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上一页
全站导航
搜索

教案选粹

七年级上学期期末语文复习教学设计(最全)

作者/雪中飞  日期/2019-12-04  浏览/4321


七年级语文上册期末总复习教学设计

第一课时

  复习内容:语文知识梳理

  复习目标:通过梳理知识,是学生系统掌握知识体系,为分类复习打基础。

  复习重点:把握体系

  复习难点:归纳体系

  复习方法:引导归纳法

  媒体设备:百度脑图、互动白板

  复习时数:1课时

  步骤过程:

  以下为百度脑图制作的本册试卷结构及知识体系图

  第二课时

  复习内容:字词

  复习目标:梳理字词,掌握常见字的形音及词语的含义。

  复习重点:注音及书写;词语解释与运用

  复习难点:词语解释与运用

  复习方法:合作搜集法

  媒体设备:PPT、互动白板

  复习时数:1课时

  步骤过程:

  一、 字音字形

  (一)课文常用字

嗡 (Wēng) 朗润( lǎng rùn ) 应和(yìng hè) 嘹亮(liáo liàng) 静默(jìng mò) 风筝(fēng zhēng) 抖擞(dǒu sǒu) 健壮(jiàn zhuàng) 呼朋引伴 花枝招展(huā zhī zhāo zhǎn) 撑(chēng) 酝酿(yùn niàng) 巢(cháo) 喉(hóu)咙 宛(wǎn)转嘹(liáo)亮 黄晕(yùn) 蓑笠(suō lì) 抖擞(sǒu) 胳膊(gē bo)澄(chéng)清 贮(zhù)蓄 着(zhuó)落 宽敞(chǎng ) 绿píng( 萍) 发 jì ( 髻 ) 水zǎo( 藻) 镶嵌( xiāng qiàn) 蝉(chán) 花苞(huā bāo) 娇媚(jiāo mèi) 彩棱镜(léng jìng) 粗犷(cū guǎng) (睫)毛 衣( 裳 ) 屋檐(wū yán) 凄冷(qī lěng) 莅临(lì lín) 吝啬(lìn sè) 干涩(gān sè) 草垛(cǎo duò) 静谧(jìng mì) 斗笠(lì)绿茵茵(lǜ yīn) 菜畦 (qí) 高邈 (miǎo) 淅淅沥沥(xī lì) 咄咄逼人(duō bī rén)澹澹(dàn) 竦峙(sǒng zhì)瘫痪(tān huàn) 侍弄shì 整宿xiǔ 憔悴qiáo cuì 仿膳shàn 豌豆wān 诀别jué 烂漫màn 翻来覆去fù) 絮絮叨叨(xù dāo ) 散(sàn)步 一霎( shà )时 信服(xìn fú) 嫩芽(nèn yá) 分歧(fēn qí) 取决(qǔ jué) 粼粼(línlín) 蒂 dì 梗gěng 祷告dǎo gào 姊妹zǐ mèi 徘徊pái huái     遮蔽zhē bì  荫蔽yīn bì 匿笑nì xiào 莲蓬(liánpéng) 菡萏(hàn dàn ) 攲(qī ) 斜 确凿 záo 菜畦qí 攒 cuán 拗 ǎo 桑葚shèn 轻捷 jié 蟋蟀 shuài 臃肿 yōng 脑髓 suǐ 书塾 shú 蝉蜕 tuì 竹筛 shāi 觅食 mì 秕谷 bǐ 锡箔bó 倜傥 tì tǎng 宿儒 sù 盔甲kuī 敛liǎn 油蛉líng 斑蝥 máo 窦dòu 人迹罕(hǎn)宿(sù)儒 狗窦(dòu) 搓捻 (cuō niǎn) 企(qǐ)盼 繁衍( yǎn ) 迁徙(xǐ) 遐(xiá)想 觅(mì )食 绽(zhàn)放 花团锦簇(cù ) 塑(sù)造 疲倦不堪( kān ) 混(hùn)为一谈 截(jié)然不同 恍(huáng)然大悟 冀jì  派遣pài qiǎn   殉职xùn zhí  狭隘xiá ài  热忱rè chén  纯粹chún cuì 鄙薄bǐ bó  拈轻怕重niān   戳 chuō) tān( 坍 )塌 山毛榉(jǔ) 废xū( 墟 ) 缝隙(xì) 干涸(hé) 薄荷( bò he ) 训诫 (jiè) 耸立(sŏng) 迂回(yū) 凝视 (níng) 啜泣(chuò) 纳罕(nà) 瘦骨嶙峋(lín xún) 心惊肉跳(jīng) 头晕目眩(xuàn) 翼翼(yì)灼(zhuó) 恍惚(huǎng hū) 哄堂大笑(hōng) 抽噎(yē)污涩(sè) 怂恿(sŏng yŏng) 蜷(quán)伏 惩戒(chéng jiè)怅(chàng )然 妄(wàng)下断语 嗔(chēn) 孵(fū) 凫(fú) 麝(shè)香 鹳(ɡuàn) 蹒跚(pán shān) 苫(shàn)蔽 眈眈(dān)瞑(míng) 隧(suì) 寐(mèi) 黠(xiá)袍子 páo zi 赐cì 聘pìn 炫耀xuàn yào 称职chèn zhí 愚蠢yú chǔn 妥当tuǒ dàng 呈报chéng bào 滑稽huá jī 钦差qīn chāi 头衔 tóu xián 陛下bì xià 爵士 jué shì 勋章 xūn zhāng 骇人听闻hài rén tīng wén 随声附和suí shēng fù hè 缥缈piāo miǎo 揉团róu tuán 澄澈chéng chè 掺和chān huo 庇护bì hù 爱慕ài mù 较量jiào liàng 杞人忧天qǐ

  (二)常见考试题型

  1.选择(字音全正确的一组)

  2.拼音写汉字

  3.汉字写拼音

  4.改正错别字

  二、词语

  (一)课文词语

  【春】朗润 赶趟儿 吹面不寒杨柳风 酝酿 宛转 黄晕 一年之计在于春 花枝招展 嗡 卖弄 喉咙 应和 嘹亮 烘托 静默 风筝 抖擞 健壮 呼朋引伴(划线词语在教材中有书下注解)[书下注解中“重音、停连”这两个词语来自课后题题干]

  【济南的冬天】响晴 镶 单单 安适 着落 慈善 肌肤 秀气 宽敞 贮蓄 澄清 ǐ空灵 地毯

  【雨的四季】花苞 静谧 高邈 莅临 造访 吝啬 淅淅沥沥 咄咄逼人 蝉 娇媚 棱镜 粗犷 睫毛 衣裳 铃铛 端庄 屋檐 凄冷 化妆 淅沥 干湿 草垛 绿茵茵

  【古代诗歌四首】临 碣石 澹澹 竦峙 星汉 幸甚至哉 杨花 子规 龙标 五溪 夜郎 客路 潮平两岸阔 海日生残夜江春入旧年 归雁洛阳边 昏鸦 断肠 天涯

  (重点在理解含义、掌握字形)

  【秋天的怀念】憔悴 瘫痪 暴怒 沉寂 侍弄 捶打 央求 絮叨 诀别 淡雅 高洁 烂漫 翻来覆去 喜出望外

  【散步】信服 分歧 取决 一霎 两全 粼粼 各得其所

  【散文诗二首】匿笑 花瑞 菡萏 敧斜 蒂 梗 沐浴 祷告 姊妹 亭亭 徘徊 遮蔽 心绪 流转 荫蔽

  【《世说新语》二则】内集 儿女 文义 俄而 骤 何所似 差可拟 未若 因风 期行 日中 舍去 乃 尊君在不 相委而去 家君 引 顾(实词、虚词的理解与用法)

  【从百草园到三味书屋】确凿 长吟 轻捷 拥肿(臃肿) 攒 敛 人迹罕至 无从 消释 宿儒 人声鼎沸 拗 盔甲 绅士 窜 觅 跪 云霄 倘若 鉴赏 啄食 和蔼 恭敬 质朴 博学 渊博 倜傥 淋漓

  【再塑生命的人】不求甚解 混为一谈 花团锦簇 美不胜收 捡 感慨 搓捻 绽开 争执 惭愧 悔恨 激荡 奥秘 拼凑 企盼 截然不同 疲倦不堪 小心翼翼恍然大悟 油然而生

  【《论语》十二章】子 时习 不亦说乎 愠 君子 吾 日 三省 为人谋 忠 信 传 十有五 立 惑 天命 耳顺 从心所欲 逾矩 温故而知新 罔 殆 回 箪 堪 之 者 好 乐 饭疏食,饮水 肱 于 如浮云 焉 善者 川上 逝者如斯夫,不舍昼夜 三军 夺 匹夫 笃志 切问而近思 仁(实词、虚词的理解与用法)

  【纪念白求恩】殉职 狭隘 热忱 拈轻怕重 麻木不仁 一班 见异思迁 鄙薄 不足道 冀 派遣 极端 冷清 纯粹 佩服 高明 出路 漠不关心 精益求精

  【植树的牧羊人】干涸 坍塌 不毛之地 溜达 栋 拣 戳 慷慨 帐篷 废墟 呼啸 滚烫 张扬 琢磨 微薄 酬劳 硬朗 水渠 流淌 光秃秃 刨根问底 沉默寡言

  【走一步,再走一步】灼 哄堂大笑 恍惚 抽噎 扒 趴 酷热 厌倦 附和 突兀 怦怦 嘲笑 晕眩 哭泣 呻吟 暮色 安慰 凌乱 参差不齐 惊慌失措 惊讶 畏惧

  【诫子书】夫 静 以 淡泊 无以 明志 致远 广才 淫慢 励精 险躁 治性 年与时驰 意与日去 枯落 多不接世 穷庐 将复何及(实词、虚词的理解与用法)

  【猫】污涩 绫 小侣 怂恿 预警 怅然 蜷伏 逗 缕 倚 妄 消耗

  忧郁 懒惰 安详 乞丐 叮嘱 惩戒 悲楚 断语 冤枉 虐待芙蓉鸟 畏罪潜逃

  【动物笑谈】嗔怪 怪诞不经 凫 大相径庭 需索 神采奕奕 蹒跚 敛 哺乳 羞怯 写照 匍匐 原委 鹦鹉 温驯 禁锢 滑翔 余晖 俯冲 柠檬

  【狼】屠止缀行甚远 投以骨 从两狼之并驱如故窘 受其敌 顾 积薪 苫蔽成丘 弛 眈眈相向 少时 径去 犬坐于前 久之 瞑 意暇甚 暴 洞其中 隧入 尻 假寐 盖 黠 顷刻 禽兽之变诈几何哉 止增笑耳(实词、虚词的理解与用法)

  【皇帝的新装】钦差大臣 爵士 笨 赐 聘 炫耀 称职 愚蠢 现款 妥当 理智

  呈报 滑稽 圈定 狡猾 陛下 头衔 勋章袍子 不可救药 骇人听闻 随声附和

  【天上的街市】缥缈

  【女娲造人】莽莽榛榛 抟 剧务 力不暇供 揉 荒凉 寂寞 蓬勃 澄澈 掺和 非凡 气概 灵敏 泥潭 绵延 神通广大 灵机一动 眉开眼笑

  【寓言四则】添头(出自《赫尔墨斯和雕像者》) 溉汲 及 国人 道 闻 对

  得一人之使 亡 晓 积气 若 行止 奈何 只使 中伤 积块 四虚 躇步跐蹈 舍然(分别出自《穿井得一人》和《杞人忧天》,注意实词和虚词的含义与用法)

  雕像 庇护 爱慕 虚荣 较量 凯歌 杞人忧天

  (二)常见题型

  1.选词填空

  2.解释词语(含在句子中的意思)

第三课时

  复习内容:古诗文默写

  复习目标:熟练背诵、恰当理解、正确工整地默写古诗文(名句)。

  复习重点:正确理解默写

  复习难点:理解默写

  复习方法:合作搜集法

  媒体设备:PPT、互动白板

  复习时数:1课时

  步骤过程:

  一、 古诗文默写常见题型

  1. 直接性默写

  2. 理解性默写

  3. 运用性默写

  4. 归类性默写

  二、课内必背古诗词

  《观沧海》《闻王昌龄左迁龙标遥有此寄》《次北固山下》《天净沙·秋思》《<论语>十二章》

  三、课外古诗词诵读

  《峨眉山月歌》《江南逢李龟年》《行军九日思长安故园》《夜上受降城闻笛》《秋词(其一)》《夜雨寄北》《十一月四日风雨大作》《潼关》

  四、考试默写题型强化训练

  (一)直接性默写

  1.树木丛生,百草丰茂。秋风萧瑟,洪波涌起。

  2.日月之行,若出其中;星汉灿烂,若出其里。

  3.潮平两岸阔,风正一帆悬。海日生残夜,江春入旧年。

  4.枯藤老树昏鸦,小桥流水人家,古道西风瘦马。

  5.河流大野犹嫌束,山入潼关不解平。

  6.杨花落尽子规啼,闻道龙标过五溪。我寄愁心与明月,随君直到夜郎西。

  7.峨眉山月半轮秋,影入平羌江水流。夜发清溪向三峡,思君不见下渝州。

  8.岐王宅里寻常见,崔九堂前几度闻。正是江南好风景,落花时节又逢君。

  9.遥怜故园菊,应傍战场开。

  10.回乐烽前沙似雪,受降城外月如霜。不知何处吹芦管,一夜征人尽望乡。

  11.自古逢秋悲寂寥,我言秋日胜春朝。晴空一鹤排云上,便引诗情到碧霄。

  12.君问归期未有期,巴山夜雨涨秋池。何当共剪西窗烛,却话巴山夜雨时。

  13.僵卧孤村不自哀,尚思为国戍轮台。夜阑卧听风吹雨,铁马冰河入梦来。

  (二)理解性默写

  1.曹操在《观沧海》里引吭高歌:“日月之行,若出其中;星汉灿烂,若出其里。”抒发了统一中原、建功立业的宏伟抱负。

  2.李白《闻王昌龄左迁龙标遥有此寄》中的“我寄愁心与明月,随君直到夜郎西”使本来无知无情的明月成了善解人意的朋友,意境新颖,令人回味无穷。

  3.王湾《次北固山下》中,把“日”与“春”作为新生的美好事物的象征,表现出具有普遍意义的生活真理的诗句是:海日生残夜,江春入旧年。

  4.马致远的《天净沙·秋思》中表明游子漂泊在外的思乡心情(点明主旨、直接道出天涯游子之悲)的句子是:夕阳西下,断肠人在天涯。

  5.《〈论语〉十二章》中阐述学习与思考关系的句子是:学而不思则罔,思而不学则殆;表示在生活中,我们要向有长处的人学习的句子是:三人行,必有我师焉。

  6.李白《峨眉山月歌》一诗中,点明远游路线,抒发依依惜别之情的诗句是:夜发清溪向三峡,思君不见下渝州。表现月光柔柔、波光粼粼的诗句是:峨眉山月半轮秋,影入平羌江水流。

