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上一页
全站导航
搜索

课堂实录

《吆喝》获奖课堂教学实录

作者/赵艳红  日期/2013-08-12  浏览/1713


2009年第七届“语文报杯”全国中青年教师课堂教学大赛天津选拔赛一等奖:《吆喝》

赵艳红/执教 冯 桂/指导

师(伴随着老北京图片的展示):曲折的胡同、幽深的四合院、代代相传的老字号……这就是北京。昔日的沧桑一去不复返,而怀旧的滋味总是给人带来一丝温暖和慰藉。今天,就让我们随着作家萧乾的脚步,回到老北京的胡同里,聆听这座古老城池的心跳,品味老北京最有特色的声音——吆喝。(幻灯片展示课题。)什么是“吆喝”呢?

生(众):大喊、喊叫。

师:对,吆喝就是大声呼喊,小商贩的吆喝其实就是给商品做的叫卖广告。在我们眼中平淡无奇的叫卖声竟然被作家萧乾捕捉到并记录成文,可见这真是一位善于捕捉生活细节的有心人。下面就让我们一起来认识一下作家萧乾。

(师展示图片介绍。)

萧乾——原名萧炳乾,北京人,1910年1月27日生,著名记者、作家、杰出的文学翻译家。是第二次世界大战期间我国最早在西欧进行采访的战地记者,写下了《银风筝下的伦敦》、《矛盾交响曲》等描写欧洲人民反法西斯斗争的大量通讯和特写。代表作:长篇小说《梦之谷》,译著《好兵帅克》、《尤利西斯》。

师:首先请大家随着老师的朗读来品读“吆喝”。

(幻灯片展示:品读“吆喝”。师范读全文,范读中注意尽量读出吆喝的音调变化,生被感染,沉浸其中。)

师:读一篇文章首先要解决字词,这有助于我们理解课文。把这些词齐读两遍。(课件展示。)

招徕 铁铉 囿于

隔阂 饽饽 秫秸秆

吹嘘 小钹 荸荠

(生齐读。)

师:请同学们将以下每个词义自读两遍。(屏显。)

招徕:招揽。

随机应变:跟着情况的变化,掌握时机,灵活应付。

合辙押韵:这里指押韵。

油嘴滑舌:形容说话油滑。

囿于:局限于;拘泥于。

隔阂:彼此情意不通,思想有距离。

(生自由朗读。)

师:请同学们快速跳读全文,勾画出文中出现的“吆喝”,看看课文的吆喝一共介绍了多少个?都涉及了人们生活的哪些方面?

(生自由朗读、勾画。)

生1:一共有18种。

师:这些吆喝都涉及了人们生活的哪些方面?

生2:吃的、玩的、用的。

师:还有吗?

生3:还有乞丐。

师:没错!你读得很仔细,那这些吆喝中涉及哪个方面的最多?

生4:吃的。

师:为什么呢?

生5:因为民以食为天啊!

师:没错,老北京仅小吃就有600多种,现在也还有100多种呢,有机会大家一定要去尝一尝哟。

师:请你找出一句吆喝,试着读一读,看看你能读出老北京买卖人吆喝的那个味儿吗?

生(笑着试读):“葫芦儿——冰塔儿。”

师:读得很不错,敢吆喝出来,很宏亮,而且你的儿化音很地道,有点老北京人吆喝的韵味。大家想不想听一听原汁原味的老北京吆喝?

生(众):想!

师:好,让我们感受一下真正的老北京吆喝。(播放卖烤白薯、卖小金鱼、卖凉糕、卖破烂等的吆喝声。学生感兴趣地模仿着,笑着。)

师:怎么样,有点说唱艺术的风格吧?

我们刚才统计过,全文涉及的吆喝达到18种,这么多的吆喝,写作时处理不慎就会显得混乱和松散,那么作者是如何处理这个问题,使之读来秩序井然的呢?下面让我们一起来感受“吆喝”。

(幻灯片展示:感受“吆喝”。)

师:为了更好地解决这个问题,我们先请同学们将文章分为三部分,并用简洁的语言概括层意,最好采用“ 吆喝”的句式概括。

(生默读勾画并同座交流。)

生1:1-3段是引出吆喝、4-10段介绍吆喝、11-12段评价吆喝。

(师板书。)

师:很好,同学们再仔细审读一下,看看作者是怎样引出“吆喝”的?

