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 学生频道 > 文言文解析

文言文人物传记的阅读方法

http://www.19mini.cn   2013-07-19 来源:互联网 作者:佚名 浏览:次  字号:T T T
摘要:一、建立正确的阅读观——整体阅读 1.看整体 文言文阅读不仅要关注一字一词一句,还要关注文章的整体,看文章整体写了什么内容,哪些人、哪些事、什么性格品质,这些是先要把握住的。不要急于做题,不要急于破解哪个词、哪句话,首先要弄清文章整体的内容及行文特点,这是整体阅读的核心内容之一。

(2)跟俸禄有关的:俸、禄、秩、饷

(3)表少数民族的:蛮、夷、戎、狄

(4)表人物地位的:贵、贱、卑、官绅、豪

(5)表人物个性的:埂、鲠、耿、(仁)厚、(仁)矜、耿介、静悫、刚毅、周密、宽厚、骨鲠、正直、恺悌、鲠切、聪、慧、敏、木讷、奸、佞、诈、狡猾、危坐(俨然)、阿谀、献媚、谄谗、谲

(6)表人物品行的:行、德、操、节、清(廉)、淫(靡)、贪(浊)

(7)表受到诬陷的:中、谮、诬

(8)表敬重的:敬、重、尊、恭

(9)表赞扬的:多、嘉、称、誉、与、许、叹

(10)表内心嫉恨的:恶、厌、憎、贬、衔、怨、患、疾、恨、怒、诅

(11)表责备的:过、责、咎、诛、让、谴、尤、折

(12)表宽容的:容、贷、恕、宽

(13)表喜乐的:乐、欣(然)、悦(说)、欢

(14)表哀怒的:怒、愤、恼、忿恚、涕泣、切厉、骂、责、罹、戾、诟、谩

(15)跟马有关的:马、驹、厩、策、羁、縻、辔、逸、驭、御、驾、辕、辙

(16)表害怕的:畏、惧、惮、骇、患、遽

(17)表揭发的:劾、讦、揭

(18)跟皇帝有关的:上、帝、祚、践祚、登基、用事、朕、孤、寡人、御、诏、召、浩、(驾)幸、膳、对策、轮对、奏、表、疏

(19)表死亡的:(驾)崩、山陵崩、薨、卒、不禄、死、没(殁)、终、圆寂

(20)跟科举考试有关的:贡举、第、登第、中第、状元、解元、乡试

(21)表说话的:曰、云、谓、诏、诰、告、敕、白、陈、对、语、谕、喻、晓、辩、问、谢、折、诘、诉、咨(谘)

(22)表劝说的:说、劝、规、讽、讥、谤、谏

(23)跟京城有关的:禁、阙、畿、京、京畿

(24)表刑罚的:辟、大辟、髡、笞、磔、刖、族、杖、流、赭衣、械

(25)表监狱的:囹圄、狱

(26)跟学校有关的:庠、序、太学、博士、太傅

(27)表布匹的:布、麻、匹、丝、绢、锦、练、绫、绡、缣、绸、罗、缎、绮、纱、绦、缟、缣、缯、蚕、桑

(28)表穿戴的:纨绔、布衣、结、履、印、绶、冠、冕、巾、弁、弱、冠、笄礼、免冠、带

(29)表房舍的:宇、舍、馆、宅、第、邸、庑、屋

(30)跟水利有关的:堤、决、溃、溢、涨、灌溉、涝、旱、堰

(31)跟粮食有关的:粟、黍、禾、谷、稻、菽、稼穑、耕耘、稔、熟、刈、籴、粜、廪、荒、凶、歉

(32)表食物的:糗、馔、肴、膳、羞(馐)、蔬、果、脂膏

三、阅读方法和步骤

1. 阅读方法

(1)勾画圈点法:边阅读,边画出人名、地名、时间词、事件起讫词语及文中评议性词句,画出较难理解的词句等,同时思考总结“何人何时何事”等内容。

(2)主线阅读法:阅读时牢牢抓住“什么人什么时候什么地方做过什么事,事情的结果”这条主线来筛选信息、划分层次、把握内容提要。

(3)借题解文法:文言文试题的最后两题,近年来一般都是考查信息筛选和文意把握。信息筛选往往将文中能表现人物某一方面特点的若干信息抽出来让考生辨析,据此可判定文中写的是什么样的人物,有怎样的性格,或有怎样的品质,或行为有何特征等。文意把握则考查对文言文文意的概述或分析,所给的几个备选项正是命题人对文意的概括。其中虽有一项“不正确”,但却有三项是正确的,这正是给我们整体把握文意的“提示”。借助于信息筛选题,我们可以把握传主的性格品质;借助文意概括题,我们能更好地读懂内容。

2. 阅读步骤——三读

第一读:粗读。概览全文,了解大意。可以看看尾注,读读题目。

第二读:细读。边读边圈点批注,结合注释和信息筛选题、文意概括题,认真、仔细地阅读,弄清文中具体的人与人、人与事、事与事之间的关系,把握人物的命运结局及性格品质,如遇到难字难句,不必深究。

第三读:做题读。题目涉及哪些文字,就细读哪些文字。

(责任编辑:欧阳青岚)

点赞
评分
0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