  7.杜甫的《江南逢李龟年》中通过写现在之衰,来抒发时事之凋敝丧乱与人生之凄凉孤零的感慨的诗句是:正是江南好风景,落花时节又逢君。

  8.岑参在《行军九日思长安故园》中寄托自己对饱经战争忧患的人民的同情,对早日平定安史之乱的渴望的诗句是:遥怜故园菊,应傍战场开。

  9.李益在《夜上受降城闻笛》一诗中道出征人望乡之情的深重和急切之情的诗句是:不知何处吹芦管,一夜征人尽望乡。

  10.刘禹锡的《秋词》一反过去文人悲秋的传统,直接赞美秋景胜过春光的诗句是:自古逢秋悲寂寥,我言秋日胜春朝。

  11.李商隐在《夜雨寄北》中以会晤的欢愉衬托客居的寂寞,把思念深情转化为重聚的希冀的名句是:何当共剪西窗烛,却话巴山夜雨时。

  12.陆游的《十一月四日风雨大作》中“夜阑卧听风吹雨,铁马冰河入梦来”书写了诗人梦境中仍想着报国杀敌的壮志。

  13.《潼关》中谭嗣同以大气浩然之笔抒发冲决一切人生羁绊的豪迈情怀的诗句是:河流大野犹嫌束,山入潼关不解平。

  (三)运用性默写

  1.唐太宗李世民有一句名言:“以人为鉴,可以知得失。”由此可联想到《〈论语〉十二章》中的“择其善者而从之,其不善者而改之”。

  2.站在江边,微风轻拂,江水浩渺,波平浪静,一叶白帆悠然地漂荡在江面上,恰似王湾的《次北固山下》中“潮平两岸阔,风正一帆悬”的美景。

  3.羁旅之人每当孤独愁苦之时,往往会用马致远的《天净沙·秋思》 中的“夕阳西下,断肠人在天涯”来抒发自己的愁思。

  4.八年级(2)班在年级篮球赛中输掉了第一场比赛,队员们垂头丧气,队长用《〈论语〉十二章》中的“三军可夺帅也,匹夫不可夺志也”鼓励队友,要大家坚定信心,迎接下一场挑战。

  (四)归类性默写

  1.写出古今诗文中表达雄心壮志的名句。

  示例:烈士暮年,壮心不已。

  2.请你从古代诗词中找出连续两句写春雨的句子。(含“雨”字)

  示例:夜来风雨声,花落知多少。

  3.请写出连续两句你所喜欢的描写春天的古诗词。

  示例:①乱花渐欲迷人眼,浅草才能没马蹄。②竹外桃花三两枝,春江水暖鸭先知。

  4.请写出古代诗词中与花有关的诗句。

  示例:无可奈何花落去,似曾相识燕归来。

  5.写出一个有关友情的古诗文名句。

  示例:我寄愁心与明月,随君直到夜郎西。

第四课时

  复习内容:语文综合运用

  复习目标:能识别错别字并改正;掌握常见关联词语的搭配,能够根据词义大小、色彩等区分同义词与近义词,能选择合适词语填空;能识别病句并改正,会仿句;恰当运用标点符号;识别常见修辞方法;能恰当进行口语交际;能根据要求拟写对联(宽对)。

  复习重点:判断语病及改正;标点用法;对联拟写

  复习难点:对联

  复习方法:指导法、合作学习法、训练法

  媒体设备:PPT、互动白板

  复习时数:1课时

  步骤过程:

  一、常见题型及答题技巧

  1.识别错别字并改正;

  *注意同音字用错。

  2.词语填空

  (1)关联词语的搭配

  常见关联词语:

  ·并列关系:“一边……一边……”,“不是……而是……”,“既……又……”

  ·递进关系:“不但(不只、不光)……而且……”,“不仅……还……”等

  ·表示选择关系:“不是……就是……”,“要么……要么……”,“或者……或者……” “宁可……也不……”,“与其……不如……”

  ·表示转折关系:“虽然……但是(可是、却)……”

  ·表示假使关系:“如果……就……”,“即使……也……”

  ·表示条件关系:“只有……才……”,“只要……就……”,“无论……都(也)……”,“不管……都(总)……”等

  ·表示因果关系:“因为……所以……”,“既然……就……”,“……因此……”等关联词语。

  (2)选择合适词语填空

  一般为同义词、近义词,要区分词义差别,包含含义、范围大小、感情色彩、语体色彩等。

  (3)识别病句并改正

  常见语病:语序不当、搭配不当(主谓不搭配、动宾不搭配、修饰语与中心语不搭配、主宾不搭配、一面与两面不搭配)、成分残缺(缺主语、谓语、宾语)、成分多余、结构混乱(句式杂糅、偷换主语、层次不清、表意不明(费解、歧义、指代不明)、不合逻辑(自相矛盾、并列不当、强加因果、主客颠倒、否定不当、不合事理)

  (4)仿句

  首先,仿句是有一定的规律的,就是把仿句当对对联来对,一个字一个字认真的去对去写,那么不管阅卷多么严,你都一定是满分。

  认真审题,读清题目要求很重要;还要分析清楚例句特点,比如修辞方法;合理运用平时积累,熟能生巧。

  ①以内容格式为主的仿写

  仿照例句,将下面的语段补充完整。

  例句:没有理想的人,他的生活如荒凉的戈壁,冷冷清清,没有活力;没有理想的人,他的生活如____________。 。

  这个句子,前半句从生活的内涵方面举例,那么后面的句子若从生活的质量、情趣方面去接触、应和就可以接得较好了,如:无味的开水,平平淡淡,没有品头。或:无源的枯井,凄凄惨惨,没有希望。

  ②根据句式、词性去仿写

  发挥想象,仿写句子。

  童年是一个谜,混沌初开,稚嫩好奇;少年是一幅画,色彩绚丽,烂漫天真;青年是一首诗,激情澎湃,_________。

  句中对童年、少年评价用的词语是“混沌初开,稚嫩好奇”“色彩绚丽,烂漫天真”,两组词的短语类型都是主谓短语和并列式形容词短语。那么,写青年时,所用词语就必须与前两项句式、词性相照应,也用一个形容词短语:“丰富多彩”或诸如此类的词语;如果用“热血沸腾”或别的短语,在词性上就无法照应衔接了。

  ③以修辞为主的仿写

  这种仿写,先要分析所用的修辞手法,然后用所要求的修辞手法来写。在不明确对象的前提下,切莫贸然做题。

  仿照下面的句子续写一句话,构成排比句。

  燕子去了,有再来的时候;杨柳枯了,有再青的时候;____________。

  前两句话中的事物“燕子”“杨柳”都是自然界中的事物,那么第三个句子就不能随便举别的例子,而要寻找一种相似的事物才能跟前面的句子形成内容上及形式上的排比。

  (5)恰当运用标点符号

名称 符号 用法说明 举例
句号① 1.用于陈述句的末尾。 北京是中华人民共和国的首都。
2.用于语气舒缓的祈使句末尾。 请您稍等一下。
问号 1.用于疑问句的末尾。 他叫什么名字?
2.用于反问句的末尾。 难道你不了解我吗?
叹号 1.用于感叹句的末尾。 为祖国的繁荣昌盛而奋斗!
2.用于语气强烈的祈使句末尾。 停止射击!
3.用于语气强烈的反问句末尾。 我哪里比得上他呀!
逗号 1.句子内部主语与谓语之间如需停顿,用逗号。 我们看得见的星星,绝大多数是恒星。
2.句子内部动词与宾语之间如需停顿,用逗号。 应该看到,科学需要一个人贡献出毕生的精力。
3.句子内部状语后边如需停顿,用逗号。 对于这个城市,他并不陌生。
4.复句内各分句之间的停顿,除了有时要用分号外,都要用逗号。 据说苏州园林有一百多处,我到过的不过十多处。
顿号 用于句子内部并列词语之间的停顿。 正方形是四边相等、四角均为直角的四边形。
分号② 1.用于复句内部并列分句之间的停顿。 语言,人们用来抒情达意;文字,人们用来记言记事。
2.用于分行列举的各项之间。 中华人民共和国行政区域划分如下:
(一)全国分为省、自治区、直辖市;
(二)省、自治区分为自治州、县、自治县、市;
(三)县、自治县分为乡、民族乡、镇。
冒号 1.用于称呼语后边,表示提起下文。 同志们,朋友们:现在开会了……
2.用于“说、想、是、证明、宣布、指出、透露、例如、如下”等词语后边,提起下文。 他十分惊讶地说:“啊,原来是你!”
3.用于总括性话语的后边,表示引起下文的分说。 北京紫禁城有四座城门:武门、神武门、东华门、西华门。
4.用于需要解释的词语后边,表示引出解释或说明。 外文图书展销会
日期:10月20日至于11月10日
时间:上午8时至下午4时
地点:北京朝阳区工体东路16号
主办单位:中国图书进出口总公司
5.用于总括性话语的前边,以总结上文。 张华考上了北京大学;李萍进了中等技术学校;我在百货公司当售货员:我们都有光明的前途。
引号③ “ ”
‘ ’
1.用于行文中直接引用的部分。 “满招损,谦受益”这句格言,流传到今天至少有两千年了。
2.用于需要着重论述的对象。 古人对于写文章有个基本要求,叫做“有物有序”。“有物”就是要有内容,“有序”就是要有条理。
3.用于具有特殊含义的词语。 这样的“聪明人”还是少一点好。
4.引号里面还要用引号时,外面一层用双引号,里面一层用单引号。 他站起来问:“老师,‘有条不紊’是什么意思?”
括号④ ( ) 用于行文中注释的部分。注释句子中某些词语的,括注紧贴在被注释词语之后;注释整个句子的,括注放在句末标点之后。 (1)中国猿人(全名为“中国猿人北京种”,或简称“北京人”)在我国的发现,是对古人类学的一个重大贡献。
(2)写研究性文章跟文学创作不同,不能摊开稿纸搞“即兴”。(其实文学创作也要有素养才能有“即兴”。)
破折号 —— 1.用于行文中解释说明的部分。 迈进金黄色的大门,穿过宽敞的风门厅和衣帽厅,就到了大会堂建筑的枢纽部分──中央大厅。
2.用于话题突然转变。 “今天好热啊!——你什么时候去上海?”张强对刚刚进门的小王说。
3.用于声音延长的拟声词后面。 “呜——”火车开动了。
4.用于事项列举分承的各项之前。 根据研究对象的不同,环境物理学分为以下五个分支学科:
——环境声学
——环境光学
——环境热学
——环境电磁学
——环境空气动力学。
省略号⑤ …… 1.用于引文的省略。 她轻轻地哼起了《摇篮曲》:“月儿明,风儿静,树叶儿遮窗棂啊……”
2.用于列举的省略。 在广州的花市上,牡丹、吊钟、水仙、梅花、菊花、山茶、墨兰……春秋冬三季的鲜花都挤在一起啦!
3.用于话语中间,表示说明断断续续。 “我……对不起……大家,我……没有……完成……任务。”
连接号⑥ 1.两个相关的名词构造成一个意义单位,中间用连接号。 我国秦岭—淮河以北地区属于温带季风气候区,夏季高温多雨,冬季寒冷干燥。
2.相关的时间、地点或数目之间,用连接号,表示起止。 鲁迅(1881—1936)原名周树人,字豫才,浙江绍兴人。
3.相关的字母、阿拉伯数字等之间,用连接号,表示产品型号。 在太平洋地区,除了已经建成投入使用的HAW—4和TPC—3海底光缆之外,又有TPC—4海底光缆投入运营。
4.几个相关的项目表示递进式发展,中间用连接号。 人类的发展可以分为古猿—猿人—古人—新人这四个阶段。
间隔号 · 1.用于外国人和某些少数民族人名内各部分的分界。 烈奥纳多·达·芬奇、爱新觉罗·努尔哈赤。
2.用于书名与篇(章、卷)名之间的分隔。 《中国大百科全书·物理学》《三国志·蜀志·诸葛亮传》。
书名号 《 》
〈 〉
用于书名、篇名、报纸名、刊物名等。 《红楼梦》的作者是曹雪芹。课文里有一篇鲁迅的《从百草园到三味书屋》。他的文章在《人民日报》上发表了。桌上放着一本《中国语文》。《〈中国工人〉发刊词》发表于1940年2月7日。
专名号⑦   用于人名、地名、朝代名等专名下面。 司马相如者,汉蜀郡成都人也,字长卿
花括号 { } 各种括号只要表现出层级差别、并成对对应即可,同时兼顾一般意识里的等级差别(比如,花括号“{ }”>方括号“[ ]”>圆括号“( )”) “{1967年出生在吉林省九台市[过去称九台县(介于吉林市和吉林省省会长春市之间)]}”
实心方括号 【 】 方头括号常用于工具书的条目,可以起到醒目突出条目内容的作用,用于标示正条目 【图画文字】用图画来表示意思的文字。
空心方括号 〖 〗 标示参看的条目 参看1378页〖象形文字〗。
六角括号 ﹝﹞ 1.一般用于公文中标示发文字号。
2.在介绍作品时标明作者的国籍或所属的朝代。
1.“国发〔2011〕36号”。
2.《哈姆雷特》﹝英﹞莎士比亚著
3.赤壁赋﹝北宋﹞苏轼
附注:
① 句号的形式为“。”。句号还有一种形式,即一个小圆点“.”,一般在科技文献中使用。
② 非并列关系(如转折关系、因果关系等)的多重复句,第一层的前后两部分之间,也用分号。
③ 直行文稿引号改用双引号“『』”和单引号“”。
④ 此外还有方括号“[]”、六角括号“〔〕”、和方头括号“【】”。
⑤ 如果是整段文章或诗行的省略,可以使用十二个小圆点来表示。
⑥ 连接号还有另外三种形式,即长横“——”(占两个字的位置)、半字线“—”(占半个字的位置)、和浪纹“~”(占一个字的位置)。
⑦ 专名号只用在古籍或某些文史著作里面。为了跟专名号配合,这类著作里的书名号可以用浪线“﹏”。