生2:作者先写了英国诗人,然后又分别提到了街头管弦乐队中的器乐和声乐,这才引出了下面对吆喝的介绍。

师:作者提到的器乐和声乐与吆喝有什么关系呢?

生3:器乐就是铁铉、定音叉、拨浪鼓等乐器发出的声音,作者把小贩招徕顾客的叫卖声比喻成了声乐,并且用了强调的方法。

师:好,是哪个词在强调声乐呢?

生4:“更值得一提”。

师:对,是递进。(师板书。)

师:作者按照怎样的顺序来介绍“吆喝”?

生1:按照“一年四季和从早到晚”的时间顺序。(师板书。)

师:好,请大家细致地找出表示时间线索的语句。

生2:“大清早”、“白天”、“夜晚”、“四季叫卖的货色自然都不同”、“春天一到”、“一到夏天”、“秋天”、“一到冬天”。

师:真棒,你找得太全了,我相信你肯定已经把握住了作者的行文思路。

作者都评价了“吆喝”的哪些方面?第11段评价了吆喝的什么?

生1:评价了吆喝的多样化。

师:是什么的多样化呢?

生1:是内容。

师:对,先评价了吆喝的内容。(板书。)第12段又评价了吆喝的什么呢?

生2:是音调。

师:(板书。)真棒!那第13段呢?

生3:评价了吆喝的合辙押韵。

师:(板书。)太好了。请同学们再次找到文中的总起句和过渡句,读一读,并自己总结一下作者的写作思路,同座之间进行一下交流。

生4(总结发言):

①“囿于语言的隔阂,洋人只能欣赏器乐。其实,更值得一提的是声乐部分——就是北京街头各种商贩的叫卖。”这一句很自然地将话题由北京商贩运用“乐器”招徕顾客转到口头叫卖,扣住了文章标题“吆喝”。

②“可夜晚过的,并不都是卖吃食的。”从卖吃食的转而谈论三种夜间吆喝:唱话匣子、算卦盲人、乞丐。

③“四季叫卖的货色自然都不同。”从“一日”转到“一年”。

④“叫卖实际上就是一种口头广告。”是对吆喝的一种评论、概括,对吆喝的叙述介绍从此开始转向对吆喝的评价。

师:非常好,找得很全,证明你们的品读能力很强,阅读得也很仔细。让我们一起来整理一下课文的总体思路。(生和师一起说。)作者先从北京商贩运用“乐器”招徕顾客写起,转到口头叫卖,第4段总领全文,“我小时候,一年四季不论刮风下雨,胡同里从早到晚叫卖声没个停”一句,从两个方面为全文立下了“主脑”。一是“从早到晚”,一是“一年四季”。按“从早到晚”的顺序,作者介绍了“大清早卖早点的……然后是卖青菜和卖花的……白天就更热闹了……到了夜晚的叫卖声也十分精彩”。按“一年四季”的顺序,作者介绍了春、夏、秋、冬四个季节各种不绝于耳的吆喝声。最后,作者又介绍了各种吆喝的主要内容、声调变化、音韵节奏,使读者对吆喝有了较为全面深入的理解。经过作者的精心组织,纷纭杂乱的吆喝声顿时“秩序井然”。

理清行文思路,划分文章结构时,一定要注意语段之间的衔接过渡语句,它们像路标一样,标示作者的思路,阅读时要搞清楚它们承转了哪些内容。

请一位同学总结归纳一下我们从这篇文章中学到的写作方法,当我们在作文中遇到介绍复杂事物时,应该怎样写才能做到秩序井然?

生1:可以先把复杂的事物分类,再按照一定顺序排列一下,最后用总起句和过渡句串连起来。

师:很好,先分类,再排序,最后用总起句和过渡句串联。

作者向我们介绍了上个世纪二三十年代老北京城里的种种吆喝,请同学们体会一下作者对北京的吆喝怀有怎样的感情?作者难忘的只是这诸多的叫卖声吗?

