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 趣味语文 > 趣味知识

马年趣话马联

http://www.19mini.cn   2014-02-06 来源:互联网 作者:佚名 浏览:次  字号:T T T
摘要:2014年是农历甲午马年。历来人们对马赞誉有加。关于嵌有“马”字的对联,不乏佳作。马年品读马联,亦是赏心悦目的一大乐事。

2014年是农历甲午马年。历来人们对马赞誉有加。关于嵌有“马”字的对联,不乏佳作。马年品读马联,亦是赏心悦目的一大乐事。

一提“跃马”,人们很容易联想到古代战场金戈铁马、纵横驰骋、仰天长啸的情景,因此,马经常出现在反映军事将领戎马倥偬的联语中。

在古代,马是行军打仗的必备之物。湖南湘潭的关帝庙内有联曰:“匹马斩颜良,河北英雄皆丧胆;单刀会鲁肃,江南名士尽低头。”此联紧扣关公的生平事业,准确精当,同时对仗工稳,气势雄浑,读来耐人寻味。

陕西汉中是历史文化名城,城南的饮马池相传是汉高祖刘邦当年的马厩,旁有一联:“神龙时作苍生雨,饮马常思赤帝风。”“神龙”代指刘邦,“苍生雨”喻刘邦的恩泽如雨滋润万物,百姓受益。下联用刘邦起义时一老妪称其为赤帝的典故,抒发了对刘邦开国帝业的追思。

安徽安庆大观亭的一副对联,则写得气势磅礴:“ 片土寄忠魂,听槛前万马,江声滚滚,惊疑征鼓动;孤城销战气,指窗外二龙,山影苍苍,飞入酒杯来。”

浙江杭州岳庙一联,透出一股萧瑟悲壮的气氛:“ 痛恨失黄龙,锦绣河山断送金牌十二;英灵来白马,松楸风雨悦闻铁甲三千。”

不过,马并非描写金戈铁马、戎马生涯的专用词,有时候也可以体现宁静幽雅的意境。宋人汪圣锡年少时曾读私塾。一日,有客人到访,问谁可以对对子,老师点了汪圣锡。客人出对曰:“马蹄踏破青青草;” 汪圣锡很快对曰:“龙爪推开淡淡云。”客人吃惊道:“这孩子有夺状元的志向!”果不其然,汪圣锡不到20岁就高中状元,传为佳话。

明代民族英雄于谦少年时,有一次身穿红衣裳骑马过桥,巧与太守相遇。太守戏出一联:“红孩儿骑马过桥;”才思敏捷的于谦随口应道:“赤帝子斩蛇当道。”太守大为惊异。

明翰林学士解缙性情刚直,常常撰联嬉笑怒骂权臣。他身材矮小,有位权臣在一次宴会上当众取笑他:“二猿断木深山中,小猴子也敢对锯(句)?”解缙不假思索,针锋相对:“一马陷足污泥内,老畜牲怎能出蹄(题)!”

众人听了,皆相视而笑。本想侮辱解缙的那位权臣当场出丑,自讨没趣。

林则徐少时去赴童子试,因人群拥挤,他父亲便让他骑在自己肩上。主考官玩笑道:“以父作马;”林则徐可真不凡,随即大声应道:“望子成龙。”林则徐的下联,既解了父亲的尴尬窘迫,又道出父亲盼儿成才的心情,一时传为佳话。

相传元末明初。长沙有位郭海林秀才,一日骑马到老桥镇何玉成肉店买肉。何割下一块肉说:“久慕先生高才,若能对上我的对联,这块肉相送。”旋出联曰: “马过木桥蹄打鼓;” 郭秀才正沉思间,忽见老板娘拿着一个铜盆喂鸡,鸡啄得铜盆“当当”作响,于是对出下联: “鸡啄铜盆嘴敲锣。”

明太祖朱元璋甚爱对联,被百姓称为“对联天子”。一次行军途中遇到一个十岁的小孩看守马驿,朱元璋望着手执马鞭的孩子,信口出联:“十岁儿童当马驿;”那孩子想了想,望着朱元璋答道:“万年天子坐龙亭。”朱元璋大喜,一把抱起孩子,笑道:“好样的!”

另一次,朱元璋和四子朱棣、长孙朱允炆看赛马,他触景生情,口占一联:“风吹马尾千条线;”朱允炆不懂诗词意境,对了一联:“雨打羊毛一片毡。”上下联虽字数、词类相同,但意境平平。朱元璋听后不悦,要朱棣对。朱棣迅速对出下联:“日照龙鳞万点金。”朱元璋一听感到立意新颖,点点头十分开心。

有一童子善对对子。一次,一个客人指着当地知府冯驯说:“冯二马,驯三马,冯驯五马;”那童子随口应道:“伊有人,尹无人,伊尹一人。”以商代贤相“伊尹”巧对知府“冯驯”,饶有风趣,足见才气。

北宋著名政治家、文学家王安石,23岁时赴京参加科举考试,途经马家镇,见一员外门前挂的走马灯闪出上联:“走马灯,灯马走,灯熄马停步;”王安石略一沉吟,当即对出:“飞虎旗,旗虎飞,旗卷虎藏身。”马员外闻报,迅速将这临川书生迎入内厅,并将女儿许配给他。原来马小姐才貌双全,走马灯的上联便是为她选郎而出的。