  (6)识别常见修辞方法

种类 定义 作用 例句 说明
比喻 它是用某一具体的、浅显、熟悉的事物或情境来说明另一种抽象的、深奥、生疏的事物或情境的一种修辞方法。比喻分明喻、暗喻、借喻三种形式。 ①使事物生动、形象、具体,给人以鲜明的印象;化无形为有形。②使深奥的道理浅显化,抽象的道理形象化,具体形象生动地突出本体的什么特点,从而增强文章的趣味性、生动性。 例1:太阳像个大火球。
例2:那又浓又翠的景色,简直是一幅青绿山水画。
例3:我就知道,我们之间已经隔了一层可悲的厚障壁了,我也说不出话。
1.比喻的本体喻体必须是不同类的事物;
2.本体和喻体之间必须具备一定的相似点。
答题格式:生动形象的写出了+对象+外形+表达了+对象+感情
拟人 拟人,是把事物当作人,把它写得和人一样有感情,有动作。 ①运用拟人修辞手法说话作文,可以使抽象的事物具体化,使死板的事物活跃起来,有助于更好地抒发思想感情。②增强亲切自然的表达效果。 例1:蜡炬成灰泪始干。
例2:东风来了,春天的脚步近了。
答题格式:把+对象+拟人化,生动形象地写出了+对象+特点,表达了作者对+对象+情(喜、爱、怜)
夸张 夸张。对事物的形象、特征、作用、程度等作扩大或缩小描绘的一种修辞方法。 ①可以引起丰富的想象,更好地突出事物的特征,表达感情更强烈,引起读者的强烈共鸣。②放大观点感情,强调爱憎是非,美丑更加鲜明。 例1:白发三千丈,缘愁似个长。("三千丈"为扩大夸张) 例2:芝麻粒儿大的事,不必放在心上。("芝麻粒儿"是缩小夸张) 答题格式:突出了+对象+特征,表达了对+对象+情感
排比 把内容相关、结构相同或相似、语气一致的几个(一般要三个或三个以上)短语或句子连用的方法。 ①强烈表达作者的思想感情。②增强气势、加强语气、一气呵成、突出强调。③议论文往往增加语势,起到了强化论证观点的作用。④用来说理,可把道理阐述得更严密、更透彻;用来抒情,可把感情抒发淋漓尽致。 例:但这回却很有几点出于我的意外。一是当局者竟会这样地凶残,一是流言家竟至如此之下劣,一是中国的女性临难竟能如是之从容。 答题格式:写出了+对象+特征,增强气势、加强语气,表达了作者对+对象+强烈的+情
反复 反复。根据表达需要,使同一个词语或句子一再出现的方法。反复可以是连续的,也可间隔出现。 ①紧凑、有气势、表达效果强烈。②有突出强调的作用 例1:冒着敌人的炮火,前进!前进!前进! 例2:敌人从哪里进攻,我们就要它在哪里灭亡,敌人从哪里进攻,我们就要它在哪里灭亡。 答题格式:强调了对+对象+的情感;突出了+对象+特征。
反语 即通常所说的"说反话",实际要表达的意思和字面意思是相反的。 加强语气,起强调、强化作用。 例1:还要将脖子扭几扭,实在标致极了。
例2:我用孩子狡滑的眼光发现,她并没有真心要打的意思。
 
反问 反问。是用疑问的形式来表达确定的意思,因此,不需要回答。 加强语气,激发读者的感情,以使读者留下深刻印象。 例1:难道对于这样的错误不应当反思吗? 答题格式:加强了+情+语气,突出表达了作者+情感。
设问 设问,是自问自答,先提出问题,接着把自己的看法说出来。 ①引人注意,启发思考,突出效果。引起读者兴趣,引起读者思考。②用在一段的开头或结尾处,除引起思考外,③还有承上启下的过渡作用。用在议论文中,能使论证深入,脉络清晰。 例:这七人端的是谁?不是别人,原来正是晁盖、吴用、公孙胜、刘唐、三阮。 答题格式:引起读者对+对象+特性注意和思考
 

  (7)口语交际

  基本要求:简明、连贯、得体。

  (8)根据要求拟写对联(宽对)

  上联:出句;下联:对句。

  工对和宽对:宽对,不必考虑每个字平仄,但上联末字要为仄,下联末字要为平;结构大体对应即可。

  正对、反对和流水对。

  *对联要求

  两联:字数相等、词性相同、平仄相对,结构相应,意义相关。

  二、试题示例

  1.“5·12”汶川特大地震灾区已凤凰涅槃、浴火重生( )回首10年,在振兴发展、重建家园、抢救生命的过程中,中国共产党带领中国人民________了一曲曲感天动地的壮歌,_______了一个个攻坚克难的奇迹,____________了“万众一心、众志成诚,不畏艰险、百折不挠,以人为本、尊重科学"的精神丰碑。

  (1)语段括号里应填写的标点符号是:____________。

  (2)语段有一个错别字,应将“_______”改为“________”。

  (3)语段中画线句语序不当,应将“___________”与“___________”互换位置。

  (4)语段中的横线处依次填写的词语是下面哪一项( )

  A.创造 谱写 铸就 B.铸就 创造 谱写 C.谱写 创造 铸就

  2.时光匆匆,转瞬间两年的初中生活即将结束,想必回望中你会情不自禁地发出“时间都去哪儿了"的感慨吧!时间能去哪儿呢?读书中、锻炼中、友谊中、作业中……请把你此时的某一种感受用对联的形式写下,与同学们分享(每联不少于5字)

  上联: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下联: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 阅读语段,按要求完成下面的题目。

  什么是幸福__________(, ?)②幸福是果农望着果实时满脸的喜色;幸福是运动员仰望国旗时莹莹的泪光。③____________(因此 但是)幸福是奋斗的jié jīng,勤劳的丰碑。

  (1)给第①句选择正确的标点符号,写在横线上。

  (2)文中拼音处填写的汉字是________________。

  (3)给第③句选择恰当的关联词语,写在横线上。

  (4)仿照文中划线的句子,再续写一个句子。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4. 读书是一个奇妙的过程,读书可以使你想变得深邃,可以使你平淡的人生变得精彩。最近班级举办了“与好书同行·塑精彩人生”为主题的实践活动,要求各小组用对联的形式表达对此次活动的感悟,上联已经给出,请你对出下联。

  上联:阅经典传承文化瑰宝;

  下联:读好书□□□□□□。

  5.阅读语段,按要求完成下面题目。

  掌柜也伸出头去,一面说:“孔乙己么?你还欠十九个钱呢!”孔乙己很颓唐的仰面答道:“这……下回还清罢。这一回是现钱,酒要好。”

  (1)“仰面”中“仰”的读音是__________。

  (2)“颓唐”一词在语段中的含义是

  A.精神萎靡 B.心情悲痛 C.神色自若 D.表情严肃

  (3)语段中省略号的作用是

  A.标示引文中内容的省略 B.标示欲言又止,断断续续

  C.标示余意未尽 D.标示重复词语的省略

  6.“不过那天我还是整天无精打彩,因为我还有点晕船”中有一字书写错误,应将“__________”改为“_________”。(笛福《鲁滨孙漂流记》)

  7.下列句子与例句中使用的修辞方法相同的一项是

  例句:在遥远的大海上,那里海水蔚蓝得像最美丽的矢车菊,清澈得像最纯洁的水晶。

  (安徒生《海的女儿》)

  A.一丝苍白阳光伸出手竭力抚弄着牡丹,它却木然呆立,无动于衷。(《张抗抗散文》)

  B.燕子去了,有再来的时候;杨柳枯了,有再青的时候;桃花谢了,有再开的时候。(《朱自清散文经典全集》)

  C.阿拉尔海上的岛屿,就像平底锅里的煎饼一样,平平地排在水面上,岛屿的边岸低得几乎看不见了,岛上什么生物也没有。(拉夫列尼约夫《第四十一》)

  D.“一年之计在于春。”春天对乡下人不代表诗情画意,却孕育着梦想和希望。(《柯灵散文》)

  8.小辉的爷爷过六十岁生日,家人聚餐,为老人祝寿。

  (1)下列对联适合小辉送给爷爷的是

  A.耳顺年体健身康 花甲岁神清气朗 B.花甲岁神清气朗 耳顺年体健身康

  C.庆古稀福如东海 贺生辰寿比南山 D.贺生辰寿比南山 庆古稀福如东海

  (2)酒后,小辉的叔叔想要驾车回家。假如你是小辉,你会对叔叔说____________。

  (注意说话时的称呼、语气等,不超过25字)

  【参考答案】1.(1)。或!(2)”诚"改为“城” (3)“振兴发展”与“抢救生命”互换位置 (4)C 2.示例:上联:静心读书与古人对话;下联:细观自然同动物交友。(宽对即可) 3.(1)? (2)结晶 (3)因此 (4)示例:幸福是莘莘学子憧憬未来时动人的笑脸。 4.示例:塑造精彩人生 5.(1)yǎnɡ(2)A(3)B 6.彩 采(每空0.5分)7.C 解析:例句为比喻;A为拟人;B为排比;C为比喻;D为引用 8.(1)B “耳顺”“花甲”指六十岁;“古稀”指七十岁;对联特点仄起平收。 (2)示例一:叔叔,酒驾是违法的,就不要开车了。 示例二:叔叔,酒后开车很危险。我给您叫个代驾好吗?

第五课时

  复习内容:文言文

  复习目标:掌握常见文言词语(含成语)、区分通假字、古今异义、一词多义;掌握常见特殊句式;正确翻译句子;感悟句子节奏,会断句;识记主要文学常识;理解文章内容,写作思路,把握思想感情。

  复习重点:词句及内容理解。

  复习难点:答题技巧。

  复习方法:引导理解,实践运用。

  媒体运用:PPT、白板、实物投影仪

  步骤过程:

  一、 主要知识及答题技巧

  1. 文学常识

  熟记作者、字号、朝代、评价、代表作及文章出处。

  (1)《咏雪》出自《世说新语笺疏》中的《言语》篇;《陈太丘与友期行》出自《世说新语笺疏》中的《方正》篇。

  《世说新语》是南朝宋临川王刘义庆组织编写的一部志人小说集,主要记载汉末至东晋士大夫的言谈、逸事。

  (2)《论语》是儒家经典著作之一,是记录孔子及其弟子言行的书。共20篇。以语录体为主。东汉列为“七经”之一,宋代把它与《大学》《中庸》《孟子》合称为“四书”。(五经:《诗经》《尚书》《礼记》《周易》《春秋》)

  孔子(前551-前479),名丘,字仲尼,春秋时期鲁国陬(zōu))邑(yì))人,春秋末期的思想家、政治家、教育家,儒家思想的创始人。相传他有弟子三千,贤者七十二人。孔子被后世统治者尊为“圣人”“至圣先师”,孔子与战国时期儒家代表人物孟子并称“孔孟”。

  (3)《诫子书》作者诸葛亮,选自《诸葛亮集》卷一。诸葛亮(181-234),字孔明,琅琊阳都(今山东沂南南)人,三国时期蜀汉政治家、军事家。这篇《诫子书》是诸葛亮写给他的儿子诸葛瞻的。

  (4)本文选自《聊斋志异》卷六。原文共三则,本文选的是第二则。《聊斋志异》是我国著名的文学作品。“聊斋”是蒲松龄的书屋名,“志”是记述的意思,“异”指奇异的故事。

  蒲松龄(1640—1715),字留仙,号柳泉居士,世称聊斋先生,山东淄川(今属淄博)人,清代文学家。著有文言小说集《聊斋志异》等。

  (5)《穿井得一人》节选自《吕氏春秋·慎行论·察传》。《吕氏春秋》又称《吕览》,先秦杂家代表著作,战国末秦相吕不韦集合门客共同编写而成。全书二十六卷,分为十二纪,八览,六论,共一百六十篇。

  (7)《杞人忧天》选自《列子·天瑞》。旧题为列御寇著,据后人考证,可能为晋代人作品。今本八篇,内容多为民间故事、寓言和神话传说。列御寇,相传是战国时的道家人物,郑国人。

  2.实词解释

  (1)常规词语:如“愠”“夺”“殆”……【识记】

  ·谢太傅寒雪日内集(把家里人聚集在一起)

  ·俄而雪骤(俄而,不久,一会儿;骤,急)

  ·公欣然曰(高兴的样子)