生1:还有很怀念的感情。

师:为什么有怀念的情感呢?

生2:因为这些吆喝是和他童年的生活联系在一起的,怀念吆喝就是怀念他自己的童年时光。

师:很好,除了怀念,还有什么感情吗?

生3:好像还有一点点遗憾吧。

师:在哪里体味出遗憾呢?

生4:最后一段“北京城倒还剩一种吆喝”中的“倒还剩”三个字,看出吆喝已渐渐离我们远去,怀念它,也流露出一种遗憾的心情。

师:同学们说得非常好,作者对老北京街头吆喝声的娓娓介绍中包含着深厚的喜爱和怀念之情,也包含着对老北京民俗风情和无忧童年生活的美好回忆,同时也为这些口头文化遗产的逐渐消失而感到惋惜。(板书:喜爱、怀念、惋惜。)

师:好,下面我们进入第三个环节——赏析“吆喝”。请同学们找出你比较感兴趣的吆喝并读一读,并说说理由。用“我喜欢的吆喝是

因为 ”的句式说话。

老师先来抛砖引玉一下啊。我喜欢的吆喝是“葫芦儿——冰塔儿”(重读儿化音),因为这句吆喝运用了比喻的修辞方法,表现出了冰糖葫芦的晶莹剔透和形状,而且运用了老北京方言的儿化音,很具有北京地方文化的色彩。

老师是从哪些角度赏析的这句吆喝?

生1:修辞方法和语言风格。

师:很好,同学们也来试一试吧。

生2:我喜欢的吆喝是“喝了蜜的大柿子”,因为这句吆喝让我想到了柿子一定很甜,想尝尝。

师:那它是用什么方法吸引你,让你想到了它的甜呢?

生3:因为是形容柿子“喝了蜜”,“喝”用得好,用拟人方法,柿子喝了蜜,连心里都是甜的,肯定很甜,又大又甜,汁水多。

生4:我喜欢“小玩意赛活的”,因为“赛活的”三个字是夸张,把小贩手里的小玩意表现得栩栩如生。

生5:我喜欢卖荞麦皮的吆喝,因为那个语调非常吸引人,“哟”地一声先吓你一跳,引起你的高度注意,再告诉你卖的是什么,这个小贩很讲艺术性,也有戏剧性。

生6:我喜欢的吆喝是“老太太(那个)真行好,给个饽饽吃不了”,因为那个乞丐虽然很可怜,但是很乐观,能编出这么轻松幽默的押韵快板来吸引别人,我觉得比现在大街上的乞丐强多了。(生笑。)

师:看来乞丐也要有才华,也要乐观才有生意哟。(生笑。)

师:同学们赏析得都很不错,从修辞、音调、押韵等各个角度品评了小贩创作的吆喝,那么同学们再想一想,你能从小商贩的吆喝中品味出他们的生活态度吗?

生1:他们很乐观。

生2:他们很闲适、自在,生活这么困苦仍旧不抱怨。

师:说得很好。这些小商贩没有受过什么教育,都是生活在社会最底层的普通老百姓,但他们却用自己的智慧和热情,用各种方法,创作出了足以吸引和打动别人的吆喝,而吆喝所折射出的老北京人的生活态度与人生境界也让我们感动。他们讲究日子再苦也要过得有滋有味儿、有腔有调,处境再难也决不失了生意人的本分和做人的根本。所以,我们投递的目光决不单单是同情,而是同情中饱含着深深的敬意。所以说课文描绘的是一个旧式北京的灰色背景,记录的却是一群底层人物的暖色人生啊!

