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 教师频道 > 教学参考

为鲁庄公平反

http://www.19mini.cn   2012-03-12 来源:网络整理 作者:醉卧桃花源 浏览:次  字号:T T T
摘要:《曹刿论战》以“记言”的史家笔法,通过精当地史料剪裁,给我们描述了春秋早期,一场以少胜多的经典战役长勺之战。并成功塑造了曹刿这一具有卓越军事才能和高度政治责任感的人物形象。在教学中,对曹刿的评价向来是比较全面的,但对鲁庄公却缺乏相对深入的剖析,产生了一些片面认识。

《曹刿论战》以“记言”的史家笔法,通过精当地史料剪裁,给我们描述了春秋早期,一场以少胜多的经典战役长勺之战。并成功塑造了曹刿这一具有卓越军事才能和高度政治责任感的人物形象。在教学中,对曹刿的评价向来是比较全面的,但对鲁庄公却缺乏相对深入的剖析,产生了一些片面认识。

提到鲁庄公一般都认为他昏庸无能。人们所依据的是文中曹刿的那句“肉食者鄙,未能远谋。”一个“鄙”字似乎已经给鲁庄公盖棺定论。这位国君在文中的一些表现也成为后人给他下评语的依据。战前,他仿佛心无成算,把胜利的希望寄托在施行“小惠”和祈求神灵的保佑上。战中,“公将鼓之”、“公将驰之”则给人以急切冒进、鲁莽行事的印象。战后,还不知道取胜的原因,“既克,公问其故”更成为了后人指责他政治上无能、军事上无知的佐证。

我在教学《曹刿论战》时,提议学生用求异思维去审视鲁庄公,以一种相对宽容的态度评价鲁庄公,结果大大出乎我们的意料。

经过学生们的讨论交流,我们获得以下几点认识:

首先,从他抗敌态度看,鲁庄公是一位不畏强敌的英雄。

长勺之战发生于公元前684年,当时的齐国是大国、强国,而鲁国是小国、弱国。在齐国大军压境的严峻形势下,鲁庄公既没有弃城而逃,也没有率子民举旗投降,而是“公将战”,坚决抵抗强敌的入侵。另外,当战争展开时,他身先士卒,亲临前线,可谓以身作则。反之,鲁庄公若不是一位坚决抗战的爱国君主,而是一个胆小如鼠的庸俗之辈,作为一介草民的曹刿也只能当亡国奴了,他的才干和抱负也无以施展,鲁军也就不可能有长勺之战的胜利。因此,可以说长勺之战的胜利也是鲁庄公正确军事路线的胜利。统率弱鲁战胜强齐,创造了中国战争史上以弱胜强的光辉范例。这和三国时窝囊皇帝刘禅比,真是天壤之别,因此说鲁庄公是一位英雄并不为过。

其次,从他治理国家看,他是一位开明从政的君主。

第一,鲁庄公能够打破等级观念,虚心纳谏,唯贤是用。长勺之战前,曹刿乃一介布衣,进见鲁庄公前,曹刿口无遮拦地对其乡人说:“肉食者鄙,未能远谋。”此话就是现在看来也未免有些张狂。然而在当时既没有乡民告密,也没有哪个当官的拿他是问。由此可见,鲁国的政治有多开明,民众的言论有多宽松。再说,曹刿所处的那个时代贵贱分明,君臣之礼森严,然而鲁庄公并没有把曹刿拒之门外。出身鄙野的曹刿毫无阻碍地进见到鲁庄公,并且直言相问:“何以战?”鲁庄公有问必答,在自己的主张遭到连续否定之后,并没有发怒,也没有王顾左右而言他,而是耐心的回答曹刿的问题,一点也没摆君王的架子,显得是那么的随和虔诚,俨然是在和知己促膝谈心。他还进一步接受了曹刿“战则请从”的要求,很亲密地“与之乘”。作为一国之君,这种礼贤下士的精神不能不让人敬佩。想想后来就是求贤若渴的曹操,还借“鸡肋事件”杀了恃才放旷的杨修,相比之下,鲁庄公开门纳谏、从善如流是货真价实的。

更为可贵的是,他不仅唯贤是用,而且做到了用人不疑。长勺之战时,鲁庄公与曹刿同乘一辆战车,在对齐军发动进攻和反击之时,曹刿不仅“未可”、“未可”、“可矣”、“可矣”地指挥,而且还“下视其辙”、“登轼而望之”地上下折腾。三军面前若不是礼贤下士的鲁庄公,哪个容得了个性张扬的曹刿如此这般地洒脱淋漓?鲁庄公之所以能容他,是因为他信任曹刿,把战斗的指挥权充分的交给了曹刿。古往今来,唐宗宋祖惟才是用而为明君。识才任能为王者之道,那么,鲁庄公何尝不是一位明君呢?