  ·白雪纷纷何所似(何,疑问代词,什么;似,像)

  ·撒盐空中差可拟(差,大体;拟,相比)

  ·陈太丘与友期行(约定)

  ·太丘舍去(丢下(他)而离开)

  ·门外戏(玩耍)

  ·相委而去(委,舍弃;去,离开)

  ·下车引之(拉,牵拉)

  ·元方入门不顾(回头看)

  ·学而时习之(按时)

  ·不亦说乎(同“悦”,愉快)

  ·人不知而不愠(生气,恼怒)

  ·吾日三省吾身(日,每天;省,自我检查、反省)

  ·与朋友交而不信乎(诚信)

  .传不习乎(传授,指老师传授的知识)

  .温故而知新(学过的知识)

  .学而不思则罔(罔然无所得,即没有收获)

  .思而不学则殆(通假“怠”,精神疲倦而无所得)

  .静以修身(个人的品德修养)

  .俭以养德(培养品德)

  ·非宁静无以致远(宁静,这里指安静,集中精神,不分散精力;致远,达到远大目标)

  ·非学无以广才(增长才干)

  ·非志无以成学(达成,成就)

  ·淫慢则不能励精(放纵懈怠)

  ·意与日去(消失,逝去)

  ·险躁则不能治性(轻薄浮躁)

  ·多不接世(接触社会)

  ·将复何及(来得及)

  ·一狼径去(径直)

  ·屠暴起(突然)

  ·缀行甚远(连接、紧跟)

  ·屠自后断其股(大腿)

  ·苫蔽成丘(覆盖、遮盖)

  ·目似瞑(闭上眼睛)

  ·狼亦黠矣(狡猾)

  ·眈眈相向(注视的样子)

  ·一狼仍从(跟从)

  ·屠大窘(处境困迫,为难)

  ·顾野有麦场(看,视)

  ·积薪其中(柴草)

  ·又数刀毙之(杀死)

  ·一狼洞其中(洞穴,这里用作动词,指挖洞)

  ·止露尻尾(屁股)

  ·乃悟前狼假寐(假装睡觉)

  ·止有剩骨(仅,只)

  ·两狼之并驱如故(并,一起;故,原来的)

  ·恐前后受其敌(这里指攻击)

  ·弛担持刀(弛,解除,卸下;持,拿起)

  ·有人忧天地崩坠(倒塌坠落)

  ·天果积气(果然、果真)

  ·只使坠(纵使,即使)

  ·充塞四虚(四方)

  ·及其家穿井(待,等到)

  ·国人道之(讲述)

  (2)通假字

  用音同或音近(或形近)的字来代替本字,这个替代字叫做通假字。产生通假字的原因:①古今字;字不够用;古人效仿;古人别字。

  ·学而时习之不亦说乎 (“说”同“悦”,愉快。)

  ·尊君在不 (“不”同“否”)

  ·吾十有五而志于学 (“有”同“又”,用在整数和零数之间)

  ·晓之者亦舍然大喜(“舍”同“释”,解除,消除)

  (3)古今异义

  区分古今义不同,不能望文生义。一般情况下古今异有以下三种情形:①词义扩大(“文义”“水”);②词义缩小(“儿女”“君子”);③词义转移(“委”);④感情色彩不同。

  ·与儿女讲论文义 古义:泛指小辈,包括侄儿侄女 今义:指子女

  ·与儿女讲论文义 古义:文章的义理今义:文章的意思

  ·去后乃至古义:离开 今义:到、往

  ·相委而去古义:舍弃 今义:委屈、委托

  ·元方入门不顾古义:回头看 今义:照顾

  ·与人期行古义:约定 今义:日期

  ·下车引之古义:拉,牵拉 今义:引用

  ·不亦君子乎古义:有才德的人今义:泛指品德高尚的人

  ·可以为师矣古义:可以凭借今义:可能、许可

  ·饭疏食,饮水古义:粗劣 今义:疏通、疏散

  ·饭疏食,饮水古义:冷水今义:无色、无味、无臭的液体

  ·匹夫不可夺志也古义:平民中的男子,泛指平民百姓今义:无学识、无智谋的人

  ·吾日三省吾身古义:多次 今义:数词,三

  ·非宁静无以致远古义:精力集中 今义:安静、不嘈杂

  ·险躁则不能治性古义:轻薄 今义:危险、不安全

  ·淫慢则不能励精古义:懈怠 今义:速度缓慢

  ·少时古义:稍微 今义:数量小

  ·禽兽之变诈几何哉古义:多少 今义:几何学的简称

  ·止增笑耳古义:古文言文出现在句尾时,通常解释为“罢了” 今义:耳朵

  ·屠自后断其股古义:大腿 今义:屁股

  ·身亡所寄古义:依附,依托 今义:寄托

  ·身亡所寄古义:无,没有 今义:死亡

  ·因往晓之古义:告知,开导 今义:知道

  (4)一词多义

  一个词语在不语境中词义不同,故应联系语境判断词义。

      

  (5)词类活用

  词语在语句中改变词性和含义。通常有:①名词用作动词;②动词用作名词;③名词作状语(翻译为介宾短语);④形容词用作动词;⑤形容词用作名词;⑥名词和形容词的意动用法(以……为……,把……当做……,认为……,感到……);⑦名词和形容词的使动用法(使……)。

  ·友人惭(意动用法,感到惭愧)

  ·学而时习之(名词作状语,按时)

  ·吾日三省吾身(名词作状语,每天)

  ·温故而知新(形容词用作名词,故,学过的知识;新,新的理解和体会)

  ·传不习乎(动词作名词,老师传授的知识)

  ·饭疏食(名词作动词,吃)

  ·好之者不如乐之者(名词的意动用法,以……为快乐)

  ·非学无以广才(形容词作动词,增长)

  ·狼不敢前(名词作动词,上前)

  ·恐前后受其敌(名词作动词,攻击)

  ·一狼洞其中(名词作动词,挖洞)

  ·意将隧入以攻其后也(名词作状语,“从通道”的意思)

  ·其一犬坐于前(名词作状语,像狗似的)

  ·弛担持刀(形容词作动词,解除,卸下)

  (6)成语

  不亦乐乎 温故知新 三十而立 三人行必有我师 择善而从 逝者如斯 匹夫不可夺志 富贵浮云 箪食瓢饮 杞人忧天

  3.文言文翻译

  (1) 注意特殊句式

  ① 省略句:翻译时补充省略成分(补充部分加括号)

  谢太傅寒雪日内集(“寒雪日”之前省略了介词“于”)

  可以为师矣(“以”后面省略了代词“之”)

  投以骨(省略了“投”的宾语“之”,代狼,可补充为“投之以骨”)

  一狼仍从(省略了宾语“之”,可补充为“一狼仍从之”)

  场主积薪其中(省略了介词“于”,可补充为“场主积薪于其中”)

  一狼洞其中(省略了介词“于”,可补充为“一狼洞于其中”)

  屠乃奔倚其下(省略了介词“于”,可补充为“屠乃奔倚于其下”)

  顾野有麦场(省略了主语“屠”,可补充为“屠顾野有麦场”)

  乃悟前狼假寐,盖以诱敌(省略了主语“屠”,可补充为“屠乃悟前狼假寐,盖以诱敌”)

  ② 倒装句:强调谋意思,翻译时按照正常语序。

  白雪纷纷何所似(宾语前置,正常语序是“所似何”,像什么东西)

  投以骨(“以”是介词结构后置,正常语序应为“以骨投”)

  意暇甚(正常语序应为“意甚暇”)

  身已半入(正常语序应为“身已入半”)

  而两狼之并驱如故(正常语序应为“而两狼如故之并驱”)

  ③ 判断句:通常格式“……者……也;……者也;……也”,也有不用“者也”的判断句。译为“……是(不是)……”)

  即公大兄无奕女,左将军王凝之妻也。(“即”表示“这就是”,“也”在这里表加强判断语气)

  贤哉,回也!(“也”表判断)

  非人哉!( “非”表否定判断 )

  (2)翻译原则

  ①组词释义

  双音节词语替换单音节词语。

  例:择其善者而从之 翻译:选择他的优点学习

  ②照录或更换

  古代的人名、地名、官名、年号等专用名词,翻译时照录即可;原文中引用的诗文在翻译句子时也以直录为佳;一些基本词古今意义一样,更无须翻译。

  例:庆历四年春,藤子京谪守巴陵郡.(范仲淹《岳阳楼记》)

  翻译:(宋仁宗)庆历四年的春天,滕子京降职到巴陵做郡守.

  而有的文言词语现在已经不用,或语意已经发生了变化;或现在虽然偶尔还在使用,可已经比较生涩了.这就要求我们翻译时把它们更换成现代汉语里相应的词语.

  例:两股战战,几欲先走.(林嗣环《口技》)

  翻译:两腿发抖,几乎要抢先跑掉。

  ③增补与删除

  省略句酌情增补。

  例:一鼓作气,再(鼓)而(气)衰,三(鼓)而(气)竭。(《左传·曹刿论战》)

  翻译:第一次击鼓能振作士气,第二次(击鼓)(士气)就衰落了,第三次(击鼓)(士气)就消失了。

  一些虚词,只起某种语法作用,没有实际意义,翻译时多删除。

  例而两狼之并驱如故……(蒲松龄《狼》)

  翻译:然而两条狼像原来一样一起追赶……

  ④ 合译与分译

  文言文中的互文句,翻译时多将上下句合为一句。

  例:将军百战死,壮士十年归.(《木兰诗》)

  翻译:将军和壮士在十年中身经百战,有的战死了,有的得胜归来.

  文言文中的“并提”,翻译时多应分别表达。

  例:风霜高洁……(欧阳修《醉翁亭记》)

  翻译:天气高爽,霜色洁白……

  ⑤调换顺序

  倒装句,翻译时要注意调换顺序。

  例:子曰:“何陋之有?”(刘禹锡《陋室铭》)

  翻译:孔子说:“有什么简陋的呢?”

  此外,介宾短语在文言文中大都用作补语,而现在多用作状语,翻译时也需要酌情调换顺序.

  例:行者休于树。(欧阳修《醉翁亭记》)

  翻译:行路的人在树下休息。

  ⑤ 直译与意译

  直译力求逐字翻译,字字落实;意译则注重从整体上把握文意。直译准确而简洁,意译灵活而流畅。翻译时应该以直译为主,意译为辅。

  例:于是冰皮始解,波色乍明……(袁宏道《满井游记》)

  翻译:在这时薄冰开始融化,水波开始发出亮光……

  画横线的词语用的就是意译。有时整句也可以用意译。

  例:燕雀安知鸿鹄之志哉!(《史记·陈涉世家》)

  翻译:目光短浅的人怎么会知道抱负远大的人的志向呢!(意译)

  4.文章理解

  (1)断句

  方法指导:断句分为二种:一是句子与句子之间的停顿,二是句子内部的停顿。

  ·结合上下文,理解句意,理解越准确,断句也越准确。

  ·翻译成现代汉语,根据现代汉语的停顿,对应原句标出停顿之处。

  ·朗读停顿与节奏划分的基本方法:

  主谓之间、谓宾之间、谓语中心词和介宾短语之间要停顿;句首发语词后要停顿;句首关联词语后要停顿;句首状语后要停顿;表转折意思的句子中,按照“而前则前”的原则划分朗读节奏;有省略成分的地方要停顿; “也”“乎”等语气助词后要停顿;古人的姓、名、字、封号、谥号、谦称、自称、别称、尊称、官名、文体名称等的后面要停顿。

  (2)内容理解与概括

  方法指导:

  形式:第一,从原文摘取信息点;第二,用自己的话回答对个别语句的理解。

  内容:第一,概括选文内容;第二,对文中人物形象的理解;第三,结合选文,借助文中的语句或词语提出问题,考查对文章的理解。

  解题方法:

  首先,读懂全文,弄清文章的意思;其次,理解文旨;最后,尽量从原文中寻找答案,可以直接摘抄原句,或找到相关的句子再进行翻译。

  (3)合理想象式描写

  方法指导:

  一般描写方法包括人物描写和景物描写。人物描写又包括:外貌描写、动作描写、语言描写、心理描写、神态描写。

  这些描写都不难,关键是设身处地地把自己放到那个环境中去想象,再结合自己的写作功底,就不难写出。要注意:文字简练,生动形象。

  (4)人物分析

  方法指导:

  人物形象分析是文言文中的重要考点。其中包括了对人物性格特征的分析、形象意义的评价,还有对人物形象的认识。

  塑造人物的手法主要有:正面描写(通过描写主人公自己的语言、动作、神态、心理等表现其性格)、侧面描写(通过描写他人的语言、动作、神态、心理等表现主人公性格)、正面描写与侧面描写相结合、对比衬托。分析人物形象要全面、多角度,要把握两个基本点:一是不拔高,也就是不用套话,要从文章出发,不使用一些概念性的语言,这样才能保证对人物形象概括得准确;二是用语准确,符合人物所处的环境和时代特点。

  (5)比较探究

  方法指导:

  对文言文比较阅读材料的基本内容(观点、事件、段意、人物形象等)进行比较分析,在此基础上比较材料中作品的不同情感倾向,比较写作手法及艺术特色的异同等,以及用文言文比较阅读材料链接相关资料,在比较的基础上结合课内所学进行探究。认真分析题目要求和比较的内容,反复阅读相关文字,逐项进行“异中求同”或“同中求异”。

  “异中求同”是指通过比较阅读,进行甄别、筛选和提炼,找出两文共同的特点,揭示一般规律。“同中求异”则是从现象入手,分析、剖析材料,弄清各自表达的内容,找出各自的个性,揭示个性特征。(1)求异型,首先认准“同”的是哪个方面,然后同中求异,找出相应的内容;(2)求同型,先明确“求同”的指向,了解要答的是哪一方面的共同点,然后从“异曲”中感悟“同工”之妙;(3)互解型,先明确所要解释的对象,再弄清从哪里去寻找相应的解释;(4)综合型,前一题的答案往往是解答后一问题的先决条件,因此解题的关键是循序渐进。