师:同学们,下面我们要见识一下大家的真功夫了,现在我们进入最后一个环节——创作“吆喝”。

(幻灯片:创作吆喝展示。)

师:现在,我们的生活中也不时能听到吆喝声,只是有些显得过于简单粗糙,缺少韵味,比如说这个——(播放卖箱包的吆喝声,听到熟悉而乏味的“十元一个,所有箱包十元一个”的吆喝,学生会心微笑。)这样的吆喝如果每天不停地在你耳边播放,你也肯定会烦死啦。好,下面,请你选取自己熟悉或喜爱的商品,例如代表天津风味的狗不理包子、十八街麻花、泥人张、煎饼果子、天津海鲜……自己创作一则吆喝广告。提醒一下,创作包括内容、喊腔,若能用京腔最好,也可用自己的方言。

师:好,老师再给大家做个示范。我要给天津一绝十八街麻花作个广告:“大麻花儿,酥、脆、香,您买几个尝一尝,没吃了哇您可甭紧张,放它仨月不变样儿。送亲朋、送好友,绝对包您面有光儿,百年老店,百年时尚啊!”(生笑。)我相信,大家一定比我厉害,请开始。

生1:(很快举手。)老师,我知道一个很有特色的吆喝,不是我创作的,能展示一下吗?

师:好,没问题,借鉴来的也是知识啊,欢迎。

生1:是河北卖十三香的。

(生笑,兴趣盎然,掌声热烈。)

生1(说唱):小小的纸啊,四四方方,东汉蔡伦造纸张,南京用它包绸缎,北京用它包文章,此纸落在我的手,张张包的都是十三香;夏天热,冬天凉,冬夏离不了那十三香,亲朋好友来聚会,挽挽袖子啊下厨房,煎炒烹炸味道美,鸡鸭鱼肉那盆盆香,赛过王母蟠桃宴,胜过老君仙丹香,八洞的神仙来拜访,才知道用了我的十三香。

(生笑,热烈鼓掌。)

师:太好了,你是要往演艺圈发展吗?(生1笑,摇头。)模仿得太棒啦!

生2:老师,我用天津话吆喝一个吧。

师:好,欢迎。

生2:大糖堆儿啊,就是没有核儿嘞!

(生2天津方言十分地道,生笑,鼓掌。)

师:你的吆喝也吸引了老师,真想尝尝你这又甜又脆的没核的大糖堆儿。

生3:老师,我创作的是卖煎饼果子的吆喝,可以吗?

师:好,展示一下。

(生鼓掌欢迎。)

生3:杂面的饼像薄薄纸一张啊,脆脆的油条饼里藏啊,有香菜有葱丝,还有腐乳和辣椒香啊,尝尝我又香又脆的煎饼嘞!

(生热烈鼓掌。)

师:很不错,真正吆喝出了我们天津卫煎饼的特色,又脆又香,让人垂涎欲滴啊。

师:同学们,吆喝本来发端于生活的无奈,那些悠长响亮的叫卖只为着手中的冰糖葫芦儿、烤白薯可以多找到些买家。然而,吆喝之所以成为检索老北京记忆的关键词,自然还有更多的精神维系与情感内涵。它就像老北京的一张名片,展现着自己的独特魅力,可惜的是,随着时代的发展,吆喝这种特殊的文学艺术正在逐渐消失,而我们要做的,就是尽我们所能去抢救、去保存它。希望今天课后,大家能够询问家里的老人,整理并记录下那曾经被人所熟知的吆喝,也算是我们对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的一种贡献,好吗?下面,就让我们在那此起彼伏的吆喝声中结束这节课。(播放“吆喝”的录音。)

深入浅出读《吆喝》

赵艳红

《吆喝》表面看起来似乎散漫而无序,只是从一个“吆喝”到一个“吆喝”的记录,一个句子到一个句子的滑行,但是如果我们能够通过个别角度的切入,从文本的地表到地幔,从地幔到地核,搅动思情,甚至是引发潜在意识的浆流奔涌,在学生有了表达欲望之时,再由教师将思想的浆流引向地表,直至形成火山的喷发,即走感悟、赏析、创作之路,我们就会发现:在这条协同促进的探寻之路上,我们正打开心扉,与文本进行着一次深入对话,最终敞亮了心灵。