古时,有几个秀才相约外出踏青。途中,众才子见一泥路上有鸡犬足迹,其中一秀才随口吟出一上联:“鸡随犬行,遍地梅花竹叶;”一旁的几个秀才苦思良久,仍然想不出好的下联来。此时,路边一牧童脱口而出曰:“羊跟马走,连路松子核桃。”众秀才一听,连声叫好。

民国初年,四川省陆军第三镇统制孔兆鸾,胸无点墨却又好装斯文,咬文嚼字而又错误百出,常将“草菅人命”的“菅”读作“管”,“马革裹尸”的“裹”读作“里”,如此不一而足。有人参会《葬经》(一部风水书)拟一联讽刺他道:“山管人丁,水管财,草管人命;皮里袍子,布里腿,马革里尸。”众人见后,笑得前仰后合,唯孔兆鸾不解所谓。

在1919年“五四”反帝爱国斗争中,上海各阶层爱国人士用对联做宣传,痛骂段祺瑞、陆宗舆、曹汝霖、章宗祥的卖国行径:“哪有心神看跑马;正应筹策补亡羊。”对联就地取材,贴近实际,令人警醒。

1927年,人民教育家陶行知在南京和平门外劳山下创办了晓庄学校。他将学校的大礼堂命名为“犁宫”,并亲自写了一副对子贴在“犁宫”两边“和马牛羊鸡犬豕做朋友;对稻粱菽麦黍稷下功夫。”此联不长,却容得下这么多牲畜和农作物的名称,毫无生拼硬凑之感,又宣传了“教学做合一”的教育思想,殊为难得。

在国民党统治时期,有人以长沙的两个地名巧妙地串组成一副缺字讽刺联:“车马桥,桥上马,马行无力皆因();仙人市,市中人,人不风流只为()。”联中的“车马桥”和“仙人市”为长沙市的地名,“桥上马”、“市中人”则指行走在桥上的马、集市中的人群,“马行”和“人不”各照应上句,作者有意空缺其中的关键字,上联缺一“瘦”字,下联缺一“贫”字,即“马行无力皆因瘦”、“人不风流只为贫”。作者采用“隐讳缺如”的手法,揭示国民党统治下贪官污吏搜刮民脂民膏的罪恶行径。“马瘦人贫”的主题蕴含在缺字中,此联讽刺深刻,形象生动,读来耐人寻味。

方志敏生前卧室里挂有一幅自拟的对联:“心有三爱:奇书骏马佳山水;园栽四物:青松翠竹白梅兰。”这也是方志敏高尚志趣的写照。南方马很少,方志敏的家乡没有马,他却一生喜爱骏马。他曾自拟一联,写在家乡村头的凉亭上:“浮舟沧海;立马昆仑。”寥寥八字,气魄宏伟,抒发了“为中华之崛起,不为外强侵略而读书”的雄心壮志。

当初美国将军马歇尔到中国时,有人出句:“马歇尔歇马;”有人对云:“华来士来华。”华来士为美国知名记者,这副联语出得妙,对得巧,更为难得的是用回文体,不失为绝妙好联。

另外,有人集“中药材”作了一副谐音联:“生地人参,附子当归熟地;枣仁南枣,吴萸打马茴香。”其中“人参”谐“人生”,“ 附子”谐“父子”,“枣仁”谐“找人”,“南枣”谐“难找”,“吴萸”谐“毋如”,“茴香”谐“回乡”,即为:“生地人生,父子当归熟地;找人难找,毋如打马回乡。”可谓别出心裁,读来兴味盎然。还有这样一副药店联:“膏可吃,药可吃,膏药焉可吃;马能行,虎能行,马虎怎能行。”此联表面看,略有谐趣,而实质上则意义深刻、颇有哲理。

还有二则绝妙的嵌“马”联:“马逢伯乐常提耳;牛遇田单独出头。”“伯乐”为古代善相马者,“提耳”为恳切教导;“田单”为战国时期齐国大将,他曾用火牛阵大败燕军。此联巧妙地将“马耳”和“牛头”嵌于上下联的首尾,构思精妙。另一嵌“马”联:“不必属牛,自然熟识吹牛术;无需姓马,到底精通拍马经。”这副讽刺联以否定式的属相和姓氏,引出肯定的背反效果,幽默而尖刻。

最有趣的马联当属下面的绕口联。上联说儿子小马,见自家养的两匹马跑出踢咬,叫妈妈牵回槽上一事:“马咬马,马踢马,小马喊妈出,妈打马,妈拉马,马归马槽,妈妈喂马,马看妈,妈看马。”下联说农夫老牛叫小妞拉牛一事:“牛抵牛,牛蹭牛,老牛叫妞来,妞砸牛,妞撵牛,牛入牛圈,妞妞拴牛,牛瞪妞,妞瞪牛。”上联妈和马,下联妞和牛,语音相同,凑事于巧,精构之作,让人不得不信“天下无语不成对”之说。

(责任编辑:欧阳青岚)

点赞
评分
0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