  联系全文,整体分析,按题目要求,将比较阅读的结果用准确的语言表达出来,答题时尽量用上语段原句。

第六课时

  复习内容:现代文阅读

  复习目标:理解词语在语境中的意思;理解文章内容,理清写作思路,把握思想感情。

  复习重点:内容理解、感情把握。

  复习难点:答题技巧。

  复习方法:引导理解,实践运用。

  媒体运用:PPT、白板、实物投影仪

  步骤过程:

  一、知识点储备

  1.表达方式:记叙、描写、抒情、说明、议论

  2.表现手法:象征、对比、烘托、设置悬念、前后呼应、扬抑、托物言志、借物抒情、联想、想象、衬托(正衬、反衬)

  3.修辞手法:比喻、拟人、夸张、排比、对偶、设问、反问、反复

  4.记叙文六要素:时间、地点、人物、事情的起因、经过、结果

  5.记叙顺序:顺叙、倒叙、插叙

  6.描写角度:正面描写、侧面描写

  7.描写人物的方法:语言、动作、神态、心理、外貌

  8.描写景物的角度:视觉、听觉、味觉、触觉

  9.描写景物的方法:动静结合(以动写静)、概括与具体相结合、由远到近(或由近到远)

  10.描写(或抒情)方式:正面(又叫直接)、反面(又叫间接)

  11.说明顺序:时间顺序、空间顺序、逻辑顺序

  12.说明方法:举例子、列数字、打比方、作比较、下定义、分类别、作诠释、摹状貌、引用

  13.小说情节四部分:开端、发展、高潮、结局

  14.小说三要素:人物、情节、环境

  15.环境描写分为:自然环境、社会环境

  16.议论文三要素:论点、论据、论证

  17.论据分类为:事实论据、道理论据

  18.论证方法:举例论证、道理论证、对比论证、比喻论证

  二、答题技巧

  1.某句话在文中的作用:

  (1)文首:开篇点题;渲染气氛(记叙文、小说),埋下伏笔(记叙文、小说),设置悬念(小说作铺垫;总领下文;

  (2)文中:承上启下;总领下文;总结上文;

  (3)文末:点明中心(记叙文、小说);深化主题(记叙文、小说);照应开头 (议论文、记叙文)

  2.修辞手法的作用:

  (1)比喻、拟人:生动形象;答题格式:生动形象地写出了+对象+特性。

  (2)排比:有气势、加强语气、一气呵成等;答题格式:强调了+对象+特性,增强了语言气势。

  (3)设问:引起读者注意和思考;答题格式:引起读者对+对象+特性的注意和思考。

  (4)反问:强调,加强语气等;

  (5)对比:强调了……突出了……

  (6)反复:强调了……加强语气

  (7)夸张:突出了某一事物……或强调……感受。

  3.句子在文中的作用。

  (1)记叙文中议论的作用?

  引发读者思考,点明人物或事件的意义,突出中心,升华主题,起到画龙点睛的作用。

  (2)记叙文中抒情的作用?

  抒发作者真挚深沉的情感,引发读者的感情共鸣,使文章具有强大的感染力。

  4.句子含义的解答:

  这样的题目,句子中往往有一个词语或短语用了比喻、对比、借代、象征等表现方法。答题时,把它们所指的对象揭示出来,再疏通句子,就可以了。

  5.说明文中词语作用的认识与辨析:(主要有两种题型)

  (1)“××”词好在哪里?

  答题方式:用了“××”词,生动地、准确地说明了……事物的……特征,能够激发读者的兴趣符合实际情况,具有科学性。

  (2)“××”词能不能删掉?

  答题方式:不能,删掉“××”词,句子的意思就变成了……,用了“××”词,准确地说明了……,符合实际情况,留有余地,具有科学性。

  6.议论文论证方法作用分析

  答题方式:运用了××论证方法,论证了……(论点),增强文章说服力。

  7.小说环境的种类及作用?

  (1)自然环境描写:交代故事发生的时间、地点及人物活动的空间,衬托人物的心情。

  (2)社会环境默写:交代事件发生的社会背景、时代特征,衬托人物性格,推动情节发展, 揭示文章主题。

  8.段意的归纳

  (1)记叙文:回答清楚(什么时间、什么地点)什么人做什么事。格式:(时间+地点)+人+事。

  (2)说明文:回答清楚说明对象是什么,它的特点是什么。格式:说明(介绍)+说明对象+说明内容(特点)

  9.叙事线索是什么

  线索:人物线索;②物品线索;③感情线索;④时间线索

  作用:是贯穿全文的脉络,把文中的人物和事件有机地连在一起,使文章条理清楚、层次清晰。

  10.表达方式的考查

  [类型1]直接考查某个具体句子或文段运用何种表达方式。

  对策:了解表达方式的几种类型:记叙、议论、说明、抒情、描写

  [类型 2]本段(本句)运用了哪些描写?简要说明这些描写的作用?

  对策:(1)了解描写的几种形式:

  ·从不同的感觉来描写(视觉、听觉、味觉、嗅觉、触觉)

  ·以动衬静,动静结合

  ·正面与侧面,直接与间接

  ·人物描写的多种方法

  ·环境描写

  (2)重点了解几种描写的作用及答题格式。

  ①肖像(外貌、神态描写)——描写人物容貌、衣着、神情、姿态等

  作用:交代了人物的××身份、××地位、××处境、经历以及××心理状态、××思想性格等情况。

  ②语言(对话)描写和行动(动作)描写

  作用:形象生动地表现出人物的××心理(心情),并反映了人物的××性格特征或××精神品质。有时还推动了情节的发展。

  ③心理描写

  作用:形象生动地反映出人物的××思想,揭示了人物的××性格或者××品质。

  ④环境描写:自然环境描写——描写自然景观如天气、季节、山川、湖海等自然景物

  社会环境描写——描写社会状况或者人物活动的场景和周围(室内)的布局、陈设

  作用:自然环境渲染××环境气氛、烘托人物的××情感、预示人物的××命运、推动故事情节的发展;

  社会环境:交代故事发生的××时代背景,渲染××环境气氛。衬托人物心情;推动情节发展;

  [类型3]体会文中的细节描写,用一段话描写人物此刻的心理活动对策:联系前后文,揣摩人物心理活动,紧扣语境展开描写

  12.表现手法

  [类型]:直接让考生归纳文段的表现手法及在文中的作用

  对策:(1)了解衬托象征、托物言志、借景抒情、抑扬结合、正反对比、侧面烘托、虚实结合、以小见大、运用第二人称抒情、卒章显志、巧设悬念、首尾呼应、铺垫映衬、明线暗线等常见的表现手法。

  (2)掌握几种重要表现手法的作用。如:

  衬托(侧面烘托):以次要的人或事物衬托主要的人或事物,突出主要的人或事物的特点、性格、思想、感情等。

  欲扬先抑:先贬抑再大力颂扬所描写的对象,上下文形成对比,突出所写的对象,收到出人意料的感人效果。

  前后照应(首尾呼应):使情节完整、结构严谨、中心突出。

  设制悬念:引起读者的注意与思考,激起读者的阅读兴趣,使文章情节曲折

  13.含义作用题型

  [类型1]直接让考生回答人称在文中的作用对策:了解人称的作用,再根据具体内容答题 第一人称:亲切,自然,真实,适于心理描写,便于刻画人物形象及性格特征 第二人称:便于情感交流第三人称:显得客观,不受时空限制,便于叙事和议论

  [类型2]让考生直接回答文段或句子在结构或内容上起什么作用对策:了解文段或句子在文章开头中间结尾的作用:

  开头:总领全文,引出下文,为后文打下伏笔 ,设置悬念,引起读者的兴趣或思考。中间:呼应前文,承上启下段末起总结作用;(总结上文;引出下文)

  结尾: 照应开头;篇末点××题;总结全文,深化××中心;首尾呼应;回味无穷。

  [类型3]对具体句子的品析。

  对策:联系前后文,在句子的前后找答案。注重抓中心词、关键词、有关议论抒情描写等词句。在句子前后找答案可以用原文回答,有些需要用自己的话加以概括。

  [类型4]记叙文中议论句段的作用?

  对策:引发读者思考,点明人物或事件的意义,突出中心,升华主题,起到画龙点睛的作用。

  [类型5]记叙文中抒情的作用?

  对策:抒发作者真挚深沉的情感,引发读者的感情共鸣,使文章具有强大的感染力。

  14.结构层次给文段划分层次结构,并归纳层意或段意

  对策:(1)划分段落层次的方法①按时间划分(找表示时间的短语)②按地点划分(找表示地点的短语)③按事情发展过程(找各个事件)④总分总(掐头去尾)

  (2)概括层意的方法

  ① 摘句法:在文中找出中心句作为段意(有时要中心句进行适当的删改)。

  ②概括法:

  例1:(记叙的段落)记叙了+××人(组织或单位)+××时××地+何种情况下+做××+结果。(注意原文强调的是什么)

  例如2:(描写的段落)描写了+××景物+××特征。

  例如3 :(抒情的段落)抒发了怎么样的感情。

  ③叠加法:有些文段有两个以上的主要内容,就要把表达这些内容组合成句就行。

  15.内容及中心的概括

  [考查1]直接复述故事或概括内容

  对策:了解内容概括方法:

  ①文章标题法;

  ②叠加法 (把文章主要段落的大意连贯起来,加以综合概括 )

  ③一线串珠法

  ④六要素法

  [考查2]直接让考生概括人物性格

  对策:(1)可以从原文中直接摘取对人物的评价性词语;

  (2)结合文章中描写的重点,自己概括总结;

  (3)遵循"找原文——细分析——得结论"思维的过程。

  [考查3] 直接让考生概括主旨

  对策:(1)掌握概括方法看题目人物(事物)事件进行综合概括。

  (2)注重格式:此文记叙了(描写了、刻画了)……的故事(事迹,经过等),表现了(赞美了、揭示了)……的思想(性格、精神),抒发了作者……的感情。

  提示:强调三个部分:内容是什么,文章怎么样,作者怎么样。

  16.语言赏析

  [类型1]分析某个加点词语的表达效果

  对策: (1)了解用词之美——动词形容词精辟准确,把事物说得形象具体;使用成语,为文章增色;关键词能为中心服务。

  (2)掌握答题技巧:把握词语的比喻意、引伸意、双关义。如阿来的《词典的故事》中"营业员脸上显出了更多的怜悯,这位阿姨甚至因此变得漂亮起来"."漂亮"一词就要从它的引伸意义去答题,它不是指阿姨一下子好看起来,而是反映出阿姨的怜悯使我对阿姨产生好感的内心活动

  [类型2]找出文中你最喜欢的句子,并说说理由。

  对策:(1)了解语言美的几种形式及作用

  ①修辞之美比喻、拟人: 生动形象地写出xx事物的xx特点。排比:增强文章气势,增加感染力、说服力对比:突出描写对象的某种特点反复:有强调语气,强化内容的作用夸张:突出事物特征,揭示本质,给读者以鲜明而强烈的印象对偶:语句整齐、意韵铿锵反问:增强语气,强烈抒情。注:必须结合相关语句分析。

  ②句式之美——如骈句、长短句、对偶句、也有排比句,还有运用一组关联词语的句子等等。(作用:句式不同,表达的效果就不同。 疑问句造成悬念,反问句加强语气,也可以从灵活多变、富有表现力等方面去品味其妙处)

  ③哲理之美——形象而含蓄,具有言外之意,富有哲理的句子。这些句子一般在文章的开头结尾。(作用:可以给人以启迪教育作用。)

  ④内容之美——内容丰富题材新颖又与中心连接紧密的句子。(作用:全面新颖,能很好地为中心服务。)

  (2)注意答题格式:我喜欢 xx 句,因为它xx.

  17.结构和思路

  [类型]直接让考生回答故事(事件)经历了哪几个阶段?

  对策:这类题目更强调学生对文章整体思路的把握,是目前考试中使用率比较高的题型。做这种题目时,要注意题目中有限制和提示作用的信息。思考顺序:概括的是什么内容——是文章的哪些段落案——怎样概括。

  18.标题考查。

  [类型1]直接让考生给文章拟标题:对策:找文章的线索或中心(1)核心人物(2)核心事物(3)核心事件(4)作者情感[类型2]、判断已有标题是否正确,并另拟几个合适的标题。

  对策:从多角度拟题,但要紧扣中心。

  19.知识拓展题

  [类型1]人物事件拓展。如:本人主人公是一个爱国将领,你还能举出哪些?

  对策:弄清人物身份、性格,或把握事件的性质,再根据自己的积累寻找合适答案。

  [类型2]主旨拓展:用广告宣传对联体现主旨。

  对策:掌握广宣传语对联的写作方法,再根据主旨而定。

  [类型3]请你联系实际谈谈你的体会

  对策:联系生活实际从多个角度思考,说出自己独特的观点。如《词典的故事》(2006年广东),可以从现代人、贫苦儿童、女营业员等角度去谈体会。

  [类型4]仿照文中某个句子再写两个句子。

  对策:(1)分析文段中的句式特点、表达方式、修辞及感情色彩;

  (2)展开联想,梳理大脑中储备的相关信息进行仿写,力求形神兼备。

  20.其他

  ·记叙文六要素? 时间、地点、人物、事件起因、经过、结果

  ·找主题句?找首段或尾段的议论抒情

  ·文章内容?方法:看题目、人物(事物)、事件,进行综合、概括。答:此文记叙了(描写了、说明了)……,表现了(赞美了、揭示了)……

  ·材料组织特点?紧紧围绕中心选取典型事件,剪裁得体,详略得当。

  ·记叙顺序及作用?