基于这种思路,笔者在引领学生学习《吆喝》这篇文章时,将它设计成分层推进的微型话题式,即“(对吆喝的)品读——梳理——赏析——创作”的教学模式,力争引导学生做好文本解读的深“入”与浅“出”。

一、文本解读的深“入”

1.通过“品读吆喝”,吸引学生兴趣,初步感知内容。

优秀的课堂在开课伊始就能集中学生的注意力,激活学生的思维,调动学生参与课堂教学的热情。教学时,在初读课文的环节,笔者设计了教师的范读。范读中教师调动自己的体验与积累,尽量模仿老北京商贩地道的吆喝声,吸引学生,加深他们对文章的认识和兴趣。熟悉课文后,让学生试读“吆喝”,到此时,在教师的示范和感染下,学生基本放开了羞涩和矜持,运用自己的生活实际和体验去“吆喝”。在学生陶醉于自己的“吆喝”时,再适时地引入原汁原味的老北京吆喝(卖烤白薯、卖小金鱼、卖凉糕、卖破烂),更让学生热情高涨,在对比自己稚嫩的吆喝后,进一步明确,吆喝也是一门艺术。

2.借助“感受吆喝”,解读文章结构。

为了解读文本的内在结构,笔者设计了这样的大问题:这么多的吆喝,写作时处理不慎就会显得混乱和松散。请问:作者是如何处理这个问题的?围绕着这个大问题,笔者又设计了几个小问题:

(1)试将文章分为三部分,并用简洁的语言概括层意。(2)作者是怎样引出“吆喝”的?(3)作者按照怎样的顺序来介绍“吆喝”?(4)作者都评价了“吆喝”的哪些方面?

在学生明晰每个问题的答案后,课文的总体思路就显而易见了。

3.通过“赏析吆喝”,进行美点追踪,妙点揣摩。

用“我喜欢的吆喝是 ,因为 ”的句式说话。这个环节是要引导学生在理解课文的基础上进行创造性的“再表达”。学生通过再读文本进行深刻体会,他们会总结出,吆喝的创作采取了各种能够吸引顾客的方法,如修辞、合辙押韵、讲究音调变化等等。在学生品读赏析之后,教师还进一步总结提升:这些小商贩没有受过什么教育,都是生活在社会最底层的普通老百姓,但他们却用自己的智慧和热情,用各种方法,创作出了足以吸引和打动别人的吆喝,可见,吆喝真可以算是一种艺术了。

而后教师的追问则由“吆喝”转到“吆喝人”上:“你能从小商贩的吆喝中品味出他们的生活态度吗?”在教师的引导下,学生领悟到“吆喝”所折射出的老北京人的生活态度与人生境界。学生的生活经验被激活,真正悟到生活中琐碎的细节也能营造出美好的生活,自信豁达的人生境界就是吆喝最动人的美丽,是民俗文化的精髓所在。

二、文本解读的浅“出”

“出”是能力层面的东西,既是对所学知识的运用尝试,又是一种更具功效的动态的学习方式。“出”的关键是学生的参与,最高境界是与生活接轨。知识不是纯粹的精神产品,它来源于生活,必然要服务于生活。为此,笔者设计了“创作吆喝”这一环节:“请你选取自己熟悉或喜爱的商品,例如代表天津风味的狗不理包子、十八街麻花、泥人张、煎饼果子、天津海鲜……自己创作一则吆喝广告。”依托课文设计生动的创作训练,尤其是针对天津特产创作“吆喝”广告,更是能调动学生的表达热情,于是,刚刚总结过的“吆喝”创作方法被利用起来:修辞、合辙押韵、戏剧化的方式……五花八门,一步步引导着学生立足文本,又超越文本,进而深入生活实际,将学生的课文学习引向更为广阔的自主世界,真正构建了大语文的环境。

展开阅读全文
点赞点赞
  • 上一篇:《行路难》获奖课堂教学实录
  • 下一篇:省级优质课教学实录:《离骚》(图)
  • 相关推荐
    热门浏览

    省级优质课教学实录:《离骚》(图)省级优质课教学实录:《离骚》(图)


    ©迷你语文网版权所有 | 吉ICP备11000532号-1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