第二,鲁庄公懂得人心的重要。

从曹刿与鲁庄公的对话中我们可以得知以下三点:

(一)鲁庄公注重君臣团结。有钱财宝物不独享,而是分给手下文臣武将。一个好的国君,他所统治的地盘一定是要人心上下团结的。这首先就要从领导集团做起,如果国君吝惜财物,不肯奖赏他人,自己的臣子也不会服从自己。能得到自己属下的“心”,才能使国家稳定,属下也会尽心尽力辅佐君主。

(二)鲁庄公非常讲究诚信。祭祀神灵时,祭品数目不虚报,在对待曹刿尖锐的问题面前如实回答,这些都可以体现出鲁庄公的诚心。无“信”者,失天下,有“信”者,得人心。一个国君若在对待本国事情的时候讲信用,这样他的属下和人民才会信任他,支持他。

(三)鲁庄公知道民心的重要。一个掌握生杀大权的国君能够做到“小大之狱,虽不能察,必以情”,这实属难得可贵。他能把案件处理得合情合理,人民才能够服从他,归顺他。连鄙夷“肉食者”的曹刿也用“忠之属也”赞美他,可见鲁庄公重视民心,也深得民心。在回答曹刿的问题时,他能够列出“衣食所安,弗敢专也,必以分人”、“小大之狱,虽不能察,必以情”这些取信于民的举措,至少可以证明他的头脑中还装着老百姓,他的统治还算是仁政的,这与暴虐的商纣王、秦始皇有很大的区别。这也是鲁国“可以一战”的重要政治前提。从以上三点,我们可以大致看出鲁庄公的为人:不吝惜私人财产,能使君臣和睦,讲诚信,取信于民,深得民心。这足以证明鲁庄公不是无谋国君,而是一个有为明君。

第三,鲁庄公有着“知之为知之,不知为不知”者的圣明。

长勺之战胜利结束后,“公问其故”。评论家认为这又一次显示出鲁庄公的“鄙”战争胜利了,而国君还“不知其故”!乍一想,似乎有理;细一琢磨,我们何尝不能看到他的诚实的一面:“知之为知之,不知为不知”嘛!“公”能“问其故”,这证明他能够认识到自己的浅薄和无知的一面;但他不掩饰自己的无知,不羞于向地位低下的人求教,除了具有谦逊的胸怀之外,更需要有一种战胜虚伪的勇气!鲁庄公的这种圣明之举,是不少国君乃至许多王公大臣以及诸多自以为是的人难于做到的。

再次,从他治理军队看,他是一位治军有方的统帅。

强敌压阵,齐人三鼓,鲁军严阵以待,不曾退缩。齐人“三鼓”后,鲁军突然而来,以迅雷不及掩耳,杀得齐兵七零八落大败而奔。鲁军静时如泰山,动时似蛟龙,必定是一支训练有素的军队,假如是一群乌合之众,再好的战机也是白搭。平时训练有素,战时才能拉得出打得响,良好的军事素质为鲁军奠定了胜利的基础。作为鲁军最高统帅的鲁庄公,在军事培训方面看来也不是个低能儿。

综上所述,大多数同学认为鲁庄公有胆有识,知人善任,治国有方,是一位难得的明君。那么他又怎么会是一个目光短浅之人呢?有的同学说:“鲁庄公不会打仗,打了胜仗连原因是什么都不知道,他的目光当然很短浅。”另一些同学则认为一个国君的目光长短并不是体现在他是否能征善战上。一个十分好的例子就是汉高祖刘邦和楚霸王项羽。他们两个人,一个手无缚鸡之力,另一个力能扛鼎,一个常打败仗,另一个则是常胜将军,一个没有真正领导过一场战争,一个则是取得过“巨鹿之战”这样的辉煌战绩。项羽在军事战略上是要远远强于刘邦的,可是,为什么最后楚汉战争的胜利者,是刘邦而非项羽?答案就是,刘邦知人善任,虚心纳谏,得人心。鲁庄公的最可贵之处正在于:重视人才,知人善任。正是他这位伯乐用好了曹刿这一人才,才取得长勺之战的胜利,救鲁国于危难之中。或许就连曹刿也不会想到,原先凭着一股政治热忱入朝,竟能得到如此礼遇,自己的智慧才能竟能如此淋漓尽致地发挥,进而导演了古代一场后发制人、以弱胜强的经典战役,成为千古传诵的英雄。而给他这一平台,成就其事业的正是当初他视为“未能远谋”的“肉食者”鲁庄公。

最后我们得出这样的结论,鲁庄公并非传统说法的昏庸国君,他具有明君的胸怀,只不过是缺乏更高的军事才能罢了。然而,我们不可能苛求一位国君样样精通,无所不能。只要他能尊重人才,任人唯贤,就应得到后人的肯定。

这是我们根据课文对鲁庄公的评价,历史上的鲁庄公到底是什么样子的呢?为验证同学们的结论是否正确,我列举了一些相差史料:历史上,齐、鲁曾发生过乾时、长勺、朗城三次大的战事,鲁庄公取得了两胜一负的战绩。鲁庄公在位32年,病逝于公元前662年8月。如果鲁庄公是个昏庸无能的君主,又何以能使鲁国长治久安?就此而言,作为一国之君,鲁庄公无疑是称职的。由此可见,同学们的结论是正确的。

历史人物的言行是后人对其评价的重要依据,然而言行是特定的历史环境中的言行,人物是社会历史大背景中的人物。如果没有认识到这一点,对古人的评价就会缺乏客观,有失公允。鲁庄公蒙冤受屈上千年,我们只有打破传统思维的束缚,用求异思维来审视他,才能还原一个真实的鲁庄公。

(责任编辑:欧阳青岚)

点赞
评分
0
  
相关资源标签:语文综合资料
    无相关信息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