  ① 顺叙(按事情发展先后顺序)作用:叙事有头有尾,条理清晰,读起来脉络清楚、印象深刻。

  ②倒叙(先写结果,再交待前面发生的事。)作用:造成悬念、吸引读者,避免叙述的平板单调,增强文章的生动性。

  ③插叙(叙事时中断线索,插入相关的另一件事。作用:对情节起补充、衬托作用,丰富形象,突出中心。

  ·语言特色 结合语境和修辞方法从下列语句中选择: 形象生动、清新优美、简洁凝练、准确严密、精辟深刻、通俗易懂、音韵和谐、节奏感强。注:必须结合具体语句分析。

  ·修辞方法及作用

  (1) 比喻:形象生动、简洁凝练地描写事物、讲解道理。

  (2) 拟人:赋予事物以人的性格、思想、感情和动作,使物人格化,从而达到形象生动 的效果。

  (3) 夸张:突出特征,揭示本质,给读者以鲜明而强烈的印象。

  (4) 排比:条理清晰,节奏鲜明,增强语势,长于抒情。

  (5) 对偶:形式整齐,音韵和谐,互相映衬,互为补充。

  (6) 反复:强调某种意思,强烈抒情,富有感染力。

  (7) 设问:自问自答,引人注意,启发思考。

  (8) 反问:态度鲜明,加强语气,强烈抒情。注:必须结合相关语句分析

  ·具体词语的含义与作用? 方法:联系词语本义,解释在文中的含义,找出其指代的具体内容。答:"××"一词原指……,这里指……,起到了……的作用。

  句子含义?抓住关键词,分析它的特点及含义,联系上下文再解释。

  句子在结构上的作用?(1) 承接上文(2) 开启下文(引出下文)(3) 承上启下(过渡)(4) 为后文作铺垫

  ·记叙文中议论的作用?引发读者思考,点明人物或事件的意义,突出中心,升华主题,起到画龙点睛的作用。

  记叙文中抒情的作用? 抒发作者真挚深沉的情感,引发读者的感情共鸣,使文章具有强大的感染力

  ·描写的种类及作用?种类:(1)肖像描写(2)外貌描写(3)神态描写(4)动作描写(5)语言(对话)描写(7)心理描写(8)景物描写(9)场景描写(10)环境描写(11)细节描写

  作用:塑造人物性格推动情节发展,揭示文章主题

  ·写作手法及作用?

  (1) 拟人手法 赋予事物以人的性格、思想、感情和动作,使物人格化,从而达到形象生动的效果。

  (2) 比喻手法形象生动、简洁凝练地描写事物、讲解道理。

  (3) 夸张手法突出人或事物的特征,揭示本质,给读者以鲜明而强烈的印象。

  (4) 象征手法把特定的意义寄托在所描写的事物上,表达了……的情感,增强了文章的表现力。

  (5)对比手法通过比较,突出事物的特点,更好地表现文章的主题。

  (6 )衬托侧面烘托手法以次要的人或事物衬托主要的人或事物,突出主要的人或事物的特点、性格、思想、感情等。

  (7) 讽刺手法 运用比喻、夸张等手段和方法对人或事物进行揭露、批判和嘲笑,加强深刻性和批判性,使语言辛辣幽默。

  (8) 欲扬先抑先贬抑再大力颂扬所描写的对象,上下文形成对比,突出所写的对象,收到出人意料的感人效果。

  (9) 前后照应(首尾呼应) 使情节完整、结构严谨、中心突出。

  ·散文,小说

  (1)散文特点? 形散而神不散。

  (2)散文种类?(1)叙事散文(2)抒情散文

  (3)小说种类?长篇小说、中篇小说、短篇小说、小小说

  (4)小说三要素?人物、环境、情节

  (5)环境的种类及作用? ①自然环境 交代故事发生的时间、地点及人物活动的空间,衬托人物的心情。②社会环境交代事件发生的社会背景、时代特征,衬托人物性格,推动情节发展, 揭示文章主题。

  (6)情节由哪几部分构成?(序幕)开端、发展、高潮、结局 (尾声)

第七课时

  复习内容:名著阅读

  复习目标:了解《朝花夕拾》《西游记》的文学常识、主要内容、人物形象、思想倾向;会做简要分析。

  复习重点:情节、人物分析。

  复习难点:情节、人物分析。

  复习时数:1课时

  复习过程:

  一、《朝花夕拾》

  《朝花夕拾》:掌握作者及全书内容(概括内容、对其评价)、主要作品篇目及其主要内容所涉及到的人物形象及其特点。

  1.作者简介:

  鲁迅(1881—1936),原名周树人,字豫才,浙江绍兴人。中国现代伟大的无产阶级文学家、思想家和革命家,中国现代文学的奠基人。代表作有:我国现代文学史上第一篇白话小说《狂人日记》,并第一次使用“鲁迅”这个笔名;中篇小说《阿Q正传》、回忆性散文集《朝花夕拾》、小说集《呐喊》《彷徨》等。

  2.全书简介 :

  《朝花夕拾》是鲁迅所写的唯一一部回忆散文集。最初以《旧事重提》为总题,后改名为《朝花夕拾》。《朝花夕拾》的“朝”是早上的意思,“夕”是晚上的意思。对朝花夕拾书名进行解析:早上的花晚上来捡,就是成年时回忆往事。《朝花夕拾》共收入10篇作品——《狗·猫·鼠》《阿长与<山海经>》《二十四孝图》《五猖会》《无常》《从百草园到三味书屋》《父亲的病》《琐记》《藤野先生》《范爱农》。前五篇写于北京,后五篇写于厦门。是鲁迅回忆童年、少年和青年时期不同生活经历与体验的文字。它既有温馨的回忆又有理性的批判,充分显示了作者关注人生、关注社会改革的巨大热情。

  内容分析

  (1)《狗•猫•鼠》

  主要内容:

  在这篇文章里,鲁迅先生清算猫的罪行:第一,猫对自己捉到的猎物,总是尽情玩弄够了,才吃下去;第二,它与狮虎同族,却

  天生一副媚态;第三,它老在配合时嗥叫,令人心烦;第四,它吃了我小时候心爱的一只小隐鼠。虽然后来证实并非猫所害,但我对猫是不会产生好感的,何况它后来确实吃了小兔子!这篇文章取了“猫”这样一个类型,尖锐而又形象地讽刺了生活中与猫相似的人。

  主要思想:

  是针对“正人君子”的攻击引发的,嘲讽了他们散布的“流言”,表述了对猫“尽情折磨”弱者、“到处噑叫”、时而“一副媚态”等特性的憎恶;追忆童年时救养的一只可爱的隐鼠遭到摧残的经历和感受。表现了对弱小者的同情和对暴虐者的憎恨。

  (2)《阿长与山海经》

  主要内容:

  述儿时与阿长相处的情景,描写了长妈妈善良、朴实而又迷信、唠叨、“满肚子是麻烦的礼节”的性格;对她寻购赠送自己渴求已久的绘图《山海经》之情,充满了尊敬和感激。文章用深情的语言,表达了对这位劳动妇女的真诚的怀念。

  长妈妈所说的“三哼经”指的是——《山海经》

  主题思想:

  怀念长妈妈(质朴善良、愚昧麻木、勤劳)。

  (3)《二十四孝图》

  主要内容:

  所谓《二十四孝图》,是一本讲中国古代二十四个孝子故事的书,配有图画,主要目的是宣扬封建的孝道。鲁迅先生从当时的儿童读物谈起,忆述儿时阅读拥有的最早一本画图本子《二十四孝图》的感受入手,重点描写了在阅读“老莱娱亲”和“郭巨埋儿”两个故事时所引起的强烈反感,形象地揭露了封建孝道的虚伪和残酷,揭示了旧中国儿童可怜。

  主题思想:

  作品着重分析了“卧冰求鲤”、“老莱娱亲”、“郭巨埋儿”等孝道故事,指斥这类封建孝道不顾儿童的性命,将“肉麻当作有趣”,“以不情为伦纪,诬蔑了古人,教坏了后人”。作品对当时反对白话文、提倡复古的倾向予以了尖锐的抨击。

  (4)《五猖会》

  主要内容:

  五猖会是一个迎神赛会,在童年的“我”的心目中是一个节日。记述记叙了迎神赛会的习俗及儿时盼望观看迎神赛会的急切,兴奋的心情和被父亲强迫背诵《鉴略》的扫兴而痛苦的感受。指出强制的封建教育对儿童天性的压制和摧残。

  主题思想:

  指出强制的封建教育对儿童天性的压制和摧残。

  (5)《无常》

  主要内容:

  描述儿时在乡间迎神会和戏剧舞台上所见的“无常”形象,说明“无常”这个“鬼而人,理而情”,爽直而公正的形象受到民众的喜爱,是因为人间没有公正,恶人得不到恶报,而“公正的裁判是在阴间”。【一个迷信传说中的勾魂使者——无常的形象,是个具有人情味的鬼,去勾魂的时候,看到母亲哭死去的儿子那么悲伤,决定放儿子“还阳半刻”,结果被顶头上司阎罗王打了四十大棒。】

  文章在回忆无常的时候,时不时加进几句对现实所谓正人君子的讽刺,虚幻的无常给予当时鲁迅寂寞悲凉的心些许的安慰。

  主题思想:

  文章在夹叙夹议中,对打着“公理”、“正义”旗号的“正人君子”予以了辛辣的嘲讽。整篇文章都洋溢着作者对活无常的敬佩及赞美之情,先写小时候对他的害怕,和现在对他的敬佩作对比,也拿阎罗王的昏庸和死无常的可怕与之作对比,突出活无常的善心。

  (6)《从百草园到三味书屋》

  主要内容:

  全文可分为两部分:

  第一部分(1~8)记叙了百草园的生活;过渡段(9)从百草园变成了三味书屋,有承上启下的作用。

  第二部分(10~结尾)记叙三味书屋的生活,思路非常清晰。在记叙百草园的有趣生活过程中,插叙了美女蛇的故事,这段插叙的作用在于映衬百草园具有神话般的色彩。

  主题思想:

  描述了儿时在家中百草园得到的乐趣和在三味书屋读书的乏味生活,揭示儿童广阔的生活趣味与束缚儿童天性的封建书塾教育的尖锐矛盾,表达了应让儿童健康活泼地成长的合理要求。

  (7)父亲的病

  主要内容:

  父亲被江湖庸医治死,一直是埋在鲁迅心中的痛苦。文章重点回忆儿时为父亲延医治病的情景,描述了几位“名医”的行医态度、作风、开方等种种表现,揭示了这些人巫医不分、故弄玄虚、勒索钱财、草菅人命的实质。

  主题思想:

  以两个“名医”的药引一个比一个独特,表现了某些中医的故作高深,通过他们的相继借故辞去,表明父亲的病一步步恶化。通过家庭的变故表达了对庸医误人的深切的痛恨,在感叹中让人体会人生的伤悲。同时作者也在其中变现了对封建社会的深恶痛疾,文中最后一段,作者在封建社会的习俗上呼唤自己的父亲,反而令父亲不能走好。

  (8)《琐记》

  主要内容:

  《琐记》记叙作者家道衰落后,饱受世人的冷眼而终于走上了与封建主义决绝的道路。《琐记》记叙鲁迅为了寻找“另一类的人们”而到南京求学的经过。作品描述了当时的江南水师学堂(后改名为雷电学校)和矿路学堂的种种弊端和求知的艰难,批评了洋务派办学的“乌烟瘴气”。作者记述了最初接触进化论的兴奋心情和不顾老辈反对,如饥似渴地阅读《天演论》的情景,表现出探求真理的强烈欲望。

  主题思想:

  鲁迅在这篇文章里回忆了隔壁家的表面对孩子好,其实是暗中使坏的衍太太,让孩子做危险的事,给鲁迅看不健康的图片,教鲁迅偷妈妈的首饰,但对自己的孩子十分严格。表现出了她是一个自私自利,奸诈,坏心眼的妇人。主要回忆了自己离开绍兴去南京求学的过程。作品描述了当时的江南水师学堂和矿务铁路学堂的种种弊端和求知的艰难,批评了洋务派办学的“乌烟瘴气”。作者记述了最初接触《进化论》的兴奋心情和不顾老辈反对,如饥如渴地阅读《天演论》的情景,表现出探求真理的强烈欲望。

  (9)《藤野先生》

  主要内容:

  记录作者在日本留学时期的学习生活,叙述在仙台医专受日本学生歧视、侮辱和决定弃医从文的经过。作者突出地记述了日本老师藤野先生的严谨、正直、热诚、没有民族偏见的高尚品格,表达了对藤野先生深情的怀念。

  文中记述的作者决定弃医从文的原因:考试风波(匿名信事件)和看电影事件

  主题思想:

  《藤野先生》这篇回忆散文,记叙了作者留学日本时的生活片断。文章赞扬了日本学者藤野先生正直、热诚、认真负责,没有狭隘的民族偏见的高尚品质,抒发了作者对藤野先生真挚、深沉的怀念之情,并表述了作者当年弃医从文的思想变化和要同反动派斗争到底的决心。本文表达了“我”对藤野先生的真挚怀念,赞扬了他正直热诚、治学严谨、没有名族偏见的高尚品质,同时展现你“我”弃医从文的思想变化,体现出了“我”强烈的爱国主义思想感情。

  (10)范爱农

  主要内容:

  范爱农是鲁迅在日本求学时的同学。开始鲁迅和他有一些小误会,导致范爱农故意针对他。后来鲁迅回到故乡,谋了一份校长的差事,偶然遇到了范爱农,两个人解除了误会并经常在一起喝酒聊天。鲁迅的学生写了一些和反动派斗争的内容,请求以鲁迅的名义发表,鲁迅同意了。后来当时的领导(反动派)看到这些文件,命人抓鲁迅。鲁迅虽不怕这些,但因与其学生,一些斗争派,意见不合,不得不离开故乡,去往南京。不久后鲁迅得知了范爱农与友人游湖时落水身亡,怀疑他是自杀。有评论说范爱农是鲁迅的影子,文章表达了鲁迅对范爱农命运的感叹和对当时社会的批判。

