作战等问题取得一致意见,这对进一步联合力量,彻底打败法西斯,加快第二次世界大战胜利的进程,产生了积极的作用。

中国敌后战场军民渡过了最困难时期,进入恢复和再发展阶段,针对日军相当兵力调往太平洋和南方战场,日军占领区兵力相对减弱,而且久战疲惫,战斗力不断下降的情况,华北、华中、华南解放区军民,普遍向日伪军展开攻势作战。1945年,八路军、新四军向日伪军发起更为猛烈的春季和夏季攻势,华南抗日游击队也广泛向敌占城镇和交通线出击。与此同时,正面战场在1944年进行了滇西反攻,中国驻印军于1943年冬开始了缅北的反攻。东西两线配合打通了中印公路,给日本在缅甸方面的驻军以歼灭性的打击。

1945年夏,世界反法西斯战争已临近最后胜利。5月8日,法西斯德国签字投降,欧洲战争宣告结束,盟军作战重心东移集中对付法西斯日本。在此形势下,中国共产党在延安召开第七次全国代表大会,为迎接大反攻作好了思想、组织和军事上的准备。在日本拒绝接受中美英三国政府的《波茨坦公告》,美国向日本投掷原子弹和苏联政府对日宣战后,中国从华北、华中、华南和东北向拒降的日伪军展开了全面反攻,最终迫使日本侵略军在投降书上签字,取得了抗日战争的最后胜利。

出奇制胜——地雷战

游击战是我国人民在长期武装斗争中形成的传统战法,是以劣势装备战胜优势装备之敌的传家宝。地雷战是抗日战争中广大群众创造的一种最有效的打击敌人的方式,它首先是在晋察冀边区发展起来,而后在敌后抗日根据地广泛传播开来。

当时山东的胶东地区等根据地军民就地取材,土法上马,村村制火硝、户户碾炸药,人人造地雷。民兵们运用多种地雷战法消灭大量日伪军。还用碗、壶、瓶、缸、灯、锅等日常生活用具改装成的爆炸物。在埋雷方式上,更是神奇微妙。有时把地雷布置在瓜田里,叫“西瓜雷”。把雷挂在门框上叫“抬头见喜冒”,把雷吊在井里叫“蜻蜓点水雷”。一旦敌人经过布雷区,踩响地雷,便血肉横飞。

1945年5月,敌伪军2000余人,对胶东海阳盆子山区进行“扫荡”,妄图消灭我民众抗日武装力量,控制海阳、莱阳沿海区域,以达到长期占据青岛的目的。为了粉碎日军的“扫荡”计划,海阳民兵配合主力部队展开了地雷战,使敌人在道路上、田野里、门前屋后、房间内都有碰到地雷的危险。敌军每次行动都胆战心惊,在地雷下丧命者数不胜数。经过105天的反“扫荡”,毙、伤、俘敌673名。地雷战的作用和威力可以说得到了充分的发挥。

由于敌人处于处处有雷、物物皆炸的环境中,整天胆战心惊,精神上造成了很大的压力,迫使敌人陷入进退维谷、寸步难行的境地,消耗和削弱了敌人的大量有生力量,限制了敌人的行动,保护了根据地人民的生命财产,有力地配合了主力部队作战。

(责任编辑:欧阳青岚)

点赞
评分
0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