  主题思想:

  追叙作者在日留学时和回国后与范爱农接触的几个生活片段,描述了范爱农在革命前不满黑暗旧社会、追求革命,辛亥革命后又倍受打击迫害的遭遇,表现了对旧民主革命的失望和对这位正直倔强的爱国者的同情和悼念。

  人物介绍

  阿长出自《阿长与山海经》

  阿长是鲁迅儿时的保姆,她睡相不好、喜欢切切察察,而且还踩踏死鲁迅喜爱的隐鼠,这些都使鲁迅对她感到厌烦,但是当她真诚善良的一面表现出来时,如送给鲁迅心心念念的《山海经》,鲁迅不禁心生敬意和感激。阿长是封建社会下一个典型的农村劳动妇女,她粗壮耐劳,真诚善良。

  父亲出自《五猖会》

  在《五猖会》中,鲁迅塑造的“父亲”形象似乎不近人情,与现实有些出入,主要是为表达主题而设置。父亲利用孩子爱玩的天性强迫孩子背书,使孩子深受打击,留下心理阴影,从而揭示了封建家长制对于儿童天性的压制和摧残。

  藤野先生出自《藤野先生》

  藤野先生是鲁迅留学日本期间极为尊敬的一位良师。他不修边幅,但治学严谨。他正直热忱,热心地关注鲁迅的学习,与当时日本学生对中国留学生的鄙视态度形成鲜明的对比。这些高尚的品质一直激励着鲁迅勇往直前。

  范爱农出自《范爱农》

  范爱农是当时社会充满爱国情怀的一群小知识分子的形象代表,他们的命运起伏与时代的发展紧密相连,经历了对黑暗的不满、对革命的期待以及对革命的失望的心路历程,社会的迫害、生活的窘迫又将他们逼入绝境。

  二、《西游记》

  1.《西游记》:一个奇幻的神话世界,体裁:长篇神话小说

  2.作者:吴承恩,明代小说家

  3.主要内容:主要写孙悟空、猪八戒、沙僧三人保护唐僧西行取经,沿途遇到八十一难,一路降妖伏魔,化险为夷,最后到达西天、取得真经的故事。主要由孙悟空大闹天宫、唐僧出世、唐僧和孙悟空等师徒四人西天取经等三大部分,一路上历尽千辛万苦,战胜形形色色的妖魔鬼怪,经过九九八十一难,功成圆满,终成正果。赞扬了以孙悟空为主的师徒四人不畏艰险、百折不挠的可贵精神。

  4.小说主题:本书通过神话的形式,表现了丰富的社会内容,曲折地反映出现实的社会 矛盾,表达了人民的愿望和要求。在孙悟空身上,反映了广大人民群众反抗专制压迫、战胜 邪恶和征服自然力的强烈愿望;深深地植要于富有斗争传统的中国人民历史生活的土壤之 中,是中国广大人民群众长期斗争生活的艺术概括。它是理想和现实相结合的产物。

  5.内容分三大部分: 第一部分(一到七回)介绍孙悟空的神通广大,大闹天宫; 第二部分(八到十二回)包括唐僧出世", "如来说法","观音访僧","魏征斩龙"、"唐王入冥"等几个小故事,交代取经缘起,起着过渡和衔接作用。 第三部分(十三到一百回)"西天取经",其中包含"九九八十一难","八十一难"中又曲四十一个小故事构成,各个小故事既相对独立又前后呼应,是全书故事的主体,写悟空等降伏妖魔,最终到达西天取回真经。

  6.经典故事:

  (1)孙悟空大闹天宫 (2)三打白骨精 (3)车迟国斗法 (4)女儿国遇难 (5)真假美猴王 (6)智取红孩儿 (7)三调芭蕉扇等 (8)火烧盘丝洞 (9)天竺国招亲 (10)灵山取真经

  7.阅读感受(推荐理由):

  ①善于说故事,情节扣人心弦,引人人胜,可读性强;

  ②善于塑造人物形象,比如孙悟空、猪八戒形象鲜明、栩栩如生;

  ③充满天马行空的想象和丰富奇特的夸张。

  8.人物-典型情节-性格特征:

  ★孙悟空:(他由仙石化成,手持重达一万三千五百斤、能任意伸缩的金箍棒,能够72变,一个筋斗十万八千公里。他被投入太上老君的炼丹炉炼了49天,反到炼出一双火眼金睛,能识破一切妖魔鬼怪。他嫉恶如仇,不怕困难,坚忍不拔,英勇无畏,取经后被封为“斗战胜佛”。)

  典型情节——大闹天宫、三打白骨精、车迟国斗法、女儿国遇难、真假美猴王、智取红孩儿、三调芭蕉扇。

  性格特征——桀骜不驯、敢作敢当、勇敢机智、爱憎分明、幽默、嫉恶如仇,不怕困难,坚忍不拔,英勇无畏。(他乐观、聪明、勇敢、顽皮、灵活、热爱自由、除恶务尽,充满了斗争精神)

  分析孙悟空的形象:在"大闹天宫"中,孙悟空身上表现出一种追求自由、勇于反抗、敢作敢为的战斗精神;在"西天取经"中,孙悟空身上双表现出一种坚忍不拔、勇往直前、积极进取、永不妥协的理想主义精神。

  ★猪八戒:(本是仙届的天蓬元帅,因醉酒调戏嫦娥,被贬下凡,长成一副长嘴大耳、呆头呆脑的形象。一方面他好吃懒做,见识短浅,一遇困难就嚷着要散伙,爱占小便宜,搬弄是非,耍小聪明,贪恋女色,常因此出丑,成为惹人发笑的喜剧形象。另一方面,他也还不失忠勇和善良。在与妖魔斗争中,他总是挥舞钉耙,勇猛战斗,是孙悟空的得力助手。而而且他能知错就改,还算淳朴憨厚,自有可爱之处。最后被封为“净坛使者”。)

  典型情节——调戏嫦娥、三打白骨精、四圣试禅心。

  性格特征——好吃懒做、见识短浅、搬弄是非、耍小聪明、说谎、爱占小便宜、贪恋女色;忠勇善良、淳朴憨厚。

  ★唐僧:(身材高大,举止文雅、性情和善,佛经造诣极高,心地善良、信仰坚定、诚心向佛、顽固执着、嫉恶如仇、不怕困难、坚忍不 拔,但有时过于迂腐,太糊涂太慈悲。他西行取经遇到九九八十一难,始终痴心不改,在孙悟空、猪八戒、沙和尚的辅佐下,历尽千辛万苦,终于从西天雷音寺取回三十五部真经。最后被封为“旃檀功德佛”。)

  典型情节——三打白骨精、四圣试禅心。

  性格特征——崇信佛法、严守戒律、目标明确、立场坚定、勇往直前的精神坚不可摧;但有时贤愚不分、好坏不辨。

  ★沙和尚:(保护唐僧西天取经路上,任劳任怨,忠心不二,取经路上任劳任怨,忠心不二。善良勇敢、知错就改、淳朴憨厚,取经后被封为“金身罗汉”)

第八课时

  复习内容:综合性学习

  复习目标:能根据材料和设定的情境合理、准确地设计活动,回答问题。

  复习重点:对材料的准确分析与表述。

  复习难点:对材料的准确分析与表述。

  复习时数:1课时

  复习过程:

  一、献计献策:你也可以参政了

  献计献策类试题一般都设置一种场景,针对场景中存在的具体情况,让同学们给出解决问题的办法。

  【例1】语文实践。

  湖北省委、省政府将我州纳入“鄂西生态文化旅游圈”发展战略的重要板块。州政府将大力发展生态旅游业作为2010年工作重点之一,要求相关部门继续加大旅游宣传促销力度。为此,恩施电视台将组织一次恩施州旅游宣传推介活动。请你参与到以下活动中来。

  请你为恩施州大力发展生态旅游业提一条合理化建议。

  【分析】此题让我们为当地生态旅游业出谋划策从而解决当地的生态旅游问题。建议有两个角度可以选,一是生态环境,二是文化旅游。生态环境是一个大问题,外延很广,解决途径很多,保护生态的措施也很多,同学们写出一两条即可,所以此题难度不大。另外,同学们还可以从文化旅游的角度来建议,比如旅游设施的配置、地方文化特色的体现等等。需要注意的是,你的建议要合理、具体、易于操作,还要实施起来有效。

  【答案示例】巩固退耕还林成果,保持良好的生态环境;加大旅游区配套设施建设力度;彰显恩施土苗文化特色等。(说明:只需提出一条,符合题意、切实可行即可。)

  二、话题辩论:让你成为雄辩家

  话题辩论类试题往往要给出一段含有某个话题的材料,这个话题会存在着一种争议性,试题就根据这种争议性设置要求你持其中一个观点发表自己的见解。

  [例2]乌市开展创建国家二类语言文字示范城市活动。为了配合这项工作,某班决定开展“我与语文工具书”综合性学习活动,请你完成以下任务。班里就语文学习中工具书使用问题展开辩论。甲方认为没必要使用工具书,乙方认为应经常主动使用工具书。你支持哪一方?请你面对全班同学,运用连贯、得体的语言,简述理由。(40字左右)

  [分析]试题 中有两方观点,同学们只能选择其中一方来发表意见,你可以支持甲方观点,提出你认为“没有必要使用工具书”的理由;你也可以支持乙方观点,提出你认为“应经常主动使用工具书”的理由。语言要简洁,理由要充分。

  [答案示例]大家好!我支持甲方观点。因为可以直接问老师,省时高效。或:大家好!我支持乙方观点,因为使用工具书能比较及时地解决学习困难,养成自主学习,主动探究的好习惯。

  三、活动参与:生活主角你来做

  活动参与类试题提供一个活动的背景,假设你要参与或者已经参与了这项活动,然后让你写一个活动设计(活动计划),或者要求你针对活动的情况写出相应的总结。写活动计划或者活动总结,需要动笔的地方很多,考查的时候可能只要求考生写计划或者总结中的一个环节,或者只要求写一个提纲。

  【例3】为提高学生的身体素质,国家正在大力提倡“阳光体育”活动。作为一名中学生,你应该积极行动起来,主动参与到这一活动中去。

  假如你是体育委员,请为你们班拟一个开展“阳光体育”活动的方案。

  活动主题:____

  活动目的:____

  活动方式(两项以上):____

  【分析】此题让设计一个以“阳光体育”为主题的活动方案。试题中已经给出了方案的构成内容,同学们需要做的就是填空而已。设定主题时,要以体育委员的身份,从班级角度出发,扣住“阳光体育”的主题。

  活动目的,事实上试题提示中已经给出,“为提高学生的身体素质”。

  至于活动方式,只要能够提高身体素质的体育运动都可以,但要注意活动方式要适合中学生。

  【答案示例】活动主题:强身健体,人人参与。活动目的:通过开展“阳光体育“活动,提高同学们的身体素质,争做身心健康的中学生。

  活动方式:①晨跑②跳绳③登山④小组球类比赛⑤小组广播操比赛等。

  第四、文字设计:巧言妙语你也会

  文字设计类试题往往是先创设一个生活场景,要求考生根据场景需要写出一句或者几句话。根据表述内容的不同,此类试题可以分为以下几种:设计特定环境的对话、事物介绍、广告设计、设计网名、设计发言的开场白等。

  【例4】现在,在青少年当中,很多人不了解端午,中秋不想回家团圆,对清明的祭奠活动也不以为意,却热衷于过圣诞节等西方节日。

  某网站针对上题文字中所说的现象,以“弘扬民族传统文化”为主题向网友征集公益广告。请你也设计一条(含有一种修辞手法)。

  【分析】此题让写一则公益广告,目的是弘扬民族传统文化。其写法与写“标t语”相似,要求也与写“标语”相仿。不可忽视此题含有修辞手法的要求。

  【答案示例】 重视传统节日,弘扬民族文化。(修辞手法:对偶)

  【例5】地球是我们的家园,我们作为地球的主人,就应该好好保护地球。

  为了倡导节约能源,让我们的家园变得更绿色,更环保,校学生会将举行“低碳生活从我做起”的主题活动。

  在以“低碳生活,我们能做什么”为主题的班会上,大家推荐你做主持人,请写出你的开场白。(80字左右)【解析】为一次主题班会拟写开场白,要针对的听众是自己的同学,内容可先简要介绍低碳的含义,然后讲明低碳的意义,最后提出有意义的号召。

  【答案示例】同学们:“低碳”是一种生活习惯,在提倡健康生活的今天,“低碳生活”不再只是一种理想,更是一种值得期待的新的生活方式。

  让我们走进“低碳生活”,为我们的美好生活献计献策,共建我们最美好的家园。

  第五、图文转换:仔细观察找规律

  图文转换题是近年来语文中考试题中的一个亮点,它把文字和图表综合起来,具有简明直观,概括性强,知识覆盖面广等特点。此类试题往往会给出一幅或几幅图表,然后根据图表的信息设题。一般让考生解说图标的内容、寓意,提取图表蕴含的信息,发表对图表所反映问题的看法或感受等等。做题时要分析出表中有关材料的相互联系,从中找出规律性的东西,要及时筛选有用信息,找准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的切入点,揭示图表的本质和要旨。

  (1)请用简洁的语言介绍这幅漫画的内容。(3分)

  (2)这幅漫画对你有什么启示?简要回答。(2分)

  【解析】该试题所给图片是一幅以“学蝉之驴”为标题的漫画,要求介绍漫画的内容和对我们的启示。介绍时要说清图中画有什么,有哪些人物,画中人物在做什么说什么。回答启示,要读懂图画的寓意,漫画一般旨在讽刺或讽喻,读懂图中道理,明白告诫我们要怎么做或者不要做什么即可。

  【答案示例】(1)图上画了一头驴和一只蝉;蝉正在唱歌,驴听了,心想,蝉老弟唱得好,俺要学唱歌。(2)不能盲目模仿,要根据自己的特点走适合自己的路。

  【例7】某校学生就“我喜欢的太原旅游品牌形象”进行投票,请用简洁的语言概括下面的投票结果,统计表中的主要信息。

  类别 风景名胜 饮食文化 历史名人

  名称 晋祠 汾河 永祚寺 老陈醋 面食 傅山狄 仁杰

  票数(张) 194 103 189 24 36 31 48

  合计(张) 486 60 79

  【解析】此题是一个以旅游为主题的表格,数据为学生喜欢的三类旅游品牌(包括风景名胜、饮食文化、历史名人三类)所投的票数,三类票数各不相同,表格的信息就体现在这些票数差异中,比较数据的差异即可找出答案。

  【答案示例】学生对风景名胜的喜欢程度远远超过对饮食文化和历史名人的喜欢程度。(大意对即可。信息要准确,语言要简洁。)

第八课时

  复习内容:写作

  复习目标:学会审题、立意、选材、组材,做到中心明确、内容充实、言之有物、结构合理,适当运用联想和想象丰富文章内容,善于运用多种描写方法突出人物特点,学会常用写作技巧。

  复习重点:认真审题、恰当立意、围绕中心选材布局、突出中心。

  复习时数:1课时

  复习过程:

  今天不谈常规的写作套路,重点谈谈实用性写作技巧,这也许对你更有用。

  1. 阅读优秀的作品:如果你不读更多的好作品,你就不知道如何写出更好的作品。优秀的作家都是从阅读别人的佳作开始,接着开始模仿,最后超越他们,形成自己的风格。尽可能的多读名著,在看内容的时候,更要留意文章的问题和写作的技巧。

  2.尽可能多的写:如果可能话,每天写几次。写得多了,熟能生巧,也就写得好了,全情投入的写,练得越多,你的写作水平就提升得越快。

  3.随时随地记下你的灵感:随身带一本小笔记本,当你对你构思的文章,或是文章里的人物有什么灵感的时候,马上记下来。当你听别人谈话时的只言片语而所有顿悟时,或看到一段散文诗或是一句歌词让你很感动时,都可以马上当他们记下来。灵感总是转瞬即逝,你及时的记录下来,便可以成为你写作的素材。

  4.专门的写作时间:每天找一个没有任何打扰的时间段作为专门的写作时间,让这成为习惯。无论你是做什么工作的,把写作当作每天必须完成的任务去做。每天至少写半个小时,当然有一个小时更好。

  5.随便涂鸦:开始可以随便写写,随便涂鸦,但是尽快开始写正文。

  6.集中精神:写作是一件一心一意的事情,在嘈杂的环境或是同时干着别的事情,是不可能写好的。写作需要一个安静的环境,清除与写作无关的一切杂念,在没有任何打扰下进入写作状态。

  7.先计划,再写:在正式写之前,先做个计划或是脑子里先预演一下,这是非常管用的办法。每天跑步的时候想想要写的东西,或是散步的时间来个头脑风暴;然后把想到的记下来,做一个扼要的提纲;等真正准备好开始写了,可以很快的展开,因为思路和想法都有了。

  8.创新:你需要模仿名家,这并不意味你要跟他们写的一模一样。你可以试试新的写法,从这里学一点,从那里学一点。渐渐地,你就会有了自己的风格,自己的文体,自己的思路。

  9.修改:你开始构思文字,然后试着写,让故事情节展开,最后你需要回过头再看看你都写了什么。这点很重要,很多写手一旦写好就不想修改,已经费时费力地写好了,还要再花时间修改,实在是一件吃力不讨好的活。但如果你想写得更好,你就要学会如何修改。好的作品是经过反复的推敲和修改而成的,这会让你的作品从平庸中脱颖而出。看看你写的东东,不仅仅是那些拼写和语法错误,还有那些无意义的词,混乱的结构,和让人搞不懂的句子。修改的目标是:更清晰,更直接,更鲜活。

  10.简明扼要:这是你在修改的过程中,最重要的一件事情。一句句,一段段的修改,把无关主题的统统都删掉。一个短句比一段冗长的废话更具说服力,大白话比晦涩的专业术语更受欢迎。记得:简单就是力量。

  11.富于感染力的句子:在短句中使用富有感染力的动词,当然,并没有要求每一句都是这样,你需要变化。但是,多试试能够吸引人的句子。而且,你没有必要等到你要修改的时候再用,你刚开始写的时候就要考虑这个问题。

  12.获取别人的反馈:闭门造车不会有任何进步,让别人读读你的文章给你回馈,最好有经验的作家和编辑。他们见多识广,会给你很中肯和有见地的建议。认真的听,即使是一些批评,也接受它,忠言逆耳,这样只会让你写得更好。

  13.是骡子还是马,拉出来溜溜:就你而言,你需要让别人读到你的作品。你的作品不是你想谁看谁就看的,让所有的人都读到你的文章。你就要出版自己的书,发表自己的短篇小说和诗歌,给出版社供稿,或发表到网站上去,让读者给你留言,给你提出建议。所有的人都会看你写东西,也许刚开始时会是件伤脑筋的事情,但这是每一位作家成长的必由之路,马上发表你的文字吧。

  14.采用对话式的文体: 很多人的写作都很正式,但像说话一样写作会使文章更流畅。这样一来,读者看起来会更舒服。刚开始这么写并不容易,你需要坚持这么做。也许,会带来另一个问题,为了读起来更口语化,你需要打破一些语法规则(就像我的前一句那样)。因为如果生搬硬套语法,会让你的文章看起来很不自然。若没有其他原因,就不要破坏语法规则。你需要知道你在做什么和为什么这样做。

  15.好开头和结尾: 开头和结尾是文章的重点。特别是开头。如果你不能在故事的开始就吸引读者,那他们就很难有耐心把整篇文章读完。所以投入更多的时间去考虑怎么写好开头,读者一旦对你开头感兴趣,他们会想知道得更多写好开头后,再弄一个精彩的结尾,这会对文章思想的深化起到很大作用,让读者更加期待你的下一篇佳作。

  16.审好题目:无论是命题作文还是材料作文,审题是关键,因为它关系到文章是否符合要求。一定要逐字分析,弄清楚写作对象、时间、范围、特征等诸多因素,再确定中心,选择材料、取舍材料和组织材料。审题错误会造成文章离题。如果是考场作文将会造成巨大失败。

  17.运用技法:文章要达到一定目的,免不了运用写作技法。如:正反抑扬,极尽曲折之妙;形神互补,虚实相生;巧设悬念,引起波澜;疏密结合,详略得当;一张一弛,文武之道;绿叶扶持,巧用衬托;对比鉴别,凸显情志;运用巧合,意外情中;动静结合,相映成趣;巧设伏笔,照应生辉……

  18.巧用修辞:修辞用得好,能锦上添花,增加文采。恰当运用比喻、拟人、排比、反问、设问、反复、用典、通感、拈连等修辞手法。

  19.尝试几个“不用”:

  (1) 写外貌不用“有”

  作文如何写外貌?孩子的作文里总会看到类似这样的名子:“XX可漂亮了,她有一头卷卷的黄头发,有一双乌黑的葡萄般的大眼睛,有一个高高的鼻子,还有一张樱桃小嘴。”

  如果你试着去掉文中的“有”,把文字重新串联一遍,会发现作文顺了很多。

  例如:“XX可漂亮啦。一头卷卷的黄头发自然地披在肩上。她的眼睛太吸引人了,乌黑乌黑葡萄一般。高高的鼻子,和樱桃小嘴配合起来,有点混血的味道,同学们可喜欢她啦。”是不是读起来舒服多了?

  (2)写说不出现“说”

  让孩子比较以下三句话。张三说:“……”;

  张三无可奈何地说:“……”;

  张三摊了摊手,一副无可奈何的样子:“……”

  显然,让人物说话有多种方式,写语言可以不用出现“说”而是在语言前面加上动作和神态,通过一定的训练掌握这样的技巧让孩子的写作水平切实得到提升,让他们学会细节描写,不会仅干巴巴的地写“某某说”。

  (3)写想不出现“想”

  遇到描写心理活动时,这样的句子已经被孩子们写滥:“我脑子里跳出两个小人,一个小人……另一个小人……”不用这个句子又该怎么写?最常用的就是“我心想”。如某学生写:“数学老师出了一道难题要带回家写的。我心想:天哪!这该怎么办呢?”

  但我们可以这样做,去掉:“我心想”三个字如何?“数学老师出了一道难题要带回家写的。天哪!这该怎么办呢?”是不是更简洁精练?别忘了提醒孩子要给心理描写加上适当感叹词。

  (4)就是不用成语

  作文为什么写不长?都是成语惹的祸!不是说多用成语才显得有文采吗?其实不然,在“就是不用成语”写作技巧中,老师指出:当作文中只会按照套路使用成语时,文章细节就没了,还不如让孩子老老实实把自己看到的感受都写出来。什么天高云淡、风和日丽、桃红柳绿、炯炯有神、心旷神怡……这些被用滥的成语还是少出现为妙。

  比如,写春天别用“风和日丽”,而是这样写:“风儿拂过林梢,原本平静的湖面漾起了圈圈涟漪,湖边的柳树轻摇着身姿,我也忍不住张开双臂,任风抚过我的每一寸肌肤,暖暖的,痒痒的。”想办法用具体的句子替换掉别人用滥的成语,解决孩子作文写不长写不细的难题。

  (5)遇到“很”和“非常”想一想

  对于文章写不长的孩子,可以训练的另一个技巧是:遇到“很”和“非常”想一想。看过无数学生习作,老师发现出现频率最高的字眼包括“很,非常”,请家长提醒孩子,遇到要写这几个字时不要轻易下笔,停下来想一想,是不是非要出现这个字眼?

  比如写热,别出现“很热”两个字,学会用其他的描写来体现热:骄阳似火,没有一丝风,树叶低垂毫无生气……文章自然就能写长。

  (6)我长大了不用孩子的口吻

  学习环境描写。如有的孩子会写:“早上天气还挺好的,放学回家时,却哗哗下起雨来。雨珠在下,泪珠在滴,老天也好像在为我哭泣。”写丰收场面就是“农民伯伯……稻子笑弯了腰”等看似新颖实则俗气的话语。

  孩子能用环境衬托自己的心情首先要表扬。但是很多孩子只要一写环境,肯定就是小花微笑,小草点头、小鸟歌唱、小雨哭泣,成了套路。不如不用。

  (7)要动连着动

  文章要一波三折才好看,让他们先学会一波三折地使用动词,就这是要动连着动——学会连续使用动词,某学生写一场乒乓球球赛:“他发了一个旋转球,让人看得眼花缭乱。”(一句话把文章就给写完了)

  学会动词技巧后将修改成:“只见他高高地将球抛起,眼睛死死盯着,球接触球板的一瞬间,他手腕轻轻一抖,脚一跺,球高速旋转着,向这边飞来,让人看得眼花缭乱。”一个动词转瞬变成六七个,文字即刻灵动丰富起来。

  (8)一秒钟的事写三百字

  还是针对作文写不长的一种技巧训练:用三百字来描写1秒钟内发生的事。如关于破校运会跳高纪录瞬间的描写原本只有几十字:只见某某纵身一跳,一下子飞过横杆,新的校运会纪录诞生了!

  怎么变成三百字?可以有条理地加上动作解剖:如何助跑、起跳、翻越、落地;加上联想:往届校运会有人挑战失败,平时如何一次次练习等等;还可以加上细节来充实,起跳前如何与同学们进行眼神交流,成功后同学如何向他祝贺……家长可以找一些1秒钟的素材让孩子进行写作练习,学会了这个技巧还怕考试写不出四五百字吗?

  (9)一段话里至少出现6个标点

  很多孩子不会用标点,习作中常只有逗号句号逗号句号,甚至逗号都没有,把老师读到断气为止。针对这个现象,可以让孩子进行“一段话至少出现6种标点”的技巧训练。比如,。?!……:“”

  这些标点你的作文中都有吗?没有的话请尝试用起来。经过几次训练后,你会发现孩子的惊人变化:意味深长的句子会写了、人物语言会加进去了,心理活动结合进去了,还会用反问句了,这些句子加进去后,文章当然生动起来。一位作家就曾用这种方法对自己作文写不好的孩子进行训练,收效明显,进步很快。

  (10)字数三四五

  这个技巧说白了就是学习写短句。学了一段时间写作的孩子容易在作文中写长句,而长句写不好就变成病句。事实上很多作家也是以写短句见长的,像沈从文、汪曾祺。要注意控制每句话的字数,建议把十几个字几十个字的长句改成只有三四五个字的短句,你发现这样的作文有语感会舒服很多。

  如某学生的原文:“高高的绿绿的草散发着诱人的清香。一根一根都看得那么清楚,很挺拔的样子。”经指导后改成:“草绿了,高了,散发着清香。一根一根,看得清清楚楚,很挺拔的样子。”是不是很有节奏感?

  【END】

展开阅读全文
点赞点赞
  • 上一篇:《梦回繁华》教学设计
  • 下一篇:部编版七上语文期末复习计划
  • 相关推荐
    热门浏览

    七年级上学期期末语文复习教学设计(最全)七年级上学期期末语文复习教学设计(最全)

    2017年春新人教版七年级下册语文《邓稼先》教案2017年春新人教版七年级下册语文《邓稼先》教案


    ©迷你语文网版权所有 | 吉ICP备11000532号-1

    返回顶部